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女孩,

仍然可以举起她的心,

朝向蓝天;

为美好的、为真实的,

去奉献和工作,

在周围有需要的人的生命中,

燃照一点光亮。”

——玛利亚·米契尔(Maria Mitchell)

玛丽亚·米歇尔是美国第一位女性天文学家,“米歇尔彗星”的发现者。

读到米歇尔的故事,除了赞叹她的聪敏勤奋和卓越成就,更是被上文引用的她写的一段话打动——当时米歇尔在女子师范学院就读,她的数学在班里成绩最棒,但周围的同学却对此议论纷纷:

“越会读书的女孩子长得会越难看”

“最后还不是要找个男人嫁了。数学能用来煮饭、带孩子吗?”


1596087746727724.jpg


玛利亚·米歇尔 1818-1889

对于米歇尔来说,了解数学的困难度,远低于周围同学的价值观对她造成的压力。这不由让我想到同样生于19世纪,西方第一位女性医生伊丽莎白·布莱克维尔(Elizabeth Blackwell,1821-1910)

在美国童书作家塔尼亚·李·斯通执笔、两次凯迪克大奖获得者马乔丽·普赖斯曼配图的绘本《谁说女性不能当医生?》中,你可以详细了解关于这位了不起的女性的故事:


1596087775164685.jpg


当今社会,女性从事医疗工作是非常普遍的事了,但是西方历史上有一段时期,女性是不能当医生的。

她们只能相夫教子,

最多当老师,或者做裁缝。

女性绝对不会选择当医生(社会也不会选择女性当医生),你觉得要怎么挑战这个现实?或者说……

由谁来挑战?

这位挑战者注定与众不同。

伊丽莎白·布莱克维尔从孩提时也显露出了某些特质:


1596087849563414.jpg


她古灵精怪,喜欢探索,遇到挑战从不退缩;

她曾把哥哥举过头顶;她睡过硬邦邦的地板,说要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坚韧。

在这幅绝美生动的跨页里,我们能看到这位小姑娘的广阔雄心——她站在自家屋顶上,手拿望远镜眺望纽约的地平线,好像要将这一切收入胸怀,又好像准备以全身心迎接这一切。

因为一位朋友的生病,伊丽莎白·布莱克维尔在24岁那年立志成为一名女医生。这条路充满了崎岖。

先是来自周围人的质疑和嘲笑。

当伊丽莎白写信申请前往医学院就读的时候,收到28个

“不行”!

(当然,最后她成功申请了一个。)

接下来,在作者精炼的文字和绘者洗练的图画中,我们仿佛回到了19世纪,和布莱克维尔一起走在去学校报到的路上,忍受着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到了学校,没有同学的欢迎,只有一群男生不友好的讥讽。

现实环境对这个女孩儿来说压抑又刻薄,对吗?

在19世纪的西方如此,现今在很多方面可能依然如此。

在有些地方,女孩儿仍然不被允许上学,受到不公平对待和歧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强调女性独立自主,相夫教子或在家教育反而被排斥。社会对个体总有着固定的衡量标准和期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有区别,而时代不同又有变化。

伊丽莎白·布莱克维尔的事迹在跨越200年后仍值得被孩子读到,不只在于它是一个女性的成功励志故事,更在于它向每一个女孩、每一个孩子传递着:

做你自己。(每个人是不同的。如果你喜欢仰望星空、眺望远方,就不要将自己困于一隅。)

在真正值得做的事上勇于坚持。(这个过程也许很艰辛、漫长,但你确信它“值得做”)

你可以成为一个不受他人影响的女孩(或男孩)。(伊丽莎白做到了!)

女孩也可以杰出,想法独特的女孩值得他人的尊重。(伊丽莎白持之以恒地学习,没多久,很多男生就想知道她对各种事的想法。)


1596087894408787.jpg


用一句话说也许就是,每个女孩儿可以自由选择,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伊丽莎白·布莱克维尔是这条路上的先锋,激励更多的女孩儿(和男孩儿)走上前去。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