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可“我是谁”这样的问题从未失去过意义。如何赋予自我认识的主题以新意,更是一个故事生死攸关的意义所在。


1595212058602739.jpg


《我是谁》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很热很热的一天,在一片很深很深的丛林中,一个奇特的小家伙从蛋壳里钻了出来。


1595212078508595.jpg


“我是谁?”他自言自语道,“我是从哪儿来的呢?”他缓慢地爬行在高高的草丛中,去寻找答案。

这个开头让人想起著名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同样雷声大雨点小,小生命孤独而疑惑地来到偌大的世界)和俄罗斯动画《恐龙山》(小恐龙出生时把蛋壳随手往夜空一抛,就成了银白的月亮)。

但这里极力渲染了英雄出世般的民间传奇色彩:“很热很热的一天”“很深很深的丛林”,还用“奇特”形容主人公。但“奇特”的标准是什么?“正常”的界限在哪里?这些问题要留待最后解答。

角色与以往的故事同中有异

和大多数主人公一样,变色龙一产生疑问就出门寻求答案,具有毫不含糊的行动力,路上还时常是“活泼”“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尚未被成年世界里的各样绳索绊住时,大概都是勇往直前,任由世界在身上留下各样图案吧?


1595212107754980.jpg


在《我不知道我是谁》《你很特别》等故事里,兔子、木头人等都经历了自我寻求和确证、迷失和收复,但变色龙是一片空白地从生命的起点出发,最特别的还是他的自然属性:没有自己的底色,模拟是本能。

对这样的生命而言,“我是谁”便是最难回答也最值得费劲思索的问题。

叙事模式也与以往的故事不同


1595212131429883.jpg


自我求索必然需要一个“在路上”的故事,“反复—转折—结束”便是最能安慰孩子的圆满结构。变色龙不停地遇见各种动物,知道了对方是谁,却不清楚自己是谁。

当故事快要陷于简单的动物特点认知时,鳄鱼的出现打破了令人厌倦的重复节奏,而反派角色的邪恶意味也打破了沉闷——虎口脱险的经历总会给寻常人生添些“活泼”的、“兴高采烈”的声色。

“爬到我鼻子上来,我就告诉你”,初涉世事的孩子照样把体色变得跟鳄鱼一样,毫无戒心地往死路上爬。

当然,母亲会适时出现,救他脱离险境并告知他的身份。然后他欢欢喜喜回归自己的族群,从此清清楚楚且热热闹闹地长大。

最有趣的是在路上认识自己和别人的过程

变色龙对于他人的认知是出于典型的儿童视角,一针见血地抓住外在特征,例如大象的长牙,长颈鹿的长脖子,黑猩猩的毛发等等,但也仅止于此。

在构图上,变色龙体形微小,总能显现整体;而长颈鹿、大象等动物形体庞大,只呈现局部。


1595212187945129.jpg


这既符合视觉审视习惯,也暗合了我们的自我中心视角:总以为自己才完整;别人无论大小强弱,都只能被我们部分地打量和把握。所以变色龙的所见接近于盲人摸象。当然,此刻急于求索自己的他尚无了解他人的热情,他本能或好奇地模拟的只是别人的体色。

与《小蝌蚪找妈妈》相比,前者不断经否定与肯定渐趋自己的本源,后者哪怕借由活灵活现的模拟也无法建构自己的身份。想探索自己却无从了解,看见别人却不真正懂得,就是故事传达的关于人类认知的现实。

那些被探询被模拟的动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1595212210942778.jpg


长颈鹿:“我只知道我自己是长颈鹿,是全世界最最高的动物,可是,我不知道你是哪种动物。”

大象:“我只知道我自己是大象,是全世界最最强壮的动物,可是,我不知道你是哪种动物。”

……

“我只知道我自己是某某,是全世界最最什么的动物,可是,我不知道你是哪种动物。”这种霸气的回答仿佛在宣告:探索到自己为止就够了。(当然,居心叵测的鳄鱼隐瞒了名字和特质——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未知与暧昧)

《柳林风声》里的水鼠说:“这条河就是我的世界,我再不需要别的世界。任何它不曾拥有的东西就不值得拥有,任何它尚未知道的事情就不值得知道。”那是种宁静自足的田园生活态度,而这里却勾画了人性中某种无知与傲慢。

在相遇中,双方如何互动?

变色龙从兴奋到羞怯到焦急到绝望,为什么始终不忘模拟他人;而对方看见变色龙,如同揽镜自照,却看见一个变形的自己,又会有怎样的反应?故事不作任何心理刻画,只让他们一一擦肩而过。瞬间的交汇和永久的遗忘,或许也是人世的真相。

看起来故事有点单薄而悲哀,但当我们揣摩动物们的言行时,会发现另一种意味。

人人都以“最”来形容自己,好像人人都是珠穆朗玛峰,拥有无可比拟的恩赐。这或许不是自大,而是自知与自重:认定自我时,无需任何“正常”标准就可以把自己标识为独一无二(即“奇特”)的存在。成长则是发现自己的“最”,站在人世的群峰间,骄傲且谦卑地望向四围的山巅,而不是泯灭自己的“最”,把自己削为土丘或无视别人的“最”。

但这是种多么热忱却未必能够实现的理念。认识自己和他人是一生的功课,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及格。恺撒大帝说:“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对浩大世界中渺小的我们来说,我来了,我看见……

看见了什么?又能征服什么?

但我们仍要努力求索,就像小变色龙, 已“绝望”却未曾停下“缓慢”而镇定的步子。要记得我们曾怎样艰辛地走来。而最后听到“原来你在这儿呀!”时我们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灯火阑珊处找到自己或被别人寻见,是多么幸福的事!

作者简介

匙河:浙江师范大学动画系副教授。

四月,启发阅读主题月,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吧~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