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书,成就一个不插电周末
11月活动
粲然、马岱姝六城开讲:想做你生命中最好的旅伴!
启发@CCBF:粲然、马岱姝、克里斯 · 霍顿 约你来!
周末玩什么?
小一点的孩子还愿意被爸爸妈妈领着逛公园,到了小学,就逐渐学会呼朋唤友,自己凑在一起玩儿。
“你们在一起玩什么呢?”我好奇地问一个小男孩。
“打游戏啊!”他笑嘻嘻地回答。
他的妈妈正好在一旁,半埋怨半不好意思地解释:“哎!几个孩子来家里玩,就是各抱一个pad,或者手机打游戏,要不就看动画片。我们也想不出什么有意思的事来带孩子们做。只好这样了。”
有没有可能为孩子们安排一个不打游戏,不泡在电子屏幕前周末呢?
介绍我们最近的心头好给你,这个周末,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起来!
这种在书上玩儿的智力游戏与如今各种炫目的,花样百出的玩具和电子游戏相比,实在显得过于简单老套。再加上对“启发智力”,“开发大脑”之类的宣传语有本能的抵触,所以从来没有主动给女儿游游买过这类书。
可是,一年级才刚过半,游游就回家缠着我给她买一种叫“图画捉迷藏”的书。
这种要求从一幅纷繁复杂的图画里找出规定物品的游戏书,在他们班风靡了很长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拼命找图的景象。
这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把书买回来,陪她玩了一阵子,就发现,恰到好处的挑战,寻找与发现的惊喜,以及任务达成的成就感,是吸引孩子的关键。
于是开始有意识地给游游寻觅这一类书,而看到这本《250个终极智力游戏》时,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首先是内容极丰富
不仅仅有“迷宫”、“找不同”、“填字”这种常见的经典智力游戏,还有逻辑题、观察题,以及需要调用语言、推理、数学、图形等多种能力的“魔鬼谜题”。
男孩的长围巾
题目是:
请你从老奶奶的位置出发,沿着交错穿越的路线,找出唯一一条与小男孩相连的围巾——别被“围”住了哦!
其次是设题巧妙。
简单的题目,不会简单到索然无味,同样要经历曲折往复的思考过程。
困难的题目,不会困难到毫无头绪,即使是最后没做出来,翻看答案后,那种恍然大悟的“哦!”也令人愉快。
比如昨天让我们好好动了一番脑筋的这一题——
有人在偷看
题目是:
有8双眼睛正从不同的地方偷窥这个男人。下面的8幅小图是每双眼睛看到的景象,你知道哪双眼睛对应哪幅小图吗?
来,来,来,你也来试试!
我和游游费了半天力气,也只找到7双眼睛,怎么也想不明白还有一双在哪儿 。
看了答案,一拍脑门——
原来,第8双眼睛,就是我们读者的眼睛啊。
这个出题的人,真狡猾!游游说。
最令人着迷的,是解题过程。
书里的逻辑题非常有特色。
层层推进,需要调用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解题过程,也为孩子的推理能力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比如这个:
圣诞袜难题
题目是:
荷莉每年都帮全家人挂圣诞袜,但她永远记不住哪只袜子是自己的。你能根据线索帮她找到自己的袜子吗?
线索一:袜身条纹和脚趾处的颜色相同。
线索二:至少有一道红色条纹。
线索三:不是镶毛边,就是有个铃铛,但不是两样都有。
线索四:她在把自己的袜子收起来之前,都会先补好破洞。
大人孩子都得需要动会儿脑筋,对不对?
必须要提的,还有作者的幽默感
先来看看下面这个题吧。
迷你昆虫照相机
题目是:
这则六格漫画的顺序错了,你能吧它们重新排好,串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
暗藏玄机的幽默,看出来了吗?
游游一开始没明白,我反复给她讲了几次,明白之后开怀大笑。这种需要动动脑筋的“高级幽默”,多么可贵。
好了,最后,作为这本书的狂热粉丝,提供几个私家阅读建议——
阅读建议
6岁以上的孩子应该都适合,但是小孩子和大孩子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略不相同。
找不同和迷宫类的游戏更适合小一点的孩子,逻辑题和猜谜题更适合大孩子。
对小孩子来说,解题本身可能并不难,但读题和理解题目要求会困难些,会需要大人的帮助。
准备好铅笔、橡皮和纸,很多时候需要写写画画,以帮助理清思路。
实际上,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解题的小技巧,比如排除法啊,根据关键词大胆猜(xia)测(meng)啊。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这些技巧考试也管用。
有一部分基于英文词汇的字谜,对孩子来说难度比较大。其实也没关系啊,咱们可以用来挑战自我。
最后,
最重要的建议是
即使孩子已经大了,可以独立做题,或者愿意更小伙伴们一起玩,也强烈建议你专门安排一些时间陪他一起玩儿。
亲子时光,什么时候都珍贵,不是吗?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