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也是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传记中文版首发上市的日子。分享这位终生为孩子们创作图画书的大师的一段话:


       “我的使命是鼓励更多的孩子发现阅读之美,并爱上阅读,尤其是欣赏与阅读图画书,不仅要阅读文字,还要阅读图画。”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部传记。


安东尼·布朗本人亲述,

200多幅第一手资料,

近距离揭秘大师成长之路,

让这本传记的珍贵性不言而喻!


       这本人物传记由安东尼•布朗亲述,他的儿子乔•布朗执笔,回顾了这位享誉国际、成绩斐然的图画书大师的童年往事、求学经历、职业生涯以及创作心得。


       传记收录了200多幅安东尼经典作品中的大幅全彩插画,以及许多珍贵的照片资料,插画师、童书阅读推广人、图画书创作者、绘本爱好者可以借此深入了解大师创作背后的故事。


1650505311283645.jpg

QQ截图20220411152909.jpg


       内页:


QQ截图20220411152931.jpg

QQ截图20220411152942.jpg



讲述平易平和、自然诚挚

从男孩到大师,非凡而又寻常的来时路,

将带给读者巨大的成长力量


       长期以来,安东尼·布朗都是绘本大师的代表,相信很多读者都像小编一样,想着他的个人传记怎么也应该是从那种天才到大师的辉煌经历展演,让读者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那种……


       实际上,看了传记才发现,我们面对的是位甚至有点点社恐的谦谦君子,一路走来,同样充满坎坷,身陷困境时的狼狈,无助,挣扎、坚持像极了正在读书的每一个你我,第一人称的著述方式,让读者知道自己面对的只是一个前行者或者同行者,亲切、感动、受鼓舞:


       家庭生活

       热爱艺术与运动,愿意陪伴孩子的爸爸,无疑给了小安东尼巨大的爱,与哥哥迈克尔关系则既亲密又微妙。

       “身为弟弟,我一直是在哥哥的阴影下长大的,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似乎都是无望的竞争,他做什么都比我强。我常常感觉自己又弱小又可怜。对迈克尔和他的朋友来说,我就是个异类。”


       艺术学院求学时

       “总有一种疏离感,以及焦虑和不能胜任的感觉,抗拒课程,对自己选择平面设计而非纯艺术感到恼火。毕业时,评审员对青年安东尼的毕业作品的评价是,这不是平面设计作品,因此他不能打分。”


       担任医学插画师

       “这个时候我画画,并不需要兜售任何东西,也不需要吸引任何人,只不过是实用的图像,拥有特定的功能。在这段时期,对于我作品的所有艺术性评价都戛然而止,我的自信心因此得以增长。”


       为广告公司工作

       “那种熟悉的焦虑和不能胜任感又回来了,没法乐在其中,感觉很糟糕。”


       为贺卡公司工作

       “多样化的需求拓宽了技艺范围,卡通画、写实画、线条画……我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插画师。”


       处女作《穿越魔镜》

       “我开始渐渐领悟到,创作图画书的最佳方式(至少对我而言)是同时创作文字和图画,并且不断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到第五本书时

       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标志性风格,《汉塞尔与格莱特》是第一本真正引以为傲的书;

       《大猩猩》第一次真正理解如何做一本图画书;

       《胆小鬼威利》设计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小凯的家不一样了》第一本开始通篇运用变形;


       重新出发

       开始寻求艺术自由与读者满意之间的平衡,却陷入了版权风波……



详实、专业的剖析,

让这部传记成了一本大型绘本导读手册,

不仅带领读者探秘安东尼全部绘本

更让读者对所有绘本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说到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总有很多粉丝有很多问题,专业读者,更是围绕他的几个标志性的题目,争论不断。


       在传记中,安东尼非常真挚地剖析了自己一路走来如何理解图画书,如何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创作中做这样那样的处理都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则与考虑,行业里是个什么情况,自己碰到了什么样的困境,如何修正再次出发……可以说,读过传记后,不仅对安东尼的作品会有更加全面到位的认识,对整个图画书行业的理解都会加深很多。


       下面我们分3个小标题,摘录部分传记内容,让大家先睹为快!


       1 绘本中的图文关系


       老师德里克·海特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把艺术当做交流的方式。这一课对我至关重要,尽管我用文字搭配插画,但尽量让图画来讲述故事中的大部分内容,并传达文字无法表达的东西。

                                                                                                                   ——《玩转形状游戏·艺术学院》 



      正是茱莉亚给我上了关键的一课:要在文字和插图之间留出空白。不要将插画仅仅当做文本所描述时间的视觉呈现。插画中可以有文本没有揭示的东西。同样。文本也可以有插画没有明确表达的东西,有时还可以留出两者都没有提到的东西,那些空白可以让读者用想象力来填补。

                                                                                                             ——《玩转形状游戏·最初的几本书》 


      从处女作《穿越魔镜》开始,我渐渐领悟到,创作图画书的最佳方式(至少对我而言)是同时创作文字和图画,并且不断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创作《大猩猩》,第一次真正理解如何做一本图画书,如何让文字和图画合起来或者分开都能奏效。

                                                                                                                   ——《玩转形状游戏·创作之道》 


      举个例子。


      《公园里的声音》:我故意把查尔斯画得若隐若现,让他被盛气凌人的妈妈遮挡住了。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倾向,往往会同情自己所画的人物,他们的情感经常在插画中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展现出来。


QQ截图20220411152953.jpg

                                                                                                                  ——《玩转形状游戏·创作之道》 


      为其他作家的作品插画时,坚持插画是为了表达,而非表现。


      身为插画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该何时退后一步,让文字来发挥作用。


      我不选择为那些富有戏剧性、惊心动魄的时刻插画,因为作家该表达的,都已经通过文字表达清楚了,图画非但不会起到补充作用,反而会减弱文字的效果,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偏离了作者的真正意图。在我看来,如果插画配搭书中不那么突出的时刻,而是捕捉故事的总体基调,营造一种氛围,而不是暗示读者该如何去想象某一事件,效果会好得多。

                                                                                                                ——《玩转形状游戏·与作家合作》 



      2 图画中的小细节 ,孩子与超现实主义


      (早期),我经常在背景中画安插了一些隐藏的故事,发行人员称其为“聪明的点子”,他们觉得这种做法是为了能给成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我认为这恰恰是让孩子们能够持续享受到阅读乐趣的关键所在,我希望他们每次读时,都能留意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玩转形状游戏·最初的几本书》 


      从《汉塞尔与格莱特》开始,我开始给隐藏的细节赋予意义。让他们成为讲述故事的微妙辅助,不仅强化了主体的叙事,还提供了文本没有表达的额外叙事信息,让读者得以洞悉。

                                                                                                             ——《玩转形状游戏·最初的几本书》 



      超现实主义者通过将寻常物体置于不寻常的环境中,创造出一个梦幻的世界,看上去既熟悉又新奇,旨在让人们像初次看到那样看待那些事物,回归到孩童般初次见到这个世界的惊奇状态。

                                                                                                             ——《玩转形状游戏·最初的几本书》 


      孩子天生是超现实主义者。

      我想我的书之所以受到孩子们欢迎,原因之一就是那些插画反应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我对超现实主义的兴趣,让我始终与童年相连接。”


——《玩转形状游戏·最初的几本书》 



      3 形状游戏


      纵观安东尼·布朗创作的那些好玩的、富有感染力的、引人深思的作品,其核心都离不开这个形状游戏。


      传记中多处介绍了他为什么用形状形式来总结他的绘画生涯、作为传记题目的原因,多次表达了他对这一形式的深切的感情,以及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从中受益的期盼。


      形状游戏是贯穿我生活和工作的纽带,起初只是日常的消遣,纯粹是为了消磨那些阴雨绵绵的下午时光不承想,它日后却成为我所做的一切事情的核心。

QQ截图20220411153008.jpg

                                                                                                         ——《我爸爸》中各种形态的格子睡袍 


      形状游戏不仅好玩,同时也有严肃的一面。从本质上说,这个游戏本身是关于创造力的。每一次,我们画一幅画,写一个故事,或者谱写一段音乐,都是在玩形状游戏。

QQ截图20220411153018.jpg

                                                                                                        ——《小猫美美》花朵中的大猩猩与小猫


      成长过程中令人遗憾的一点是,我们可能丧失大量接触视觉想象的机会,我想通过鼓励儿童以及大人玩形状游戏的方式,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QQ截图20220411153031.jpg

                                                                                                  ——《大猩猩》中无处不在的栏杆、门窗框 


      和名画玩形状游戏:

QQ截图20220411153042.jpg

      用梦境玩形状游戏:

QQ截图20220411153055.jpg

      安东尼是如此钟爱形状游戏,直接把形状游戏放入了自己的图画书中。在《形状游戏》中,让妈妈教两个儿子,其实也是所有看这本书的男孩和女孩如何玩形状游戏。


      传记的结尾更是表明心迹:


      “在有生之年,我会继续玩形状游戏。就这样,挺好。”



      安东尼似乎总是那么了解孩子,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他的家庭对于他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安东尼为什么会对超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出那么多喜爱,对于他创作图画书影响有多少?

      安东尼如何在艺术自由与读者满意之间取得平衡?

      ……


      关于安东尼·布朗,

      大家总有太多的问不完的问题,

      了解这位享誉国际的绘本大师,来看安东尼·布朗传记中文版《玩转形状游戏》!


QQ截图20220411152839.jpg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