• ISBN    :978-7-5122-0035-7
  • 出 版 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开     本:12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48.0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鳄鱼桥
  • 爷爷的樱花道
  • 七只瞎老鼠
  • 鼻子变变变
  • 把壳丢掉的乌龟
  • 咔嚓咔嚓爷爷的恐龙王国
  • 阿嚏!
  • 走啊走
  • 我的小马桶:小女孩
推荐理由

20 首经典童诗,出自台湾地区儿童文学作家林良、林焕彰、谢武彰、林武宪、陈木城、杜荣琛、方素珍等老中青三代人之手,他们的诗作各有千秋。如果说台湾的儿童文学是璀璨的珠宝,台湾的童诗无疑是其中的一颗钻石,虽然小小的,却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画是无声的诗。十位来自台湾地区的知名插画家郑明进、曹俊彦、赵国宗、洪义男、刘伯乐、郝洛玟、施政廷、林鸿尧、王金选、苏阿丽纷纷为童诗作画。诗与画的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同样是老中青三代人,同样是风格各异,展现了台湾当代儿童读物插画的本土特色及多元的艺术风貌。

内容介绍

精选了二十首台湾经典童诗,分别出自十位功力堪称最为浑厚、创作经验相当丰富的童诗创作者,包括:林良、詹冰、林钟隆、林焕彰等,每人两首颇具个人代表性的童诗,共同结集成此本童诗集。其形式丰富、题材多样,充分展现童诗丰富、多变的趣味。本书邀请了资深的台湾童书插画家来为每首诗绘制插图,包括郑明进、赵国宗、曹俊彦、刘伯乐、洪义男等,都是台湾首屈一指的儿童文学花园园丁,每个人的画作各具特色,具有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值得孩子接触、认识。

作者简介
  • 林良,散文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著有散文集《小太阳》等八册,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一册,儿童文学创作及翻译《我是一只狐狸狗》等二百余册。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台湾金鼎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 曹俊彦,出生于台北,台湾绘本的先驱老师、儿童文学美术工作者。曾担任小学美术老师,儿童读物编辑小组成员。营销、编辑和创作过《中华儿童丛书》、《中华儿童百科全书》,为台湾儿童文学领域奠定基础。曹俊彦的创作丰富,其代表作为《小黑捉迷藏》、《白米洞》和《赤脚国王》等。


内页展示
导读
  • 出版缘起 《乘着诗的翅膀遨翔》
    作者:余治莹 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如果将台湾的儿童文学比喻成珠宝,无疑的,台湾童诗应该是一颗钻石,虽然小小的,却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早期,台湾的儿童文学并非一开始即百家争鸣,蓬勃发展,而是如同牛步般缓慢前进,诸如童谣、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少年小说等都还在萌芽阶段,尚未成为流派。然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儿童诗”(简称童诗)的兴起,却改变了上述现象。当时有许多作家,如林良、林焕彰、谢武彰、林武宪、陈木城、杜荣琛、方素珍等纷纷投入童诗创作的行列,写出许多精彩的作品来,影响所及,童诗刊物犹如雨后春笋,纷纷出刊,包括:《月光光》、《大雨》、《风筝》、《布谷鸟》、《满天星》等。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童诗作家同时也是小学老师,他们将童诗带入校园,教导孩童朗诵及创作,一时蔚为风尚。童诗在八九十年代跃升为台湾当代儿童文学的主流题材,为各方所看重。童诗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绽放光芒,让台湾的儿童文学增加许多亮彩。


    台湾童诗的作品丰富,主题多元,写作形式更是迭有创新,有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还有图像诗等,可谓千变万化。因此,台湾童诗不仅享誉台湾,在整个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界,也是成绩斐然,包括菲律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儿童文学界,都先后邀请台湾童诗作家林良、林焕彰、谢武彰、杜荣琛等人,前往讲学和交流。


    可惜的是,随着童话、少年小说及图画书逐渐发展,童诗却渐渐式微了,不仅诗刊纷纷停歇,童诗作家也投入其他题材创作,盛极一时的童诗也在校园中销声匿迹。然而童诗是精简细腻的文学门类,不但可以让孩童朗朗上口,也是他们学习创作的最佳途径。有鉴于此,2005年,当届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简称儿研会)理事长林焕彰计划出版一本“台湾当代经典童诗”,希望能将过去优秀作品精选成册,以“绘本”形式出版,将有助于新一代读者认识台湾当代童诗的文学艺术价值,也有助于开拓图画书多元内涵的发展,让童诗精品与优秀插画家的心血结合,呈现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个构想马上获得台湾麦克公司总经理黄长发的支持,慨然允诺出版。于是儿研会马上组成一个评委小组,包括林良、马景贤、林焕彰、陈木城、方素珍等五人,负责选编十个童诗作家每人两首经典作品,以期符合“精选经典作品”的目标。


    这十位童诗作家包括:詹冰、林良、林钟隆、林焕彰、冯辉岳、谢武彰、杜荣琛、陈木城、洪志明及方素珍等人。林焕彰表示,名单的产生有几点考量:作家年龄层要包括老中青、他们仍都在继续创作、在两岸三地及亚洲地区有相当知名度、每位作家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有足够供精选的代表作品等。


    同时也邀请十位知名插画家共襄盛举,包括:郑明进、曹俊彦、赵国宗、洪义男、刘伯乐、郝洛玟、施政廷、林鸿尧、王金选和苏阿丽等人,也同样考虑到要有老中青,并都具有独特的绘画风格,足可展现台湾当代儿童读物插画的本土特色及多元风貌的艺术成就。


    这本书《打开诗的翅膀——台湾当代经典童诗》出版以后,在台湾再度掀起热潮,引起大家对童诗的重视,各校纷纷举办童诗研习营,或邀请童诗作家进校园现身说法,或举办童诗朗读与创作比赛,老师们更将童诗大量编入教材,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新纪元,童诗重现璀璨光华,照亮了每个孩童。今日,这本书推出简体字版,希望通过大声朗读这些童诗,所有的孩童都可以乘着诗的翅膀,遨翔想象无限的美丽天空。


  • 名家推荐 《让人念念不忘的童诗——“童诗”是为小读者写的诗》
    作者:林良 儿童文学作家

    从儿童文学研究或儿童文学论述的观点来看,为童诗下定义,为童诗开列条件,是一种必要。但如果从创作的观点来看,给童诗下定义,为童诗开列条件,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没有人可以因为他的作品依据童诗的定义或条件而写,就认为有权要求读者读了他的作品以后,必须大受感动。


    不过,现在既然是论述童诗,当然就会牵引出童诗的定义和条件来。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局面。


    诗人写诗,如果是为了在诗刊发表,心目中的读者就会是诗刊的读者,也就是一般的成人。如果他认为诗就是诗,写诗就是写诗,并不像儿童文学作家那样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为了孩子的阅读而写作,那么,他的作品就有可能会令小读者感到缺乏亲和力。因为小读者的人生阅历没有成年人那么丰富,小读者的文字阅读也没有成年人那么广博,小读者可能会觉得那样的作品难以领会,难以亲近。因此,我很希望能跟“童诗的立法委员”商量,我们还是以“为小读者写的诗”作为“童诗”的定义比较好。


    这样的定义跟儿童文学的本质有关。儿童文学的本质来自儿童文学作家的一个共同信念。这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孩子的心灵需要文学的滋润,正如成年人的心灵需要文学的滋润一样。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作家重视的是小读者的权利,小读者的需要;并不那么坚持作家的权利,作家的需要。


    儿童文学作家的倾向于“读者本位论”,难免会损及成人文学作家所秉持的“作家本位论”。这是一种无奈,这无奈恰好来自前面所提到的“儿童文学的本质”。


    但是,我认为这无奈也代表一种光环,儿童文学本身就是那个光环……为需要文学滋润的小读者写作!

    如果“诗”的要素是可以分析的,那么诗的两大要素就是“声音”和“意义”。


    一首诗的生命,靠着“人人口耳相传”和“人人念念不忘”而存在,而久远,而长生不老。


    声音处理得好,收获的美果就是“人人口耳相传”。


    意义处理得好,收获的美果就是“人人念念不忘”。


    儿歌的易于传诵,是因为儿歌采取了节奏明显、句子简短、押韵好听的策略,所以得到孩子的喜爱,一再传诵。


    童诗是为比幼童大的孩子而写,当然不适宜像儿歌那样处理声音,才不会把一首诗处理得像形式呆板的五言诗、七言诗失去了美感。


    童诗既然是以自然的语言入诗,就要特别重视语言的自然、简洁、易懂,并以抑扬顿挫为节奏。

    这里有一些摘自唐诗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观察到诗的“易于被人传诵”和“不易于被人传诵”的区别在哪里。


    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句子:“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实在难以被人传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很容易被人传诵。


    此外童诗里不宜用艰涩难懂的文字,追求的是语言和语言的和谐,不是语言和语言的龃龉。


    固然我不反对查词典,查词典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更多的词语。但是我很反对必须抱着一部词典才能顺利阅读的诗。


    我们为小读者写的诗,大都用浅语,但是要做到“浅语有味”。所谓把“意义”处理得好,指的是一首诗里应该多有一些作者的经验,作者的发现,作者的巧思,作者令人动心的言语。至少,一首诗里要有一样你想和小读者分享的东西。这样的诗,才能有“诗趣”。有“诗趣”的诗,才能令读者念念不忘。童诗也应该是这样。


    什么是童诗?童诗的定义是什么?童诗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这些问题,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得到圆满的答案。那就是多读一些童诗,一直读到你也有许多自己所喜爱的童诗。


  • 图画赏析 《画出彩虹般的诗境》
    作者:郑明进 儿童文学插画家

    记得刚接到好友林焕彰先生邀约替他的诗作《花和蝴蝶》及《小猫走路没有声音》画插画时,我的脑海里马上浮出了两个鲜明的画面。第一个画面是,1998年我到日本北海道旅行,我看到熏衣草、紫丁香、向日葵……等等盛开的花朵,在富良野的坡地上井然有序并排出了大片的灿烂花海,仿若拼色的大地毯,铺陈得那么美丽亮眼,让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第二个画面是,我家附近的士林官邸里,那个种满各色兰花的温室以及栽种着多样品种的玫瑰花园,在高矮植物的陪衬下,形成了人间草木、禅声入耳的美丽园地。


    为了捕捉《花和蝴蝶》诗作的情境与气氛,首先我运用小滚筒的版画技法,滚出了黄色、粉红色和草绿色的色块;然后在前景用压克力及油性彩色笔,画出了五颜六色的艳丽花朵,横排出高低不一、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的动态来呈现出花儿之美。同时,也让大小蝴蝶飞舞其间。同样的,天空中出现的太阳公公也画得如花儿般美美的。


    我希望表现出——“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这种既童趣又有诗的意境之美。


    另外,我在画《小猫走路没有声音》的插画时被诗句深深打动。作家在诗中贴心地认为是因为小猫穿了妈妈用最好的皮做的皮鞋,所以走起路来才没有声音,这一个比喻真是妙极了。同时,我翻来覆去地思考:如何才能呈现出小猫与母猫之间的温馨亲情呢?后来,我决定用黑白为主的线画来画出小猫的可爱以及走路时的轻柔模样,然后在画的右边,放入母猫半身的侧脸,之后用大大的黑影凸显出母子亲密的画面效果。


    在我的经验里,为童话或长篇文章配单一的插画时,我比较倾向于用文中的某一段故事来配图,很少考虑画面的气氛,所以一般会用速写或素描式的插画表现。但是,如果是替整本图画书作插画时,就得对书中的各个角色以及背景、环境的气氛有深入的探讨,然后营造出一幅幅有连续性情境的画面来。


    当小朋友们面对着一幅幅诗情画意的图画时,需要直接从视觉上去感受画里的形象与色彩之美。举例来说,我要小朋友专注于我在《花和蝴蝶》那幅画里的二十多朵花,它造型有变化,以暖色调为主,具有明快的色感与细腻柔和的线条。希望小读者从画面感受到蝴蝶轻盈地飞舞在花丛间的情景,从而引发孩子们走进彩虹般的诗意境界。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