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给几个小朋友读了一本书。读的时候,有个小姑娘一边听着,一边玩手里的东西。当时觉得,她对这本书没有太多的兴趣和反应。

过了一周,我又和她见面,随便聊了一些话题,突然她对我说:“我还记得上次你讲的那个故事。”看我怔了一下,她又说:“就是小象挖陷阱……”


1595817549162782.jpg


《小象的陷阱》

文/图:(日)高畠 纯


接下来,小姑娘把故事的情节不错不拉地(基本上)和我复述了一遍:

一天,   淘气的小象挖了一个陷阱。

“终于挖好了。看看能吓到谁,哈哈!”

调皮小孩的恶作剧就此开始。小象躲在浓密的灌木后面,只露出两只眼睛。

谁会上钩呢?

一队蚂蚁秩序井然地走过来了。

可是,蚂蚁体重太轻,没有掉下去。

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跑过来了。

小象屏住呼吸,心里数着“1、2……”

“3!” 漂亮的三连跳,小兔子也躲过了陷阱。

接下来是谁呢?

“狗狗!”读的时候,一个5岁萌娃立刻指着刚才画面左边探出脑袋的小狗,兴奋地喊。

小狗体重够重,也不会蹦蹦跳跳。

这下总能行了吧!

结果……

小狗只是撒了泡尿,掉头走开了。

故事里的“想得到”

《小象的陷阱》是一本轻松、容易被孩子理解的故事。只要结合日常的经验,稍加思考和想象,孩子就能“想到”情节发生的前因后果。

比如,蚂蚁、兔子面对陷阱的反应,和它们的生物特性密切相关,孩子知道蚂蚁很轻、兔子爱跳,所以避过陷阱是情理中的事。小狗的部分虽然有点意外搞笑,但是养过狗或者看过遛狗的孩子能够明白,狗狗就是会出其不意地“留下一滩记号”,然后潇洒而去。


1595817608268762.jpg


《小象的陷阱》的前半段,遵循着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小动物来——接近陷阱——躲开陷阱”的桥段多次重复,前一页是悬念,下一页揭示结果。孩子的心情也和小象一起经历着“期待——迫切——失望”的起伏。

只是从小象的眼神,我们也能体会到他情绪的变化。

这样的模式,让孩子对故事也有了可预期性的把握。所以他们一开始还觉得一定会有小动物掉下去,可是几次落空,等到第四个动物——鸭子上场的时候,问:“会掉下去吗?”他们都一同摇头。

但如果一直那么好猜,也就太没意思了吧?

故事里的“想不到”

好故事会在循序渐进中,不断上演突如其来的“变奏”。

鸭子不会掉进陷阱,想得到。

可是鸭子没有掉进去的原因——


1595817662464384.jpg


竟然是鼹鼠。

或者,在上一页,你发现有一只鼹鼠在专心地挖地道,可是怎料,下一页打破画面的是一群鼹鼠!

鼹鼠乱入,陷阱就变得乱七八糟了,这是想得到的。

可是“坑毁偏逢下大雨”的情节,以及下过雨后,这个坑变成什么样、小象该拿它怎么办,又会有多少“想到”和“想不到”呢?

作者高畠纯实在是个讲故事的好手,《小象的陷阱》就这样在意料之中和意想之外的交织中,不漏痕迹地把读者牵到高潮,又引入结尾。环环相扣,惊喜迭生。

我想,这就是一个好故事可以让孩子印象深刻,并且能够自发复述的魅力所在吧。

故事传递了些什么?

不管是创作还是解读绘本,比较“忌讳”的一点是,不要刻意去“讲道理”。但是呢,每一个故事的背后,总有作者或者故事本身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小象的陷阱》也是如此。

在回味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对接各种关键词——恶作剧、人际交往、行为教养、安全教育……脑海里仿佛有个严肃的老师在敲着黑板:“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不能恶作剧哦。”但我又觉得,这不是这本书表达的方式。

C·S路易斯说:“无知的小孩宁愿在陋巷堆土和泥巴,只因为他无法想象在海边度假会是怎样的光景。”在这个故事里,挖陷阱一心想捉弄别人的小象,有点像路易斯所说“无知的小孩”,以为这样可以找到乐趣,或者通过恶作剧吸引别人注意。(其实,别人若真掉进了陷阱,也不会有真的乐趣。)

那怎样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小孩呢?一方面,作者高畠纯在故事里给小象设置了一点“小教训”,一场大雨破坏了陷阱,也破坏了小象捉弄人的兴致;另一方面,让小象、同时也是让所有的孩子在结尾看到“大海”——那是真正能感受欢乐的地方。

“扑通!扑通!大家纷纷跳进水坑”

小象也好想跳进去试试呢……

所以,在念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本来想问问孩子们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后来又忍住了。

我想,见过狭小的“陋巷”和广阔的“大海”,他们已经有自己的认识了吧。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