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萌、可甜,还有点小迷糊!

波波,这只英国出生的小鼠可真是大名鼎鼎——自从露西·卡曾斯在1990年创造出小鼠波波以来,全世界数千万的宝宝都被她迷住了!以她为主人公的《小鼠波波》系列绘本更是赢得了众多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的追捧与喜爱。

很多家长用这套绘本作为培养小朋友的EQ、IQ以及生活的学习能力蓝本。但一定没有想到还能用它进行STEM教育!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专注于孩子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素养的培养。STEM教育可以教会孩子批判性思维;帮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孩子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孩子沟通能力......让孩子成为适应未来的高端人才。

如何用《小鼠波波》系列绘本做STEM教育呢?就跟着唐娜老师来探究一下吧!

波波到底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小鼠波波系列

建议:中文版适合1-4岁,英文版5-6岁也很适合,融入STEM的内容可适合3-6岁的孩子。


1596178875265079.jpg


《波波要洗澡》

波波要洗澡了,她打开水龙头,倒进一点儿泡泡液,带上橡胶小鸭子,跳进浴缸,哗啦啦,哗啦啦……;哈,小鸡露露也来了,波波和露露在浴缸里玩了起来,太棒啦!

《波波要睡觉》

波波睡觉时间到了喔,先喝一杯果汁,然后刷刷牙,洗洗手,换上睡衣准备好睡觉了吗?听个故事做个好梦喔!

《波波做大扫除》

波波在家里做大扫除,科科也来帮忙,他们收拾玩具、擦窗户、吸灰尘,然后一起分享了小蛋糕,真香!

《波波去购物》

波波和科科去购物,买了苹果、香蕉、果汁,还有好多其它好吃的。他们用小拖车把东西带回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波波去游乐园》

波波和好朋友去游乐园,玩旋转滑梯、跳气垫城堡、骑旋转木马,还坐了摩天轮,他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波波当医生》

波波和露露玩儿看病游戏,听心跳、量体温,还有照顾生病的盼盼;糟糕,波波受伤了,露露能照顾好她吗……

《波波在农场》

波波在农场里工作,她喂小鸡吃玉米粒、给小猪吃早餐、帮奶牛挤奶,最后给自己做了一碗麦片,快乐地享用早餐。

这……这看上去完全就是邻家鼠小妹的生活嘛!而且好像和每个宝宝都差不多呀!!

的确是这样!


微信图片_20200731132227.jpg


我们大人可能有时会忘记,洗澡、睡觉、购物、整理玩具,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对每个宝宝来说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次生活大冒险,是了不起的人生新体验。

可是,小鼠波波不会忽略这些——她把所有宝宝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体验都日志般地逐一展示出来,怎么能不成为全世界的宝宝心目中最贴心的小伙伴呢!对宝宝来说,和波波一起在每天的各种生活体验中进行STEM探索再自然不过了!

为什么要在生活体验中进行STEM探索呢?

STEM强调与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真实问题做连接,这种连接会帮宝宝建立起对世界更有意义的认知,而不是停留在对零散知识点的认知水平上。

这种更有意义的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体系化思维,它通过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对各种零散知识点的认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能帮孩子更深入地观察世界、认知周围事物、鉴定和思考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在孩子每天的生活体验和各种玩耍、游戏中,他们可能用到和锻炼哪些STEM思维和技能。

通过这种生活场景-STEM思维和技能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在亲子时光中如何引导孩子进行STEM的思考与实践。而这种生活场景的梳理,我们已经在小鼠波波系列中得到了最清晰全面的画面(英文版有更多系列,不同系列适合的年龄稍有不同)。

比如,

在洗澡场景中,孩子会把水龙头里的水、水杯中的水、雨水、雪与江河湖海中的水联系起来吗(科学:水的循环  工程与技术:水的净化与入户 )?如果用浴缸或者浴盆,小朋友都喜欢边洗澡边玩小鸭子之类的小玩具,有没有小朋友奇怪有些玩具沉下去,有些会浮在水面上呢(科学:浮与沉)?

睡觉时,孩子是否意识到白天和黑夜与我们的地球、太阳和月亮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地球与宇宙)?

吃饭时,有没有意识到放置正确数量的餐具(数学:一对一的对应/有时一对二或一对三的对应)?

收拾玩具或整理图书时,孩子会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归类吗(数学:比如颜色、大小、形状、书的内容)?

游乐场是个探索工程的好地方,孩子有没有把所有能转动的装置/设备联系起来思考?购物的小拖车也可以归为这一类。

在农场接触动物或者植物时弄清楚它们的需求(科学:动植物的需求)。


微信图片_20200731132222.jpg


很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引导幼儿进行STEM探索太费事。这种看法并不全对——它要求的是,将STEM学习看作一种思维方式,鼓励孩子在日常游戏中运用这种科学观点,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物质世界和自然环境。

事实上,我们需要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探索、观察、提问、预测,形成体系化思维,将日常学习和生活体验都整合到一个有机的认知系统中。这可能和我们之前的思维方式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把思维方式转换到STEM的轨道上,或者增加这种思维方式。

STEM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STEM几乎可以包容任何其他的学习领域,可以无缝地融入孩子现有的学习计划、玩耍和游戏活动。

家长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就可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引入STEM的实践与练习,有效地引导孩子思考,培养孩子的STEM思维和技能。这对孩子在应对未来世界的未知挑战时成为优秀的问题解决者至关重要!

STEM教育真的需要在孩子这么小就开始吗?

婴幼儿时期,即从出生到5岁,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神经系统或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婴幼儿每秒可发展出700个新的神经元连接。

而且,人类探索、互动和观察的动力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的研究表明,幼儿通过积极探索来进行学习、观察、互动和发现的动力是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天生存在的。

因此,教育界的许多人认为,神经发育过程和对世界的天然好奇心使这一时期成为向儿童介绍科学探究的最佳时机。利用好这一敏感的发展时期,能帮孩子在STEM和其他领域更容易取得成功——科学指导可提高孩子STEM以外的各种能力,比如识字、语言、数学和执行功能。应该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以证据为基础的STEM学习,发展孩子对科学探究的热爱,尽早走上STEM的道路。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STEM教育委员会、全国幼儿教育协会和下一代科学标准一致认为,儿童早期接触STEM对于建立他们的最佳教育轨迹至关重要。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美国的教育政策专家提出,必须优先考虑所有儿童的STEM教育经历,等到幼儿园(5-6岁)再开始为时已晚!

当然,对这句话的理解需要放在合理的语境下理解:这句话并不是针对个体而言,而是针对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而言——K-12教育系统不足以应对目前社会经济对STEM教育成果的需求,需要学前教育系统来为这一需求补充能量。

正是在这种认知下,美国在《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下面称为“NGSS”)的基础上,针对学龄前儿童(3-5岁)制定了《学前STE标准》(也就是科学、技术和工程学标准)。这个STE标准描述的是孩子早期学习和发展的最高素质。它清晰地描述了早期教育在多个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等)的目标。

这个学前标准要求学生展示的能力包括提问,进行简单的调查,分析证据、观察和模型数据,使用证据来解释或发展关于现象如何运作的想法。

与过去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知识不同,这个《学前STE标准》与NGSS一脉相承,它从三个维度——科学和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来构建科学教育的系统框架。这体现了现代科学教育的本质是,体系化思维认知世界。

关于这个标准,我们在前面的微信“3-5岁的孩子学习STEM太早?美国各州已为他们制定了标准”中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做具体解释了。

将STEM融入孩子的学习和游戏的重要原则

那么,将STEM融入孩子的学习和游戏时,我们需要掌握哪些重要原则呢?

一、为孩子创造有意义的探索体验——与孩子自身和真实问题做连接。

为孩子创造有意义、积极的STEM探索体验,就必须使这个探索与孩子自身相关,或者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小鼠波波系列可以很好地引入STEM探索活动的原因——与孩子自身相关的事物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兴趣。

STEM科学探究过程可以嵌入到孩子感兴趣的日常游戏和活动中,让孩子参与到这个探索过程,探索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和测试理论。

比如在操场或空地上玩可以成为探索光与影、阳光与不同物体表面温度之间关系的机会;用积木搭建建筑可以探索平衡与重心的关系。这些活动机会让孩子们在一天中都兴致勃勃地参与STEM探索。


微信图片_20200731132234.jpg


二、以《学前STE标准》为指导

当我们在为孩子创造有意义的探索体验时,我们都希望这个探索体验能达到某种标准,这个标准必须能满足孩子核心素养和技能的发展需求。《学前STE标准》对地球与宇宙科学、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等多个领域学前儿童应该达到的预期目标、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都有清晰的描述,因此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STEM探索和实践来说是实用而且好用的指导。

我们以科学和工程实践这个维度来说明STE标准的指导性作用。

在科学和工程实践这个维度,《学前STE标准》提出下面的5个步骤来开展工程活动:

1. 提出问题,确定要解决什么问题

2. 搭建模型

3. 测试和评估设计

4. 再设计

5. 说出、绘画和写下相关调查信息

这个工程模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简化的科学家、工程师的工作模型。也就是说,学前孩子所学的这个模型与大学及职业生涯中所学习、使用的工作模型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在具体解决的问题、复杂程度、规模等方面有差异而已。这就使得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开展的STEM探索和实践在帮助孩子建立STEM系统思维、发展技能、应对未知挑战上具有极大潜力和竞争力。

三、注重核心素养的发展

两周前,我在深圳一家幼儿园观摩了两场STEM主题的示范课,分别是中班的《小鸡的家》和大班的《废纸再造》。

这是两场实打实的好课!这并不是说这两节课已经非常成熟,因为中国引入STEM教学理念并不很长,所以整体上各种教学机构基本都还在摸索和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而是说,观察这两节课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整体呈现出较高水平的核心素养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即使在很多低年级的小学生身上都比较缺乏。比如,倾听、合作与沟通、分享、勇于提出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尝试。

这种核心素养并不能生长于急于求成的“STEM课堂”,而只能来源于脚踏实地地贯彻STEM理念,鼓励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创造性、思考和探索,引导孩子合作与沟通的教育者。

这种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进一步提升STEM学习与实践的效果,而这种实践效果的提升又会反过来促进核心素养的强化。

在人工智能的今天和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素养才能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无疑,具有21世纪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合作、沟通)的孩子无论在面对近期的学业,还是未来世界的挑战时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概念成长学院

聚焦3-12岁儿童的STEAM、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及启蒙教育,为家长、老师、机构等教育者提供实用、有趣、趋向于大概念的家庭亲子教育解决方案、教师发展项目以及机构教学解决方案。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