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朱自强老师为绘本《书中书》所写的导读,原标题为《书中之“猫”》。

在世界图画书大师的作品中,我认为,《书中书》是最令读者思考,甚至费解的作品之一。

对我而言,最初阅读《书中书》,仿佛走进迷宫一样,以后的阅读努力就是想走出这个迷宫。

1593570413371193.jpg

文/图:[瑞士]约克•米勒

翻译:赖雅静

我在这个迷宫里走走停停,寻找着走出迷宫的出口,当我的眼睛停留在卡尔维诺的那本蓝色封面的小说上时,我想,循此线索,会不会找到走出迷宫的路径呢?

作画的画家身边放画笔和颜料的架子上,摆着这部小说《如果冬夜,一个旅人》

1593570459244712.jpg

这是小孩儿走进书中后的一个场景,作画的画家身边放画笔和颜料的架子上,摆着这部小说《如果冬夜,一个旅人》。《书中书》的写法与这部小说有许多联系和相似。卡尔维诺不仅用这本小说探索小说写作的可能性,而且直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小说创作观。

米勒的《书中书》似乎也是如此。台湾的图画书研究专家宋珮认为,米勒确实借着小孩儿和作者相遇的过程,巧妙表达出图画书作者的处境,并且表明了自己对图画书的看法。我十分赞同她的阐释。留给我的问题是,米勒要表达的对图画书创作的看法,是只局限在小孩儿与作者相遇的这一段情节里,还是贯串了整本书的创作,成为《书中书》的支撑呢?

因为思考这一问题,我才把目光投注到小孩儿和画家讲到的猫的身上。小孩儿说:“可是,这只兔子要做什么?我觉得猫咪可爱多了。”画家回答:“你知道吗?所有真正的绘本画家现在都忙着画兔子书呢。”小孩儿说:“兔子兔子,看都看腻了——你帮我画一本猫咪书,我就带你离开这里。”画家说:“只要我能够停下来,不必重复画着一本又一本一模一样的书,我就答应你。”

于是,小孩写下

“结束!后面什么都没有了!”

画家因此而得救。

其实,画家得救的原因是他答应了为小孩儿画“猫咪书”。画与不画猫咪是多么的重要啊。对小孩儿来说,不是画猫咪的书就不是自己喜欢的书;对画家来说,不答应画猫咪就永远走不出创作的困境甚至是绝境。

所以,我就问自己:猫是什么?

对小孩儿这么重要的猫,对画家即《书中书》的作者而言,猫在他的这本书中也是这么重要吗?这样思考着反复读这本书,我发现了很多有意味的细节,感到猫这一存在,对于这本书果然不同寻常。

在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

猫都是最重要的角色。

第一页,

视角是猫的视角;

第二页,

猫起身朝看书的小孩儿走来;

第三页,

它好奇地绕到小孩儿身后,想看这本书画了什么;

第四页,

它尾随小孩儿走向浴室;

第五页,

就在小孩儿举起书去照镜子时,猫却溜出了浴室(大有深意)!

第六页、

……

第七页、

……

第八页,

猫极其好奇地关心着能够从放大镜和妙妙眼镜中看到什么。

·

·

·

当小孩儿走进书中时,猫的表情惊奇而若有所思。

·

·

·

小孩儿走进书中以后,猫一直守候在书旁,等待着结果。

那 好

在结尾处,小孩儿抱着猫走进了浴室。

这一次,猫非但没有溜掉(回避),反而站到了小孩儿的肩上,而这时,它再一次成了新书中比小孩儿更为重要的角色,因为是它使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经过这样的对文本的仔细观察,我发现,猫是一个颇有主体意识的存在。当最初书与猫没有关系时,它回避开了,而当小孩儿带着画家的许诺从书中回来,猫主动地站在了小孩儿的肩上,能动地使书中的描写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反映。

如果《书中书》包含着隐喻,那么猫就是最重要的隐喻性符号。理解作品意涵的关键(也是走出作品迷宫的路径)在于对猫这一存在的阐释。我认为,猫是儿童的真实生活或者愿望的象征。

没有“猫”,图画书(也是儿童文学)的创作就不能成立。

当所谓“真正的绘本画家”随波逐流,去描写孩子漠不关心的事物——“兔子”时,

书是死的,

而当书中的画家描写儿童的真实生活或者愿望——“猫”时,

书才活了起来。、

作为最关键、有力的证据,我们可以比较被一些评论者重视并感到迷惑的镜中之书。小孩儿第一次拿着书照镜子时,因为描绘的是兔子,镜中书是死的,它并没有反映出小孩儿身后的浴室,小孩儿身后的背景依然是房间;

可是,小孩儿第二次拿着书照镜子时,因为描绘的是猫,镜中书神奇地活了,小孩儿身后的背景已经从进浴室前的房间,变成了身处其境时的浴室,也就是说,镜中书变成了对小孩儿身边现实的全息式的真实反映。

因此,小孩儿也由第一次的因为身后没有兔子而生出的诧异表情,变成了满意的笑容。

猫与兔子是对比性的存在,画猫和画兔子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图画书创作立场和方法。画家约克•米勒是重视这两个符号的。他将封面设计成包装纸,无疑是想表明,图画书是给孩子们的礼物。

而在这一礼物的包装纸上,约克•米勒设计的是猫和兔子的图案。但是,上面的猫和兔子可谓一真一幻。猫为实体,兔子只是个影子(虚幻),米勒想以此表达什么呢?事实上,我们从故事中看到的是,猫是有主体性的,而兔子是没有主体性的,始终在跟随、听从(“只有绘本里的兔子,才会这么乖。”)。

微信图片_20200619144331.jpg

《书中书》是一本既有想象力,又有理念的书。它那现实与幻想几乎没有边界的故事是超验的,但是,这个超验的想象故事却十分贴切地蕴含、表现着一个现实理念,这正是《书中书》的神奇之处。

这个现实理念就是成人作家(画家)与儿童读者的关系。书中的画家,是通过被教训、被启悟,才意识到“猫”的重要性、决定性的,而书外的画家米勒本人却从一开始就赋予“猫”以主体性,进行着图画书的创作。

故事的结尾,书中画家“我答应的事就一定做到”这句话,也正是约克•米勒本人对孩子们的承诺:给你们的书中一定会有“猫”。

你看,这只“猫”不仅帮助书中的画家走出了创作上的绝境,是不是也帮我走出了《书中书》设下的迷宫呢?

作者简介

朱自强: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