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绘本《菲菲生气了》里的菲菲从暴怒到平静这个过程,大家一定不陌生:

砰!

她跑出了家门!

她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再也跑不动了。

然后,她哭了一会儿。

她看看石头,看看大树,又看看羊齿草。

她听到了鸟叫。

菲菲来到老榉树下。

她爬了上去。

她感到微风轻吹着头发,她看着流水和浪花。


1594974290128939.jpg


这个广大的世界安慰了她。

换个环境、跑步、哭泣放松、看看周围的世界,慢慢平静下来,显然是大一点的小朋友甚至成人才能做到的(当事人未必有清醒的觉知,比如菲菲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因为这都要基于一定的经验和感知能力。

但对于小宝宝来说,想这样自己平静下来可就太难了,该怎么办呢?

哄一哄?

当然可以,但显然对孩子以后学会管理情绪没有多少帮助。孩子需要大人帮助学会冷静——教会孩子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是养育孩子成长的应有之义。

这个时期的宝宝,在英语中有个专门名称——Terrible Two,这些可爱的宝贝经常会大发脾气,变成“混世魔王”:

从一开始的烦躁抱怨,迅速就能升级至狂呼乱叫、满地打滚。这时孩子无法自控,也抗拒周围人的安抚,让父母头痛无助。就像波莉·邓巴新作《啊——我生气了》里的宝宝:

两岁多的孩子语言技能刚刚开始发展,经常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以及到底想要什么,就会经常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

同时,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开始尝试学着大人做各种事情,却常常因为能力限制而受挫,也会带来烦躁不安的情绪。故事里的小家伙就是在尝试拿饼干摔倒之后开始发脾气的。


1594974270430743.jpg


在细致地描述了孩子的情绪和原因之后,作者借故事里的妈妈给家长和这个时期的小宝宝们示范了一种非常好的情绪疏导方法:

不要大叫

不要大喊

也不要撞地板

那样没有任何帮助。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我有个好办法,从1到10

你来试一试?


未标题-8.png


全书巧妙地用红色作为愤怒情绪的标志,从宝宝开始发脾气,红色线条越来越繁乱,到妈妈和宝宝一起数数结束,红色线条渐渐消弭于无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就是REDREDRED)。

无需讲解,孩子就可以借助色彩和图像超越语言的局限,去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有一点非常值得赞赏——小宝宝终于平静下来了,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回到了事情的起因——

平静下来的小宝宝整理整理因生气而弄乱的衣服,开始吃饼干了,愉悦而满足。在吃饼干的过程中,他确认了自己心中对妈妈的爱:

并得到妈妈的积极回馈。


1594974228729314.jpg


至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小朋友都得到了一次完整的情绪管理示范,圆满而美好。

整个过程中,

这位妈妈没有过多说教,

也没有把自己的情绪带进去,只是很平静很诚恳地用简单清晰的话语告诉孩子怎么做会更好,

小宝宝平静下来后妈妈也没有去进行所谓的复盘,

而是以爱的确认来结束了整件事情,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示范。

因为低龄的宝宝,理解不了也听不进去所谓的道理,我们做家长的自己保持冷静,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无论是深呼吸的方式,还是数数的方式,来把孩子情绪缓解下来,就够了。

应对发脾气大概是童年的必经之路,随着孩子大脑的成熟,会不断学习各种有效调节情绪的方式方法,我们也都会变得更智慧更有爱。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