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真的不行吗? When Sophie Thinks She Can’t… 文 : [美] 莫莉•卞 图 : [美] 莫莉•卞 译者:张弘
  • ISBN    :978-7-5545- 6273-4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12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39.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菲菲生气了
  • 菲菲受伤了——真的、真的很受伤
推荐理由

菲菲在家里无法快速拼好七巧板,还受到了姐姐的奚落,她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强烈的挫败感,觉得自己不够聪明,然后她又要在学校接受一项关于数学的挑战。菲菲非常抗拒这个需要动脑筋的任务。


然而,在一位老师的积极指导下,菲菲和同学们变得很努力。老师还教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使用一句很有魔力的话。孩子们在无形中学到了一种积极面临挑战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小读者们也可以尝试自己解开书中的谜题,并将得到不止一种解决方法,正如故事中所证明的那样。


莫莉•卞是一位屡获大奖的作者、插画家,她的作品充满活力,这些用鲜明的黄色、红色或绿色勾勒出来的人物散发着充满力量的光芒。作者的后记讨论了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源,并解释了“固定”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别。这本书应该放在家里、教室和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应该与人分享,尤其是与那些容易受挫的孩子。


内容介绍

当菲菲拼不好七巧板、解不出数学题时,她开始怀疑自己——“我不行!”情绪的低落阻碍了她积极思考的“脚步”。幸运的是,菲菲的老师告诉所有的孩子,当我们锻炼大脑,更努力地解决难题时,我们就会变得更聪明。也许,我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并不意味着“我不行”。当菲菲最终成功解题后,终于恢复了自信,更加乐观。回到家里,菲菲还鼓励爸爸解决难题,把积极的心态传递给他人。


这是关于菲菲的第三本书,莫莉•卞再次帮助孩子们解决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日常难题,也抛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当你认为自己做不到时,你该怎么办?


作者简介
  • 莫莉•卞,1943年出生于美国的新泽西州,曾到日本教授英文,也担任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画家及顾问,亚洲及非洲的一些偏远城市都有她的足迹。遍历世界的丰富经验,培养了她对各地民间故事的喜好,也铸就了她的绘画稍带神秘、悬疑,具有浓厚情绪和民族风情的多元面貌。莫莉·卞的创作量不算惊人,但作品却屡获殊荣与推介,曾三次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银奖,还获得过包括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在内的众多国际奖项。


精彩书评

《菲菲真的不行吗?》肯定会成为世界各地的教室里必备的“精神主食”!

——科克斯书评

  

莫莉•卞浓墨重彩的画面,从孩子们的表情到夸张的尺寸、角度和色彩,都散发着巨大的能量和充沛情感。这是她对儿童情感的另一项可爱的研究,也是对艺术创作的一次深思熟虑的探索。

——《出版人周刊》


内页展示
导读
  • 名家推荐 《绘本里的儿童理解和教育智慧》
    作者:作者:孙莉莉 南师大教科院儿童图画书研究中心

    我们熟悉的菲菲又来了。你可能已经读过菲菲的其他故事:她有时候会生气,非常非常生气;有时候会受伤,真的真的很受伤。她就是你熟悉的一个小女孩,有着所有孩子都拥有的快乐和憧憬,也有所有孩子都会遇到的压力和困惑。让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个新故事里,菲菲又遇到了什么状况。


    下雨天,喜欢种菜、逛树林的菲菲不得不在房间里玩她不那么擅长的拼图游戏。她想把七巧板拼成正方形。这不是谁给她的指令,而是她自己想尝试的挑战。孩子们很容易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一个舒适区,并且很享受在里面自信自足的感觉。但是,他们也会试探着走出舒适区,去触碰一下陌生的或者不擅长的领域,如果成功了,他们就会获得更多自信和勇气,并且继续探索,不断拓展自己擅长的领域;但是,如果失败了,或者得到来自外界的否定、嘲笑甚至指责,他们往往会退回到舒适区,以免再受到打击。


    很不幸,菲菲的尝试还没有成功,聪明的姐姐就出现了,她不仅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压制住了菲菲,还下了一个结论:菲菲不够聪明。其实,菲菲的探索不是失败,只是尚未成功。可是,姐姐的聪明和结论却阻断了她走向成功的道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哥哥姐姐或更有能力的同伴都不知不觉地甚至是满怀热情地扮演了菲菲姐姐的角色。想想看,你有没有不经意间帮助踮起脚尖想要努力够到桌上玩具的宝宝,轻而易举地替他们把玩具拿到手里。这时,有的宝宝会很高兴,心满意足地拿着玩具去玩;但有的宝宝会非常生气,甚至会大哭大闹,要求你把玩具放回去;还有的宝宝会接受玩具,却默默地躲到一边发脾气……宝宝们的反应各不相同,这和他们的先天气质有关。生气的宝宝的反应会让你感到不解:我明明满足了他的要求,他为什么还要大哭大闹呢?这就是我们没有理解宝宝真正的需要:他那个时候想要的不仅仅是玩具,而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够到玩具的成就感。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剥夺了这份“荣耀”。如果你后面再补上一句:“你太矮了,够不到。”或者大惊小怪地嚷嚷:“哎呀,小心点儿,别把桌上的茶杯碰倒了……”这时候,你能了解被你打击的宝宝有多受伤吗?他们心里想的是:“我真的做不到吗?我真的不行吗?我真的很没用吗?”就像菲菲一样。


    幸运的是,菲菲有一位好老师,她是理解儿童的高手。或许应该这样讲,因为她理解儿童,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当菲菲带着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来到学校,老师正在和同学们讨论“聪明”这个话题。有人认为聪明是天生的,有人认为聪明是可以通过勤奋练习获得的,即使在学术界,这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但是在教育中,我们倾向于一种简单的判断方式——和自己比聪明。即使聪明是天生划定的范围,但是经过努力思考和勤奋练习,我们还是可以在自己天生的范围内达到最高水平,这不是更好吗?


    于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菲菲和她的朋友们,无论是否擅长数学,都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解答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明白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止一条,还学到了一句具有魔力的话——快了! 快了,就是马上、即将、几乎接近正确答案的意思。如前所述,他们并不是找不到答案,而是正在接近答案的路上;他们并没有失败,而是正在走向成功。菲菲不仅自己学会了这句具有魔力的话,还能用这句话去鼓励他人。在老师的帮助下,她获得了自信,学会了自我激励的方法,更学到了一种发展地、积极地看待事物的态度。


    这就是我在这本绘本里读到的“儿童理解”和“教育智慧”。假如我们每个大人都这样看待孩子和所有尚未成功的人,假如我们把这种态度传递给年轻一代,我想,这个世界上将会有更多聪明人,也将会有更多孩子摆脱“我不行”的魔咒。


    书中还提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拥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这样的话,我们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而且不太愿意接受挑战,发展潜力会受到限制。


    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挑战,我们拥有的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智力和能力,困难和失败可以帮助自己进步,我们会对学习充满热情……每当孩子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但决定了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还将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智力。


    读完绘本,别忘了和孩子一起玩玩七巧板锻炼他们的大脑,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能行”,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探索、足够的机会失败,他们就能用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