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超能力 Change Is in the Air: Carbon, Climate, Earth, and Us 文 : [美] 黛比·莱维 图 : [加拿大] 亚历克斯·布尔斯马 译者:段玉佩
更多奖项
  • ISBN    :978-7-5545-9065-2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8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59.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等待
  • 雪花人
  • 让路给小鸭子
  • 我的吉米
  • 一起在海边探险
  • 你眼中的天空
  • 守护小精灵就在身边
  • 蜂鸟的旅行
  • 生命乐音:钢琴发明家克里斯多佛利的故事
推荐理由

★书中简明扼要地解释了碳是如何影响地球气候的,特别是二氧化碳的积聚如何导致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问题。小读者通过这本书能清晰地了解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以及碳在自然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理解气候变化的成因,从而培养他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并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书中介绍了海带、红树林和土壤等自然碳吸收者如何吸收和储存碳,从而帮助地球修复大气中过量的碳,展示了自然界强大的“自愈力”。小读者通过这些知识可以认识到自然界具备强大的修复能力,并因此会对大自然产生更深的敬畏之情。他们也会意识到大自然不仅仅是我们的资源来源,还具备自我修复的功能,需要大家共同保护。


★书中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帮助减少碳排放和修复自然环境,比如人们通过种植植物、减少碳排放、开发绿色能源等方式帮助减少空气中的碳。这让小读者认识到,虽然大自然拥有强大的修复能力,但仅靠自然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人类的智慧和努力才能真正改善环境。小读者通过书中的实例可以了解到自己能够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让他们也为未来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书中的插图和文字展示了多种人类和自然共同合作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案例,孩子们不仅学习到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本书给小读者带来了满满的希望,他们会认识到即使面对全球性气候问题,集体的努力也能带来积极的改变;尽管面临气候危机,但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合作和行动来扭转局面。书中通过乐观的语气传递了一个关键信息:改变是可能的!这种积极的未来观和乐观的态度对小读者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地球的未来是可以被改善的。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关于地球自身如何从空气中“消除”碳以及人们如何帮助地球净化空气的非虚构图画书。空气中的碳含量太高了。数百年来,数十亿人都在燃烧化石燃料,过多的二氧化碳笼罩着我们的天空,导致海洋变暖、冰川融化,导致风暴、洪水、干旱和火灾的出现。幸运的是,地球拥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可以修复我们的空气。为了“清除”上方空气中的碳,我们的星球在下方使出了惊人的力量——在海洋中,在海岸边,在陆地上!海带、红树林、泥土都拥有这种神奇的吸碳力量。然而,只依靠自然的碳吸收者还不够,因此,人们正在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帮助地球,进而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作者简介
  • 黛比·莱维,《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她拥有弗吉尼亚大学政府与外交事务学士学位,还获得了密歇根大学法律学士学位和世界政治硕士学位。她创作的虚构以及非虚构类青少书籍曾屡获殊荣。

  • 亚历克斯·布尔斯马,加拿大插画师。她曾在纽约瓦萨学院学习地质学,后在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作为插画师,她的作品涉及科学期刊、博物馆展览、儿童书籍等多个领域。

精彩书评

《地球的超能力》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启迪人心的教育读物,一个以教育促进人类发展的典范作品。它通过生动的图文讲解和科学的阐释,让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读者,从小就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育和意识的提升,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希望这本绘本能成为更多学校、更多家庭、更多孩子的必读之书,让更多的人具有环保意识,开始采取实际行动,携手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美国密苏里大学在读博士、研究助理段玉佩


这是一部关于气候变化的绘本,直白易懂、适合孩子阅读、充满希望又富有教育意义。

——《儿童图书中心会刊》


在这本关于决心与创造力如何拯救地球的绝佳启蒙书中,作者开门见山地介绍了碳、二氧化碳、化石燃料、光合作用和温室效应的基础知识……凭借其现实而充满希望的基调、实用的环保知识、清晰的可付诸行动的建议和精美插图,本书将在科学类书籍中占据一席之地。

——《书单》杂志


布尔斯马的数字彩绘生动细腻,展现了城市景观、海底森林、红树林沼泽、温带林地等多样环境,人物形象也呈现多元文化特征。莱维的诗意文字既阐述了碳危机问题,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富有韵律的句式让本书成为了一部朗朗上口的科普读物。

——《科克斯书评》


一本温和、不说教的气候变化入门读物。

——《号角》杂志


一本扎实的知识性图画书,探讨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破坏。对于想了解更多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Goodreads读者评论


这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而且适合儿童理解!它强调了人们为固碳而正在采取的行动。

——Goodreads读者评论


作者显然了解如何用一本书与孩子们探讨气候变化!书中展示的信息清晰、充满希望——这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一本气候类好书!

——Goodreads读者评论


《地球的超能力》可能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关于气候变化的儿童书籍之一,本书完美地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解释了很多科学知识。小读者可以理解空气中碳过量的原因,了解如何通过植物清除碳,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增强地球的自然修复能力。简练的文字,详细、逼真的插图,这本《地球的超能力》令气候危机对小读者来说变得非常具体且易于理解,书末还提供了更多详细的信息。如果你在寻找气候类书籍,《地球的超能力》绝对不可错过!

——Goodreads读者评论


这本非虚构类书籍配有详细的插图,用易于小读者理解的语言解释了碳对气候、地球和我们的影响。书中还提出了保护和维护环境的方法。本书是科学课堂和图书馆的绝佳补充。书中的信息是充满希望的,即改变仍然是可能的。

——Goodreads读者评论


内页展示
导读
  • 专家推荐 《一本事关人类发展的绘本》
    作者:段玉佩 美国密苏里大学在读博士、研究助理

    《地球的超能力》是一本关于地球如何通过碳循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稳定形式的碳化合物,以及人们如何协助减缓气候变化的非虚构图画书。数百年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过多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这些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捕获热量,导致海洋变暖、冰川融化等极端气候现象。当生态系统的碳固定量大于碳排放量时,该系统可被称为碳汇(carbon sink)。幸运的是,地球拥有一系列这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海洋和土壤,它们拥有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神奇力量。与此同时,地球还拥有另一种重要的力量:人类的力量!人类有改变、保护和创造的力量。为了减缓气候变化,人类不仅要保护现有的碳汇系统,还需要发展新的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无害的形式。人们正在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帮助地球,进而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碳是地球生命的基石。它存在于大气、土壤、海洋和所有生物体中。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大量地排放于空气中,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书中通过图示和简明的文字,阐述了碳的自然循环——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再到植物死亡后,碳重新回到大气、土壤或海洋中。 


    然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打破了这种自然循环的长久平衡。人类为了发展,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开垦农田……这些加速剧增的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增加。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已上升了40%。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洪水和干旱等。 


    《地球的超能力》一书突出了森林、海洋和土壤等自然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和碳循环中的关键作用,正是这些被我们视为地球所拥有的“超能力”,在默默地守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首先,森林被誉为地球的“绿肺”,具有极强的吸碳能力——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热带雨林和温带森林等不同类型的森林,在碳储存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些森林不仅减少了大气中的碳含量,还为无数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书中形象地介绍了红树林如何在碳循环和生态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红树林生态系统不仅保护沿海地区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和风暴侵袭,还通过其特有的固碳机制,将大量碳长期储存在其根系和泥土中。


    其次,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系统,吸收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碳排放。海洋通过溶解二氧化碳和藻类光合作用,将碳锁定在水中,并通过食物链将其逐步传递。书中详细介绍了在快速生长的水下森林中地球拥有海带的神奇力量。海带森林将自己吸收的碳带到海底,与此同时还可以保护海岸线免受破坏性的海浪侵袭,也可以为贝类、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庇护所。


    最后,土壤富含有机质,是重要的碳库之一。树木扎根在土壤中,树叶从空气中吸收碳,而树根深入泥土,将吞噬的碳埋入地下。吸入地下的碳越多,土壤就越健康。健康的土壤可以通过固定有机碳,减少其向大气中的释放。书中提醒我们,健康土壤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还有助于碳循环的稳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盟友。 


    这些自然系统展现出的“地球的超能力”,在吸碳和生态平衡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保护地球自然“超能力”的同时,人类又能贡献出哪些自己的力量呢?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也是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书中提到了通过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推广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等措施,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连续两年增加之后,终于在2019年趋于平稳,约为33千兆吨(Gt)。这主要得益于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的作用不断扩大,燃料从煤炭转向天然气以及核电等。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在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计划,力求在2025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将通过大规模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绿色建筑来实现。 


    可见,发展与环保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绿色建筑不仅减少了能耗和碳排放,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再如,推广电动汽车不仅有助于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节能减排”在我国宋朝时,当然是一个不曾存在的话题,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观念,却好像早早地就为今人的难题提供了参考。一首北宋的七言律诗《秋日偶成》中有这样一句话: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道通天地有形外”是指天地之道一直通贯到世间有形万物之外,“思入风云变态中”是说精义入神,思虑的精微直入云卷云舒、白云苍狗的瞬息变化中,即对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正确的观念会潜移默化地改造世界,这在绘本《地球的超能力》中也有所体现。一点儿也不错,人类正是有了观念的调整,才有了一系列减少碳排放的行动,自然的天地才有可能真的发生改变——一念一世界——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观念,也不要小看一本小小的绘本……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近年来,全球很多大学的教育学院(College of Education)正在改名,比如,我所在学习和工作的美国密苏里大学,在两年前就将该校教育学院的名称修改成了“教育和人类发展学院”(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有类似调整的美国高校不在少数,例如明尼苏达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内华达大学、天普大学等。在欧洲,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和瑞典的哥德堡大学也通过引入跨学科课程,进一步强调教育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教育学院的目标已从传统的教师培训拓展到涵盖心理健康、社区服务、家庭科学、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发展,以应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需求。通过教育来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在我看来,《地球的超能力》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启迪人心的教育读物,一个以教育促进人类发展的典范作品。它通过生动的图文讲解和科学的阐释,让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读者,从小就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育和意识的提升,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希望这本绘本能成为更多学校、更多家庭、更多孩子的必读之书,让更多的人具有环保意识,开始采取实际行动,携手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