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里从来就不缺少淘气小孩的故事。

从经典的《大卫,不可以!》到“最擅长把人累晕”的著名的小猪“奥莉薇”,

还有“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爱德华”,

安德烈·德昂笔下大闹卢森堡公园的三兄弟

……

这样的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很长。

绘本里的小淘气都幸福且幸运,他们的世界爱意满满,生活自由自在。身边的大人,总能向他们敞开宽阔的胸怀,或者投以虽疲累,但充满欣赏的目光。


1597043284305549.jpg


范小哈也是一个淘气包。

她的妈妈呢,基本上,是育儿书中那种模范妈妈。

面对小哈不断制造的麻烦,她都能耐着性子,放下手里的事,走过来,蹲下,看着小哈的眼睛,温和地说:“小哈呀,亲爱的宝贝……”

这是教科书级别的好妈妈典范。

但这绝不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1597043306674454.jpg


我一向不喜那种举止温文,身形优雅,工作居家,事事井井有条的妈妈。

如果再加上好脾气,对熊孩子的一切百分百接纳,我就铁定要腹诽——这根本是个假妈妈吧。(好吧,我承认我或许是狭隘了。)

其实

小哈的妈妈……

怎么说呢,这本书图文有一种奇特的割裂感。

对小哈,文字诚恳诚恳,满含歉意:

小哈不是故意的,哎,真麻烦。

但画面呢?

无辜的大眼睛,鼓鼓的腮帮子,头发支棱着倔强的小卷卷……

身体语言的每个细节都在说:

“我?我怎么啦?!”

对妈妈,文字简单克制,面对再大的混乱,也只是说:

“亲爱的宝贝,该怎么办呢?”

但画面呢?

散乱的头发和睡衣、洗衣机上的衣服堆、手里的电话和账单……

这是一个恨不能多长出两双手的忙乱辛劳的妈妈。

和你我一样的,总有做不完的事,总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妈妈。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烦躁。

我们都背负过这样的无力感。


1597043359598204.jpg


我猜,

我们大概也都有过这样强烈的爆发——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血来潮,用“吼”做关键字搜了搜自己平日随手写的小笔记,竟有长长的记录。

分享几则——

之一

 早上又被游游拖到8点半还没出门。并且她还一脸忿忿地说:“我还生你气呢,你昨天就没送我,晚上又不早回来。

我终于发作了,冲她吼:“你实在太过分了!我已经尽力了,我做不成你想要的那样的妈妈!”

结局又是:她又搂着我嚎啕一场。我又在地铁上掉了一路眼泪。

之二

最近略焦虑,掏空感甚重。终日只是写写写,说说说,完全没有吸收和学习的机会。

游放假在家,我越发顾此失彼,力不从心。今天已经冲她吼了两次。这样想来,我实在也不能算是个心甘情愿的妈妈。

之三 

我工作的时候游游老打岔,被我吼了一通,事后后悔,找她道歉。

她说:“没事,你还算好的,我们老师老发火。再说,人人都有生气的时候,从来不生气的人是妖怪吧。”

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讲给孩子听的,关于妈妈的故事。

小淘气们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到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日常。


1597043429262436.jpg


看到遍地狼藉。

看到无可奈何。

看到鸡飞狗跳。

你问我爱你有多真,月亮代表我的心。爱她就为她摘星星,摘月亮。

女儿游游在一页页翻过的时候,不停地说:哎呀妈呀,天哪……

和以往一样,我没有借机讲什么道理,也没有试图去探问的内心。但我相信这样的“看见”,一定能在她心里留下点什么。

我自己呢,读别人家妈妈的故事,一路是又好笑又好气的心境,而看到小哈妈妈的爆发,我悄悄地,长出一口气。

爆发之后是眼泪,眼泪之后是歉疚,歉疚之后是和好……

这是在我们家经常上演的戏码,应该也是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不断重播的画面。

漫天的羽毛以不同的姿态纷飞散落,其中难以为外人道的复杂感受,相信每个妈妈都能心领神会。

我喜欢这样特别“日常”的绘本。

没有魔法、没有超能力、没有夸张和幽默,也没有特别的色彩和造型。

但却有难以言说的幽微情绪,有伸手可触熟悉心事,有自己,也有彼此。

故事讲完,游游还在操心——哎呀,那么多羽毛,得收拾到什么时候呀?

我笑了笑,拍拍她的小脑袋,起身去收拾我自己的一地羽毛。

今后的很多个日子,于杂乱和琐碎之中,拨开不断翻飞的麻烦和困扰,我想我还会看见小哈的妈妈,与她相视一笑。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