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不结束,童年无休止
01小的时候,老师让写作文,
“没有题目,只要展现出你们的‘想象力’就好了。”
那时我七岁。
怪哉!
想象力是个啥?
绞尽脑汁啊,搜肠刮肚,
最后终于拼凑起一篇文章。
其实是抄的。
之所以会想起那个故事是因为,
我妈给我读它的时候,一边读,一边笑:
“太有想象力了!”
她说。
我听不出什么想象力,
在我看来,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如此”啊!
小时候不懂想象力,
是因为每天生活在想象中。
想象和日常的分野,
并不清晰。
02后来长大了,
“现实“占据了我的生活。
想象力这个事,就变得玄虚。
那大概是一种奇幻魔力,我已不具备。
当我得知,我们六一活动的主题是“创造力"的时候,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力感。
创造力,那又是个啥?
……
纳尼?小时候的噩梦又要重演了吗?
03活动准备阶段
“作品一号”
作者:晓丹&秋凝
我目睹了“作品一号“的创作全过程。
它诞生在办公室。
这绝对是一个关于“创造力”的故事。
可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作品一号”诞生前,我们正准备讲故事。
为我们的六一活动做准备。
故事讲的就是它!《艾伦可怕的大牙齿》!
准备故事人物。
主角是鳄鱼艾伦,配角是河狸贝瑞。
其他出演群众。
排演的时候,尚无有关“创造力”的灵感。
虽然创造力还遥不可及,
但我们很快乐。
后来,发生了一个小意外。
蓝笔突然失控,水漏了一画板一地。
红笔还算规矩,留下两条道道。
于是,秋凝和晓丹在纸上画出了不同形状,
“创造力”的故事就在意外中展开了。
我们确实发现,
创作让人快乐。
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
04活动现场
终于来到现场,来的人并不是很多。
我们有一种给小朋友开VIP专场的感受。
启发的小书架
暖场故事之后,大家就要玩形状游戏啦!
让我想想,该怎么画呢?
揭晓画作!这位小同学,你跳得好高!
小妹妹画了爱莎公主的城堡,
另一个小哥哥告诉我们“城堡”和“塔楼”的区别。
孩子们作画
姥姥,你也也参加吧!结果……
哇!惊艳!
妈妈,你能帮我把这个形状画完吗?
孩子们的形状游戏
05谢谢你读到了这里。
小时候写作文的噩梦并没有重演,
“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会再来困扰我们了。
是因为,
再没有关于它们的作!业!要交了吗?
不是的。
在活动中,
孩子与大人像我们创作“作品一号”时一样快乐,
我们亲眼见到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每个人都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终于长大的我们,
知道“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不是什么玄虚的学问,
它们就藏在生活中。
随心所欲地写写画画吧。
创作的人是年轻的。
六一不结束,
童年无休止。
06我们带大家玩儿的游戏灵感来自于
英国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
在他自传性质的《形状游戏》一书中,
妈妈教他和哥哥玩一种很棒的画图游戏,
从那时候开始,
安东尼·布朗就一直在玩这个形状游戏……
拿起神奇小画笔,和安东尼·布朗玩 形-状-游-戏!
错过活动,
但想看看温暖人心的
暖场故事《艾伦可怕的大牙齿》?
来听听它的幕后故事吧!
在165年历史的博物馆里,有一本绘本得奖啦!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