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 文 : 粘忘凡 图 : 孙心瑜
  • ISBN    :978-7-5545-6729-6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16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48.0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小鳄鱼别气了!
  • 小老鼠别闹了!
  • 除了听,他们没有什么做不到!
  • 晴朗的一天
  • 七只瞎老鼠
  • 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
  •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 华夫先生!
  • 雪花人
推荐理由

一起玩耍的孩子们不会总是其乐融融,不可避免有时某一个孩子会落单,你可能听到过大家对某一个小朋友说“你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不跟你玩了”“你跟我们不是一伙儿的”……我们该如何教孩子去看待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呢?如何培养孩子拥有开阔的心胸,不设限,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如若遇到被排斥的情况,孩子该怎样找到治愈之路?

这本绘本用逗趣巧妙的故事探讨了这个对孩子和大人都深有启发的主题“接纳与排斥”,是被“包含在内”还是被“排斥在外”,这个问题造成的影响力不仅存在于大人之间,在小孩子之间,在校园里,哪怕在只有三个人的小群体中,便已经存在。

“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这句富有节奏和动感的话语贯穿全书,以大灰狼被七只小羊拒绝入门为开篇,全书用一个小剧场的形式,通过经典童话故事角色精彩演绎,展现了多个动物都因为有点儿不一样,被朋友拒绝的场景。每个动物被拒绝的原因各异,有的是因为长得不好看,有的是因为能力不如人,有的仅仅因为长得跟圈内的动物不一样……作者循序善导一步步带领孩子去思考,去讨论身处集体中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对待别人的不同。借由故事与画面,即使是小小孩也能轻松理解宽容接纳别人的重要性。

好的绘本总会有意外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进展,故事中包含在圈内的动物自成一个小集体,那被拒绝在圈外的动物该怎么办呢?他们没有消沉,也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乐趣,这些动物画了圆圈一起玩,并愿意敞开心胸去接纳更多被拒绝的朋友们。可是,问题又来了,圆圈太小怎么办?故事此时进入高潮,故事深藏的寓意更进一步扩展:把圆圈画大,或是没有圆圈啊!作者用这种直观生动的手法启发孩子们思考如果我们不选择进入任何圈子,保持自我的自由也是可能的选项啊!

希望借此绘本,孩子们能意识到拥有宽容平和又强大的内心的重要性,不仅发自内心欣赏自我的独特,也真诚地去接纳别人的不同。这个世界很大,任何小圈子都不是全世界。


内容介绍

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丑小鸭、乌龟、长颈鹿、豪猪、小象都因为有点儿不一样,被朋友拒绝了。他们或是因为长得不好看,或是因为跑得慢,或是仅仅因为跟别人不一样……于是,这些被拒绝的动物们画了圆圈一起玩,他们开放心态,欢迎各种各样的朋友加入,“大家一起玩,才更好玩。”这时,大灰狼来了,大家能接纳它吗?

作者简介
  • 原名林淑珍,曾创建番薯藤网站《小番薯》栏目,小朋友们称她为“番薯姐姐”。她长期致力于创建教育、儿童网站,主要有儿童文化馆网、台北市教育入口网。她也热情地参与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参与的动画制作与故事配音作品超过300部。绘本作品有《小鳄鱼别气了!》《小老鼠别闹了!》等。


  • 她爱吃、爱玩、爱画画,曾获得信谊幼儿文学奖、金鼎奖以及博洛尼亚童书展最佳童书奖。现专注插画设计与绘本创作,绘本作品有《小鳄鱼别气了!》《小老鼠别闹了!》《一日游》《午后》《小米有个小袋子》《北京游》《香港游》《台南游》《背影》《回家》《酒酿》等。 

内页展示
导读
  • 作者的话 《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作者:粘忘凡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偶然听到小朋友说的一句话:“他和我们不一样!”这种人际互动中的接纳与排斥,在小孩子之间,在校园里,哪怕在只有三个人的小群体中,便已经存在。于是,我开始认真思考:我会用哪些条件去判定谁和我是一样的?我该怎么决定谁能够加入我划定的圈子?我为什么想成为某个圈子的一员?我想要加入什么样的圈子?那个圈子有什么特质能够吸引我?因为它是让我感到舒服的同温层,还是因为里面有令我向往的不一样的体验?在那个圈子里,我会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吗?我想借由一个轻松有趣的故事,让大人、孩子都可以从享受故事开始,深入探究、思考以上这些发问。


    一开始,我想延续已出版的《小鳄鱼别气了!》和《小老鼠别闹了!》的创作方式,来创作一本《小鳄鱼和小老鼠的小圆圈》的故事,但经过多次编辑会议讨论,我们决定采用书中重复出现的那句“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来做书名。至于故事的领衔主人公则由贯穿全书且非常抢眼的大灰狼担当。在规划分页和分镜时,我们把经常被拒之于门外的大灰狼,以及不断被妈妈叮咛提防大灰狼的七只小羊,设定为最早入场的角色,演绎了那首童谣《小白兔乖乖》呈现的场景。


    整个故事有两条线并行发展,故事主线选取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如丑小鸭、乌龟、小象等,他们都因为自身外在样貌、特征差异等原因,被别人拒之于门外。画面中还藏着数字识读的小细节,你发现了吗?我以大灰狼被拒作为开篇,但翻页后即把大灰狼的故事转为了副线展开,与故事主线呼应但各自发展。直到黑熊出现,故事情节有了大反转,与前半部分故事形成反差与对比。


    “无条件的接纳”相比于“设定条件的排斥”,就是对与错的两端吗?故事中曾经被拒绝的动物画了圆圈一起玩,它们挤成一团, “圆圈太小,怎么办?”这时,一直在旁边伺机而动的大灰狼,忍不住献计“把圆圈画大”,结果却引起了大家的惊慌。当故事再次反转,大灰狼有办法改变大家对它的刻板印象吗?它真的是居心叵测吗?


    “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面对人际互动中的接纳与排斥,是否有最优回应呢?我想,大灰狼那句语重心长的话“或是……不要圆圈”,还有故事结束前那句“这个世界很大,那个小圆圈并不是全世界”都是可能选项。不过,还有一个私藏选项,我没有写进故事里:有时候,我喜欢自己一个人。虽然我越来越享受独处时光,认为这也许会是处理人际关系烦恼的终极方法,但是我依然喜欢与人对话的快乐,以及与人眼神交流的温暖。


  • 绘者的话 《日常创作与生活中的变奏》
    作者:孙心瑜

    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是如何建立的?这是值得深度思考、探讨的问题。生活中,人们往往用自己的刻板印象去定义、归类身边的人,会下意识排挤与自己不一样的人,与不熟悉的事物保持距离。我从小就是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从不属于哪个群体,但也因为我开放包容的态度很难被贴标签,不同性格的朋友都会找我一起玩耍,我成了人缘还可以的“荒野独行侠”。


    刚开始绘制这本书时,我们本来是想做《小鳄鱼别气了!》和《小老鼠别闹了!》的续篇,继续沿用前两本向名画、经典绘本致敬的手法,依然让小鳄鱼、小老鼠和他们的同学们做主人公,加入经典童话故事的隐喻,来表现人际关系中不同圈子形成的原因。然而,经过长时间讨论、修改,我们放弃了最初设想的童话故事模式,也不再设定本书是《小鳄鱼别气了!》和《小老鼠别闹了!》的续集。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通过不断重复的手法,来呈现不同圈子的意象。


    在绘画风格上,我采用简单的平涂色块,并在局部加上肌理质感的处理,用不同颜色做各种动物划定的圈子的背景,强化视觉效果。故事叙述用上下两条线并进的手法,让大灰狼从扉页开始串场,有他自己孤单地待在角落里的画面,也有他窥探其他被拒绝入圈的动物,并不断想要加入别人圈子的画面。在故事结尾,一幅其乐融融的大画面呈现了大家打破界线,玩在一起的愉悦场景。


    这本《咚咚咚!我可以进来吗?》延续之前跟小凡合作过的绘本的特色,并尝试保留更多童趣笔触,尽量使用放松不拘泥的画法,让它跳脱出自己那些具有写实风格的作品。我在这次创作中跳出固有思维,并尝试使用新技法,这既是我日常创作中惯有节拍音律的变奏,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喘息空间与冲击,也跟本书打破圈子的概念异曲同工。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