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Quand nous aurons mangé ia planète 文 : [法] 阿兰•塞尔 图 : [意] 西尔维娅•博南尼 译者:武娟
  • ISBN    :978-7-5434-7954-8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16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45.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我是如此爱你
  • 等待
  • 让路给小鸭子
  • 小鼹鼠嘉宝
  • 风的旅行
  • 幸福到站,请叫醒我
  • 外公
  • 小意外,大发明——50个误打误撞的妙发现
  • 小错误,大发明——40个发明的小故事
推荐理由

如果地球就这样被我们一口一口地吃掉了……,即使不识字的孩子也看得懂这本书。从那些掉进海里的企鹅和北极熊无助的眼神里,从那些鱼儿逃脱不掉被网住的命运里,从没有水的水龙头、枯死的树、耷拉着脑袋的花、干渴的小猫到孩子惊恐的大眼睛里……。人们只剩下了钱和金子的无奈——既不能吃喝、也不能呼吸的钱和金子,即使孩子也会为这样的未来而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这本书就这么被孩子翻来覆去地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除非这一天,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的某一个洞里,还藏着一个小孩……”,这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小孩,这是一个让地球充满生机的小孩,这是一个让许多小孩喜欢和愿意做的小孩。听听孩子们的话吧。


内容介绍

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没有了水、空气、树木、植物和动物,我们手中只剩下钱和金子,钱和金子又不能换来吃的和空气,那会怎么样呢?除非这一天,还有一个小孩,口袋里装满了生命的种子。

作者简介
  • 阿兰•塞尔,法国作家、出版人。1956年生于比亚里茨(Biarritz)。曾任幼儿教师。1982年出版第一本图画书,至今作品近百本,并被译为意、日、韩等多国语言。1992年,在众多图书馆、学校和协会的支持下,他创办了世界之路出版社(Rue du Monde)。在鼓励让孩子们“对世界提出质疑,并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想象”的出版宗旨下,该社已出版了两百多部作品,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图画书出版社之一。


  • 西尔维娅•博南尼,意大利艺术家、儿童插画家。生长于米兰,毕业于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后到赛尔米德插画学校进修。热衷于拼贴艺术和手工制作,从2000年开始,陆续和多家知名时尚杂志及儿童杂志合作,开辟手工制作专栏。她还担任多家出版社的儿童图画书插图工作,同时也参与文字创作,已出版约二十部作品。


精彩书评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这是一本书?一个故事?还是孩子的想象?不,不,这是一个问题,一个严肃的问题;这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

即使不识字的孩子也看得懂这本书。从那些掉进海里的企鹅和北极熊无助的眼神里,从那些鱼儿逃脱不掉被网住的命运里,从没有水的水龙头、枯死的树、耷拉着脑袋的花、干渴的小猫到孩子惊恐的大眼睛里,从光秃秃的树桩到穿戴动物皮毛的人,从满街拥挤的汽车到人们对呼吸新鲜空气的渴望——哪怕你是名人也一样渴望,再到人们只剩下了钱和金子的无奈——既不能吃喝、也不能呼吸的钱和金子,即使孩子也会为这样的未来而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听听孩子们的话吧。

——袁晓峰   深圳后海小学校长

内页展示
导读
  • 名家推荐 《让天真烂漫的童年思考明天》
    作者:袁晓峰 深圳后海小学校长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这是一本书?一个故事?还是孩子的想象?不,不,这是一个问题,一个严肃的问题;这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


    “如果我们吞掉了南北极的最后一块冰”,这不必想象,冰川已在融化;“如果我们捕完了海洋里的最后一条鱼”,这也不必想象,许多物种正在消失;“如果我们喝干了最后一条小河里的最后一滴干净的水”,这更不必想象,水资源正在日益枯竭……


    如果地球就这样被我们一口一口地吃掉了……


    即使不识字的孩子也看得懂这本书。从那些掉进海里的企鹅和北极熊无助的眼神里,从那些鱼儿逃脱不掉被网住的命运里,从没有水的水龙头、枯死的树、耷拉着脑袋的花、干渴的小猫到孩子惊恐的大眼睛里,从光秃秃的树桩到穿戴动物皮毛的人,从满街拥挤的汽车到人们对呼吸新鲜空气的渴望——哪怕你是名人也一样渴望,再到人们只剩下了钱和金子的无奈——既不能吃喝、也不能呼吸的钱和金子,即使孩子也会为这样的未来而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这本书就这么被孩子翻来覆去地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看着盘子里的地球,孩子睁大了眼睛,显然是被震撼了。孩子是害怕还是沉思?但绝不是兴高采烈。让天真烂漫的童年害怕和沉思是应该的,因为明天是他们的,他们有权知道明天,他们有责任保卫明天。孩子是美好未来的希望,“除非这一天,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的某一个洞里,还藏着一个小孩……”,这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小孩,这是一个让地球充满生机的小孩,这是一个让许多小孩喜欢和愿意做的小孩。


    听听孩子们的话吧。


    如果我们吞掉南北极最后一块冰:北极熊该热得脱掉熊皮大衣,企鹅该戴太阳镜适应炎热了。听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被淹掉,我们深圳也完了。


    如果我们喝掉最后一滴干净的水:想想小区停水的日子就苦不堪言,很欣赏一句公益广告——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所以要节约用水;说不定有人会收藏一瓶水,趁机高价出售,可是大多数贫穷的人会渴死;花儿都会枯萎,世界就不美了。


    如果我们砍掉了最后一棵树:森林可是地球之肺。如果我们没有了肺,还能呼吸吗?还能活着吗?没有了树,绚丽多姿的地球将变成死气沉沉的沙漠;树木没了,鸟儿也没有家了,沙尘暴如果来了,怎么办?


    如果我们用最后一只动物的皮毛做成了大衣,穿在身上代表你这人很血腥很暴力。以后这些动物将消失在森林里,消失在原野上,消失在海洋里,然后变成时装,可怜地出现在T型台上。


    如果我们卖掉了最后几口新鲜的空气:到处充满了咳嗽声,地球也该感冒、发烧、得肺结核了,而我们也会气绝而亡的。


    我们太迷恋金钱了,以为钱比生命资源都重要。地球没了,生命没了,金钱也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地球上的一切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无穷无尽,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地球上每一样东西对我们都是重要的。其实我们正在制造坟墓,在自杀。丧钟为谁而鸣?当然是人类自己。我们应该由贪婪的掠夺者变成希望的扶植者,像最后那个小孩一样,给地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前程。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消失殆尽的物种、混浊的空气、污染的江河水,都是地球对我们人类不负责任行为的一种惩罚。


    如果再这样下去,地球总有一天会被我们吃掉,除非……还好,地球上没有只剩下最后一棵树、一条鱼、一块冰、一滴水、一只动物、一口空气。就像故事的结尾,即使真的只剩下钱、金子,也会有一个“除非”。


    今天,我们让孩子读到这本书,让天真烂漫的童年思考明天。


    明天,那些可怕的“如果”就难以变成现实,因为更多的孩子就会成长为地球的守护者,希望的播种人。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不仅仅是一本好书……


  • 图画赏析 《诗画二重奏》
    作者:庄维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如同诗歌一样的文字和富有诗意的画面是如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儿童文学家阿兰•塞尔以一连串“如果”开头,提出人类生存和环境濒临绝境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人类消耗殆尽最后一块冰、最后一条鱼、最后一滴水、最后一个果子、最后一棵树、最后一只动物的皮毛,直至最后几口新鲜的空气。人类就只剩下对生存无用的钱和金子,焦虑和紧迫感溢于言表。


    插画师西尔维娅•博南尼运用高纯度的色彩与现代时尚的拼贴,以多衬少的对比手法描绘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挥霍无度的场景,把可贵的“最后……”藏在每一幅画面丰富的细节里,与文字的直截了当形成反差和呼应,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吸引读者一次又一次的主动寻找、发现,于不知不觉中感动。


    这种文字与画面风格亦庄亦谐的奇妙组合,与周杰伦与费玉清合作演唱的《千里之外》颇为神似。阿兰•塞尔的脚本一如费玉清的演唱,严肃认真、字正腔圆;西尔维娅•博南尼的拼贴手法年轻时尚,一如周杰伦的“蓝调与R&B”。相差甚远的两种风格的搭配呈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从画面的拼贴技巧上看,西尔维娅•博南尼作为插画师、设计师和摄影师,巧妙运用了素材本身的质感,加上富有形式感的构图,塑造出生动而幽默的形象。那些面临资源绝境的人物和动物绝望的眼神,让人联想起清代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笔下愤世嫉俗、永远翻着白眼的禽鸟。


    画家使用颜料和运用印刷品、摄影素材等材料进行拼贴的手法来绘画。创造性的素材运用,既要发挥素材本身颜色和质感的特点,同时也要不拘泥于原始具体形象,是拼贴手法的难度所在。细看表现人类消耗南北极最后一块冰的画面,拼成蓝色海洋的素材中间就取用了天空中的蓝天白云。各种深浅和纹理不同的蓝色拼贴在一起,既丰富了大面积的蓝色块,也突显了水映长天的心灵印象。


    渔船和人类的手贪婪地抓住渔网,网里是满满的鱼,只剩下一条小鱼在角落里孤独地游弋。画面上运用了真正的网格材质来表现人类触目惊心的捕捞;浴室镜子里,惊异的眼睛看着水龙头里滴出的最后一滴水。为了突出这滴水的可贵,画家特意选用了带有彩虹光泽的纸张。


    陆地上,竹筐里满满装着采摘下来的果子,树冠用绿色的地图、绿色的花园、绿色的草原等场景剪成圆形,象征着树木带给人类和动物栖身之所的重要性。可现在只有一棵树上还有一个孤零零的果实,而人类之手还在贪婪地攫取。终于被采摘一空的树木变成了光秃秃的树桩,鸟儿们无处栖息,翻着白眼望着杀戮的斧头和孤零零的最后一棵树。


    街上往来的行人穿着时髦的皮鞋和皮衣,与之形成强烈反讽的是每一片皮革都隐含着动物们悲哀的头部、无助的眼睛,提示这些皮革原来真正的主人的消亡。


    污浊的街上塞满了各式汽车,车里的动物和各色人等都不堪忍受地捂着口鼻,只有一小块刻意保留的白色空间里写着触目的警语。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车里坐着蒙娜丽莎、艺术家达利、影星、动物和各类卡通人物,荒诞的超现实感加强了画面的戏剧性。


    于是视线转回到餐桌。充满质感的红桌布上明黄色的账单和金钱尤为醒目。吃什么呢?小女孩和猫咪看着盘子里的钱犯了愁。


    接着在金碧辉煌的屋子里,衣着金光灿烂的母亲抱着含着金色奶嘴的婴儿……夸张地展示着人类富足到了极点。墙上的装饰画里,蓝天白云、落日星辰这些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景象,现在却成为最珍贵的装饰和回忆。金色与蓝色在这里被赋予极强的象征意味。


    在绝望之际,画面中出现了一个轻柔地合上眼帘与地球一起沉入梦乡的小女孩,水平的构图烘托了安宁祥和的氛围。只有洞口外的枯树提示着人类正在面临的绝境。下一页春天般绚丽的色彩,充满朝气的鸟群,满溢洒落地面的种子婀娜地生长,似乎预示着人类还有一线希望。


    故事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封面上的小女孩拿着刀叉,疑惑地看着餐桌上的食品:地球、企鹅、水杯里游弋的鱼……吃还是不吃?让人想起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名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而封底则严肃地给出了人类继续犯错的答案:如果吃光了地球,人类自身将不复存在。


  • 编辑推荐 《创意拼出来》
    作者:杨晶 儿童图书编辑

    图画书的创作表现形式非常多元,拼贴手法便是其中之一。本书图画作者西尔维娅全部采用拼贴手法完成创作,不借助其他绘画表现形式,技法娴熟,非常之见功底。此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只瞎老鼠》《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也采用了这一手法,并且由于构思巧妙,双双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为什么许多绘画大师都热衷于拼贴艺术呢?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拼贴。


    拼贴一词源自法文“coller”,意思是粘贴、贴上。拼贴技法指将剪下来的纸张、布片或其他材料粘贴在画布或其他底面上,进而组成图画。


    拼贴创作古来有之。原始人以拼贴的方式装饰战利品。作为中国最为古老、流传最广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艺术中也有拼贴技法。一百多年前,童话大王安徒生就做过纯手工拼贴画册,他将各种报纸、杂志、图书、商品广告、海报上的图画裁剪下来,按照一定的思路拼贴成画册,从天文地理到植物花鸟,再到历史人文,内容包罗万象。


    在现代艺术之中,拼贴已然成为一种正式的艺术形式。1912年5月,毕加索完成了第一件拼贴作品《有藤椅的静物》。他在画布上贴了一块印有藤编图案的油布,并描摹成一张破藤椅。同年,另一位立体主义绘画大师勃拉克也开始从事拼贴画创作。此后,越来越多的艺术门派使用拼贴法进行艺术创作。


    拼贴不仅丰富了艺术家的创作思路,更能激发孩子的视觉创造力。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将拼贴用于幼儿教育中,并认为这可以“激起儿童内在的神秘创造力”。有学者认为,拼贴法的概念和儿童解读世界的方式有极为相似之处:“拼贴法以实物断片导入画面;而儿童善于抽取自我的生活经验片段,并加以重组;拼贴法以各种材质、图像,异质的重组时予人有诗意的、奇幻性的观感;儿童观看的世界里,事物与事物是无法独立分隔的,其中所产生的联想有时也是极富诗意与奇幻梦想的。”(周贤彬《拼贴法于儿童图画书创作》,2007)


    美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孩子进入写实萌芽期后,如果画得不像,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对绘画失去兴趣。而拼贴画的优点在于孩子可以借助现成品来轻松加工,不必拘泥于绘画技巧,既能提高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能增加成就感。制作拼贴画好比一场头脑风暴,孩子可以不受拘束,任意挥洒色彩,玩颜料、玩工具、玩纹理、玩质感、玩构图。每个人都是小小魔术师,可以轻松变化出各种艺术创意。


    拼贴材料从生活中随手可得,孩子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完成拼贴创作。除了各种各样的纸张,如包装纸、挂历纸、瓦楞纸、彩色纸外,还可以用布料、树叶、羽毛、贝壳等。在创作方法上,可以用撕贴、剪贴或纸雕等技法。另外,运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纹理的材料,也能创作出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形象。作为这本图画书所要表达的核心理念——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利用废旧材料来完成拼贴画,可以让孩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废旧品来美化生活,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