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结婚,没孩子,我为什么要看图画书?
在没有接触到图画书以前,我对图画书一直都是这样的认知:那是给小孩子看的呗!图画书摆在哪里,哪里就会成为书店里最热闹的“亲子区”。
作为95后单身文艺女青年,没结婚没孩子,只是个普通的书店资深爱好者,我对图画书知之甚少。
直到因为工作接触图画书,开始阅读图画书后才发现,我彻彻底底地误解了图画书。
图画书从来都不是小孩子的专属。
与我看过的大部头文字书相比,优质的图画书从不会因为体量小而逊色半分。寥寥几句,薄薄几页,图画书在有限的篇幅,达成了图文的最佳契合,而且其中不乏深远的意味。
在我和图画书相遇的日子里,图画书带给我的,一直是心灵的治愈。
1.当我怀疑自我时
当觉得自己格格不入,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我为什么不能和别人一样?为什么就我做不到?”时,我会记起《一只与众不同的狗》。
没有别人飞得高,
那又怎样?
这独特的飞行工具
也很酷呀!
玩球的方式不一样,
那又怎样?
玩得开心才最重要,
不是吗?
喜欢的乐器不适合合奏,
那又怎样?
总有适合的舞台等着我!
没错,做自己没什么不好,勇敢去爱自己的与众不同,世界也正是因为每一份独特而迷人多彩。
2.当我经历离别时
离家求学、工作,也曾经历亲人离世,就像《奥古斯汀的小玩意儿》中,奥古斯汀得知再也看不到苏塞特了,所谓长大,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别”。
“苏塞特已经走得很远很远……”
“以后苏塞特再也不能和他玩了。”
“奥古斯汀的心里空了一大片。
他忧心忡忡,仿佛坠入了黑暗之中。”
经历离别时,大多数人和奥古斯汀的心路历程是相似的,从开始的不接受,到无尽的孤单和悲伤,再到渐渐减少一点点思念,开始习惯没有苏塞特的日子……
我能从奥古斯汀的身上里看到自己,产生共鸣,获得安慰,也明白了时间会治愈一切,是“离别”最好的解药。只要记忆在,爱就不会消亡。
3.当我和他人产生分歧时
当我和别人产生分歧,互不理解时,我会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公园里的声音》。
故事里的两对家庭,在同一次的公园散步里,看到的也是不同的景象。
是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在不开心的小男孩眼里,
公园破败阴暗。
而因为心怀期待,
小女孩眼里的公园可爱明亮。
对于两只小狗的相处,也有不同的评价。男孩的妈妈认为是对方的狗总缠着自家的,而女孩的爸爸则认为它们玩得很愉快。
作为读者,我听到了四种视角下的四种声音,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第五种视角。
安东尼·布朗用图画的方式,解释了人与人之间矛盾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我要做的,就是接纳这份差异,和他人充分沟通,多一些设身处地的理解。
4.当我在等待爱情时
当我的朋友们纷纷恋爱甚至结婚成家,父母也开始催促时,是《我是如此爱你》里的男孩和女孩告诉我,不要着急,安心等待,爱情总会来临。
爱情经历漫长岁月,才显得纯真可贵。
曾经小男孩用“犹疑的手”书写的情书流浪了数十年,终于到了罗荷·波居小姐手里。而这位老太太用“颤抖的手”回复了一封又长又美丽的情书,准备在雨停后的下午投入邮筒。
小心翼翼的告白、长达数十年的等待和回应,法国作者呈现出的爱情故事,苦涩却又浪漫至极。
而我的爱情呢?不管何时,不管多久,我相信等待的力量,它总会到来。
5.当我对未来焦虑不安时
我们这代人渴望改变,向往不确定的人生,却也会因为不确定而焦虑。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付费……世界瞬息万变,我总会想,明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未来过得好一点?这些无解的问题带来的,是无尽的焦虑和失眠。
直到看到《明天再说吧》里的树懒,我才明白,思考明天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过好今天。
树懒的“明天再说吧”,是一种处世哲学。人生的赛道上,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奏,树懒不跟风,不盲从,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
在别人看来的“拖延”,在他这里则是“观察自然”。而正是有了观察自然的经历,让他阻止了河狸砍伐,保住了自己的家。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一种生活智慧呢?
正如日本的小说家野坂昭的《萤火虫之墓》中写的那样:
“珍惜今天,
珍惜现在,
谁知道明天和意外,
哪一个先来。”
减少无意义的焦虑,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图画书治愈了我许许多多个瞬间。和所有热爱读书的人一样,我读图画书,没有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喜欢而已。
我也希望,图画书的读者不再只有父母和孩子,能有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图画书,爱上图画书。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