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里,所有的人物都画得不那么好看
辉辉两岁时,脸上长出了大大的红色瘤子,这使他不断被观看:
被很多医生注视,注视却无力医治;
被无数行人凝视,凝视里没有温情。
街道上那一大群人拥挤着打量他的样子实在是一场梦魇,夸张却真实。
没错,是有那么些人排着队来观赏我们的屈辱或痛苦,如同观赏囚笼中的珍禽异兽,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好奇还是恶意。
这样的观赏也让辉辉开始审视自己,在镜中,在心里:“长大了,我的脸能变得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吗?”
“一样”意味着趋向“正常”,而衡量人正常与否的标准时常是简单、粗暴、流于浅表的。可一些人总以眼见之物来限定并压制另一些“不一样”的人——党同伐异可能是人类最恶劣的天性之一。
比众人的观赏更可怕的是同龄人的孤立与欺侮,小辉被同学们叫作“怪物”。有时,孩子的残忍和他的天真一样自发、强大。
幸运的是,辉辉有一对既不回避人群又懂得如何适应环境与自己的父母:
爸爸会在周末带他去人多的地方玩耍,既然他不能永远躲起来;
妈妈从门缝中窥见他的忧伤与不安,不说什么,只默默地准备给他转学。
也许,你会和辉辉一样疑惑,换个学校又如何?
但人们是可以沟通、可以被影响的,可以自主地释放恶念与暴行,也可以被激发起怜悯与柔情,正如孩子们可以是野兽,也可以是天使。
因为父母和老师的努力,在新学校里,没有一个孩子拿辉辉的脸开玩笑,而是热情地迎接他;
从家里到学校的路上,人们也都微笑着和他打招呼……
非洲谚语说:“养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一个健康、友爱的社群可以推动一个孩子健康、勇敢地昂首前行。而人们在照顾“弱者”时,也造就了他们自己——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看人们如何对待最强的人,而是看人们如何对待最弱的人。
文明共属于所谓的“强者”和“弱者”,而文明的根基之一应当在于不简单、粗暴地判定孰强孰弱,人各有强弱而已。
正如辉辉的妈妈铿铿锵锵又心平气和地说,“你就是你啊,多去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使劲儿培养它们,让它们成为你的强项”,没有强者和弱者,但每个人可以拥有“强项”,成全自己也愉悦他人。母亲和孩子共同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生趣,而与众不同的容貌其实并不足以阻挡孩子这样勇敢、愉悦地生活。
辉辉并没有遇到超自然的魔力与奇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脸上的瘤子也一点点地长大了。”但辉辉的灵魂是在日渐壮大、刚健,他不仅学会正视并接纳自己的脸,还可以自在地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允许他们问“那个包……重吗?”“吃饭碍事儿吗?”“可以摸一摸它吗?”
真实的故事
作者:藤井辉明
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国立市,就读于桐朋学园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大学历经中央大学、千叶县立卫生短期大学、筑波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班,最终于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班毕业。历任熊本大学医学部教授等职。
两岁时,因患海绵状血管瘤,脸部红肿。
现在的藤井辉明,一边给大学医学部的学生讲授医学知识,一边积极赴各地学校进行演讲,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孩子们听,鼓励孩子们乐观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书中的人物画得都不算好看,这也是人世的真相之一,没有完美,有的是混乱与不和谐,而我们未必要把自己变美,更要在不健全之处使之完整。是的,接受现实才是真正的勇气所在。
辉辉终于勇敢且优美地接受了他的与众不同。这样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仍能散发出明朗的光辉,仍然是给予世界的一次祝福,那才是最难得的奇迹,不是吗?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