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图画书以黑白为主调,只是在画面中蜻蜓点水似的加入一点色彩,然而素色的大背景上反而承托出更醒目的主题,犹如画龙点睛。

《我是小雀鸟亨利》

文:[英]  亚历克西斯·迪肯

图:[英] 维维亚娜·施瓦茨

翻译: 刘清彦


1595236432146892.jpg


亨利本来是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雀鸟,然而有一天它忽然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开始寻找并不断地确认自我。

图中文字为:“小雀鸟喜欢成群聚在一起。

他们整天叽叽喳喳,

你根本没办法听见自己的想法。”


1595236475193087.jpg


图中文字为:“我是小雀鸟亨利。”他这么想。


1595236515881074.jpg


在拥有了自我的同时,小雀鸟的自我也在过度澎涨,认为自己可以战胜一切,于是它冲向了怪物的嘴巴里…

在面对黑暗的时候它开始重新认识生命,认识自己。

这是一本以轻松的方式讲述深刻生命成长的图画书。

黑白红

如果除了黑白,让你在画作上再加入一种颜色,那么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红色。红色的冲击和跳跃最能让观者产生体会和反应。

《我是小雀鸟亨利》 中的指纹小鸟们因为用了红色,不但显得有趣和突出,还让人觉得这些小雀鸟是有血肉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里还出现了连续三个黑色跨页,一改前面轻松的气氛,瞬间把人们的感觉带到痛苦的边缘。这三页也正是小雀鸟发生转变的关键时刻,犹如人生中的低谷。

从轻松到紧张,从白多黑少到几乎都是黑色,这种绘画处理,把生命转变的厚重感完全凝固在了纸间。

《奥莉薇拯救马戏团》

文/图:[美] 伊恩·福尔克纳

翻译: 范晓星 


1595236562598968.jpg


这次,老师布置的暑假见闻轮到奥莉薇了,于是奥莉薇严肃认真地讲述了一个“她”拯救了马戏团的事情。

看看老师的表情就知道,在成人看来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然而,这真的荒唐吗?成人看来孩子般的可爱想象,在孩子看来却如此的真实,就像书中当妈妈问奥莉薇“今天上学好不好啊?”奥莉薇的回答是“还行!”

在奥莉薇看来在学校她什么也没干,她真正干事的时候是自己的睡觉时间。


1595236595690574.jpg


变暗的红色

《奥莉薇》系列最初在黑白中添加的颜色也是红色。它和《我是小雀鸟亨利》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是小雀鸟亨利》中所有的小雀鸟都是红色的,而《奥莉薇》中只有奥莉薇是红色的——它喜欢穿红色的衣服。

如果说《我是小雀鸟亨利》讲述的是在群体意识中产生了自我意识的话,那么《奥莉薇》就是在有了自我意识后,想尽一切办法在群体中凸显自我,因此奥莉薇中的红就变成了奥莉薇独有的标志。

在《奥莉薇拯救马戏团》中,出现了另一种颜色,比红色淡一些、灰一些的有些近似于淡灰的橘色。当小猪奥莉薇在走进马戏团的帐篷的时候,马戏团的帐篷就是淡橘灰色,此时的奥莉薇还是红色。

当奥莉薇进入帐篷,成为马戏团的拯救者时,奥莉薇身上的颜色与马戏团的颜色一致了(见上面奥莉薇训狗的图片)。可见,作者在用色彩提醒看书的孩子们:“注意!马戏团里的颜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哦。”

《你见过我的龙吗?》

文/图:[美] 史蒂夫·莱特

翻译: 巫昂 


1595236631107953.jpg


故事从一句问话开始,随着孩子帮主人公寻找龙的过程,不知不觉地孩子就走进了故事,來到市中心,来到街道、来到书摊…

隐藏在画面中的龙一会儿藏在水塔中,一会儿变成喷水池,就像每个孩子一样,它也会被有趣的书吸引,也会调皮捣蛋,也会爱吃冰激凌…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正文的最后一页还有我们熟悉的石狮子和灯笼。


1595236658972372.jpg


醒目的提示

不同于故事书,《你见过我的龙吗?》选择黑白,并加入其它单纯颜色是为了让孩子把视线集中于关键的地方,从而更快速的理解书中的数学概念。

同时作者又巧妙地把难度融进了故事,只有黑白的画面把龙隐藏得妥妥当当,孩子必须在繁杂的线条中抽离出龙的形状,尤其是穿插在物体之间的龙。这可真得耐下性子好好找。

有些图画书会利用黑白的单纯与色彩的丰富进行创作,产生各种有趣效果,增加图画书的趣味和可读性。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文:[美] 凯利·杜兰·瑞安

图:[美] 阿诺德·洛贝尔

翻译: 林良


1595236701537610.jpg


她又装又填又压又塞的,蹑手蹑脚地连一个黑影也不放过,可还是没办法把黑夜全都塞进麻布袋里。

席奶奶像剪羊毛似的去剪黑夜,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是一些云。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为了把黑夜赶走穷尽了各种方法,用扫帚扫、用麻布袋装、用大锅煮、用藤蔓捆、用剪刀剪、等等等等,可是黑夜还是一如既往地围绕在席奶奶的身边……

这时候,太阳爬上了小镇山区的山顶。但是席奶奶因为跟黑夜拼命,已经累得无心享受白天的快乐了。

就在席奶奶累得不行时,黎明来临,阳光爬上席奶奶的裙角,似乎在告诉席奶奶,你看阳光来了,可惜席奶奶已经累得不得不先去睡一觉了。

感受的转换

在《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中,整个故事除了最后两页有色彩,剩下的画面没有一丝色彩,只以斜的、硬的、黑色的钢笔线条为主,总给人一种黑漆漆的,凝成一团的感觉。


1595236725205407.jpg


这种绘画风格刚好就是席奶奶的性格写照——坚韧、勇敢,不愿妥协。然而当这些美好的品格用在了对荒谬和无知的坚持上时,就变成了另一种样子——执拗、无知,不愿看清真相。

当故事发展到最后,阳光普照的画面出现的时候,画面中的黄色和明亮的感觉一举冲散了之前故事的黑暗,让黑暗单调与明亮温暖的颜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带给孩子更深刻的感受

《和甘伯伯去游河》

文/图:[英] 约翰·伯宁罕

翻译: 林良


1595236796515122.jpg


甘伯伯有条木船,他撑船去游河。在游河的旅程中他遇到了两个小孩、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它们全都想要甘伯伯带上自己,甘伯伯的要求是不许吵闹,要守规则。

野兔说:“甘伯伯,我也一起去行不行?”

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蹦跳。”

绵羊说:“还有空位让我坐吗?”

甘伯伯说:“空位有,但是你不能咩咩叫。”

然而,管不住自己的小动物们最后还是打翻了小船。于是甘伯伯带着大家晒干身子,一起去家里喝茶。


1595236817962849.jpg


素与艳的舞蹈

一半素描,一半色彩让《甘伯伯去游河》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当素色的画面和鲜艳的画面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鲜艳的画面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

在动物们依次出场的时候,书中选择了一素一艳的绘画方式,这就强化了每个动物的出场与个性。

《和甘伯伯去游河》在整个故事的行进中,也采用了素和艳的对比。当人们按规矩座船的时候,画面的颜色是素色,当船上的动物开始出现混乱的时候,单纯的素色画面出现了色彩,当人仰马翻的时候,画面上的人物全都鲜活了起来。


1595236841581149.jpg


《和甘伯伯去游河》无疑是让孩子们在哈哈大笑中理解秩序的必要,不过此书中,当故事的发展不是按甘伯伯的预料发生的时候,画面往往都是彩色的。当然这种出乎意料也包括美好的时光。

也许,伯宁罕看来混乱也有混乱的可爱,它让本来平淡的生活变得有趣。故事的最后一页,安静的夜晚退去色彩,回到简单的素描,也许就预示着生活再次回到本来……

《走进森林》

文/图:[英] 安东尼·布朗

翻译: 阿甲


1595236875743949.jpg


就如小红帽,妈妈让书中的小男孩去奶奶家送蛋糕,临行时还特意叮咛过要走远路。当然小男孩会像小红帽那样选择“走进森林”。

我走进森林的深处,碰见一个金发女孩。

“好可爱的小篮子呀,”她说,“里面装了什么?”

我继续往前走,还能听见她念叨……

在森林中,小男孩遇到了各种身份不凡的人物,不过这需要孩子们去发现。


1595236940188524.jpg


最后,小男孩终于穿过森林,来到了奶奶家,奶奶的房子就像一只狼头,上面还立着两只尖耳朵……

穿越

也许是小男孩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太像奶奶给他讲过的故事,就像我们看了电视剧难免会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小男孩在穿过森林的时候,便把听过的故事都体会了一把——《杰克与豆茎》《三只熊》(上面要蛋糕的小女孩就来源于这个故事)《糖果屋》,当然还有《小红帽》。

在穿越森林与幻想的时候,安东尼把画面处理成了黑白,这即与现实拉开了距离,产生了“冷”的可怕效果,也增添了故事的神秘,同时隐藏在画面中的细节,若隐若现,似真似幻,让人疑惑。


1595236919697974.jpg


最后,当小男孩来到“狼窝”,推开门的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温暖,瞬间化解了“走进森林”后的紧张,也凸显了冷与暖在绘画上的张力。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