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有没有特别喜欢恶作剧的时刻? 

比如:

在人家的背后贴纸条,看他带着纸条到处走;

趁人站起来的时候,偷偷挪开他的板凳,等他摔个四脚朝天;

把小虫子藏进同学的文具盒,听他发出惊叫声;

在沙地里挖陷阱,骗人家去路过……

这些恶搞别人或者被人捉弄的无伤大雅的恶作剧,成了成年后的我们值得珍藏的回忆。

看一看身边的孩子,是不是也特别喜欢种种“恶搞”?

谜底揭晓后的欢乐是不是什么都比不上?

新晋英国V&A博物馆“最佳插画奖”获得者,英国知名绘本作家贾维斯,也是一恶作剧达人,继幽默、搞怪的《艾伦可怕的大牙齿》之后,他又给大小朋友带来了同样好玩的《弗雷德忘记了》:


1596772426976247.jpg


一只看似笨拙的大象和一只很是机灵的小猴。

处于画面中心的大象,很容易让孩子猜中弗雷德是这只大象的名字。

确认下眼神

两眼发直的呆萌大象弗雷德

眨巴眼睛的机灵小猴子

是不是已经有一种“某人要倒霉的不祥之感”?

哈哈!

故事是这样开始滴~

可伶的弗雷德,他打算要做什么,可是却忘记是什么事情了,

这正好给了小猴不停地捉弄他的机会,一轮又一轮:

“噢,嗯,你之前说,要倒立着骑独轮车。”

“啊!对……你说的对。这下我想起来了。”

“等一下……我的腿好酸啊!

我在做什么呀?

(气恼又迷惑)”

“嘻嘻!我不知道呀。你应该口渴了吧——你之前说要喝沼泽里的水。”

“啊!对……我是很渴没错。这下我想起来了。”

“等一下……好恶心!这太恶心了!

我在做什么呀?

(气恼又迷惑)”

“嘻嘻!我不知道呀。那片沼泽真的很恶心!所以——你之前说要去海里游泳……跟鲨鱼一起。”

“我这样说过吗?嗯……这下我想起来了, 我的泳镜呢?”

“等一下……这太可怕了!

我又不是鲨鱼,我是大象呀!

我为什么要跟鲨鱼一起游泳啊?

(气恼又迷惑)“

猴子:“嘻嘻。我不知道呀,你之前说过……”

弗雷德:“我这样说过吗?嗯……这下我想起来了”

……

一场接一场的恶作剧就这样有节奏地反复上演,在清醒的我们(缺乏幽默感的大人)看来,这些荒唐的事情简直不可思议。谁会去做这些蠢事?


1596772460718988.jpg


然而,弗雷德一件不落地全做了。

看完整个故事,不论是大人或是小孩,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叹——“天呐!弗雷德太傻了。”“这小猴太坏了!”“我喜欢大象,不喜欢小猴。”……但是,在明辨善恶之后,特别是孩子们,还是无比怀念书中各种搞笑的镜头——

“弗雷德摇摇晃晃摔跤的样子”,

“费雷德嘟滴嘟出丑的样子”,

“弗雷德清醒后反击的样子”

……  

相较于大人的严肃认真,孩子显得格外轻松——

“弗雷德也太好玩了吧,别人叫他干什么他就真的干什么啊!”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自家的孩子呢?对他人的话都是那么在意、句句当真。同时,对于一个不断捉弄自己的“朋友”,他不是脸红脖子粗地想绝交,反而是出其不意,用相同的方式,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扳回了最后一局。

你能想象出来,大象弗雷德是怎么绝地反击的吗?(卖个关子,拉到文末,有惊喜!)

不过,这样看来,那个看似笨拙的大象其实有点大智若愚呢!

这不是作者想要讨好成人读者的粉饰,我相信这就是小孩子真实的世界。所以大人们放轻松,这只是一场恶作剧的游戏,孩子们有他们应对世界的方式。

既然又谈到“恶”,我还是想借用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关于“孩子与恶”之中的一些研究所得——

我们总是太排斥恶,但是恶在任何文化中都不会绝种。

恶,在人类的生活中,很重要。

对于把学习和善都捆绑得很紧密的人而言,玩耍有时候也会成为“恶”,很多人害怕放任孩子自己去玩,那些攻击性容易表露出来,所以大人时刻都得监督、看牢,不许孩子出任何差错。

但是,“玩耍对于人来说太重要了,孩子有他们自己延伸的方式,互相碰撞、切磋,在玩耍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灵将得到治愈”。

所以说《弗雷德忘记了》不同于我们以往看到的“一定要教给孩子一个道理”的书,它只是一本幽默、搞怪的图画书。好玩、滑稽的故事,就像小伙伴间的日常,轻松,愉悦。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