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游戏》是安东尼·布朗创作于2003年的一本图画书。


1595404872655477.jpg


彼时的安东尼·布朗,作品已获得过包括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奖、三次库特·马斯勒奖和德国绘本奖等在内的各种童书大奖,并摘得了2000年的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桂冠,可谓功成名就。

迄今为止,启发君已经出版了20本安东尼·布朗的绘本作品,另外下半年还有2本他的新作即将面世,详见文后。

2001年6月到2003年3月之间,伦敦的泰德艺廊请他担任驻馆作家和画家,参与艺廊和教育中心合作实施的“Visual Paths”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安东尼·布朗需要利用泰德艺廊里的资源,带领伦敦市区小学的一千位小朋友认识艺术作品,并为孩子和老师们举办相关的艺术培训。

这本《形状游戏》,则是整个项目的成果之一,记录了孩子们对艺术作品的反馈以及和艺术互动的经验。

就像在自传《Anthony Browne: Playing the Shape Game》的 开篇所说,从小和哥哥一起玩的这个被他们称为“Shape Game”的小游戏,在安东尼·布朗的艺术创作生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甚至认为:其实当我们画一幅画、写一段故事、作一段曲的时候都是在玩形状游戏,它的本质是创造力。(但是大多数人长大了都把它丢掉了。)

不过,除了把这个好玩的“形状游戏”介绍给小读者,安东尼·布朗还在书中着重呈现了孩子们对艺术作品的反应。从中,我们也许可以咂摸出一些带娃看名画逛美术馆的招数。

☆ 没有小朋友天生喜欢逛美术馆

1595404932528335.jpg


“这个地方看起来很豪华”,铺满整个页面的美术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安静、庄严。

“我有点紧张,连爸爸和乔治都静静地不说话”。

还是爱说笑话的爸爸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的天!这到底是什么?

紧张、不知所措,不知从何看起,是大多数人在美术馆的正常反应。

这个时候,不妨说出真实感受,舒缓孩子的情绪。

(不装,即使在孩子面前,哈哈)

☆ 有趣才能投入

1595404966742378.jpg


经过妈妈对“过去和现在”这副画的介绍,在妈妈的引导下找了一通画里故事的线索之后,孩子们对画作渐渐有了兴趣。

在《柯蒙迪雷女士们》这副画前,“我”在妈妈的启发下,玩起了“找不同”:

孩子们喜欢有趣。

找出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孩子自然就有了观赏的兴致。

☆ 发现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1595405012707497.jpg


哥哥乔治也慢慢进入状态: 

想想看,如果在我们住的那条街发生这种事,会怎么样?

孩子就是这样无师自通。

一幅画,如果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了联系,就好玩了……

妈妈显然是个引导高手,她的问题都简洁有效:

“这幅画让你想到什么?”

孩子们和妈妈超有默契:

爸爸是最晚进入状态的人,他终于发现了自己认为的好画。理由是:

看看那头狮子,像真的一样!

不过在孩子们的想象世界,真的狮子应该是这样的:

只有狮子还不过瘾,他们又发现了某幅画中的一个人有点像爸爸。

接着,想象继续发酵。

“波普艺术教父”彼得·布莱克的这副《会面》:

在孩子们的眼中成了:

我在给一帮一年级孩子读这本书时,

一男生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每一个细节,一边啧啧感叹:

“连一条狗都不放过!” 

☆ 吃吃喝喝和买买买

1595405097191761.jpg


在离开美术馆之前,“我们”去逛了礼品店。

最后,买了一个本子和两只彩笔(形状游戏开始了……)。

吃吃喝喝和买买买,对孩子来说,是出游的重头戏。

所以,逛美术馆博物馆,一定要去礼品店逛一逛、到咖啡馆或餐馆坐一坐。

相信我,这是孩子将来美好回忆的钥匙。

这个王牌节目,绝对是美术馆之行的锦上之花。

嗯,布朗一家的归途,也愉快极了:

来美术馆的时候,是这样的:

P.S. 书中多次利用衣服色调的变化,暗示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融入程度。

(这下你明白我为什么说爸爸进入状态最晚了吧?翻开书再看看……)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