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美术馆喽! 图 : 董昕昱
  • ISBN    :978-7-5596-8823-1
  •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     本:12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53.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妈妈的红沙发
  • 生日那天
  • 来抓我呀,大怪兽!
  • 我真拿你没办法!
  • 创意设计思维训练营
  • 大鱼叮叮当
  • 小小恐龙:温妮睡不着
  • 我们的小姑娘
  • 小猩猩的爸爸
推荐理由

本书以一对兄妹的观展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场充满童趣的审美大冒险。书中精选了中外不同流派的名画,涵盖中国画、日本浮世绘,再到西方的印象派、野兽派,直至现代艺术作品。哥哥和妹妹不只是单纯“看”画,更充分调动感知与想象,通过动态而参与式的方式亲近艺术,为小读者提供了一场轻松易懂的艺术鉴赏启蒙。最后,他们将以独特的方式,把观展的体验转化为想象力与创造力,踏上属于自己的创作之旅。绘本新星、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徽章奖得主董昕昱,运用灵动轻盈的彩铅画风,生动诠释了孩子眼中的美术馆,真切呈现了现代儿童的视角,带来亲切又充满童趣的阅读感受。故事中,兄妹之间彼此关照的细节作为一条细腻的暗线贯穿始终,手足温情如伴奏轻柔流淌,充满温暖与关怀。此外,这本书也可作为创意活动的灵感起点,激发孩子动手创作的欲望,非常适合开展亲子美术实践活动。

内容介绍

周末,哥哥妹妹一起逛美术馆,从《写生珍禽图》《簪花仕女图》,到《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马、骑士和小丑》……从中外名画中,哥哥妹妹听到了喳喳的鸟鸣,闻到了清新的花香,感受到了海浪的清凉、午后草坪的惬意,他们在美术馆里逛花园、踏海浪、玩捉迷藏、骑小马!走着走着,他们看到了一幅奇妙的画——只有线条和色块,要怎样欣赏这样的作品呢?


在美术馆里,不只是简单地“看”,还要打开五感,全身心地感受;发挥想象力,与艺术作品一起“玩”!一场能听、能看、能闻的艺术之旅,出发!


作者简介
  • 董昕昱,北航插画专业硕士,绘本创作者。热爱并探索着绘本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原创绘本《小舞狮》获第30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徽章奖、2024 BIBF国际插画大赛金奖、2024年度桂冠童书,收录于中国好书榜、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等榜单。

内页展示
导读
  • 创作手记 《创作的幸运密码》
    作者:董昕昱

    创作缘起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2023年的夏天。我在北京的一场插画艺术展申请了摊位,售卖自己的插画周边产品。来看展的人不多,生意惨淡,因此我有很多时间发呆、观察。展厅内看展的人们或低头或抬头,全神贯注地欣赏着画面里的细节,这种状态是很美的。我用速写记录他们,并萌生了一个想法——创作一部以“看画展”为主题的作品。


    绘本的主角是一对兄妹。妹妹是一个活泼的、古灵精怪的女孩。哥哥的性格则更加安静内向,是一个坐着轮椅的小朋友。图画书中出现的角色,是创作者希望读者去了解的人群。社会生活里,既有不同职业的人,也有不同特征和性格的人。当我们认识得足够多,我们就会有更多看待事物的方式,也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美术馆是一个美好的场域,在那里,艺术能够让心灵平等地获得自由。哥哥妹妹对美术馆的画作大开脑洞,想象着画里的世界,玩得不亦乐乎。


    那个夏天,我以随性的彩铅速写风格,用一周时间创作了一本12个跨页的绘本小样。后来,这些插画在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中获奖,这给了我信心。年底,我带着画稿去了上海国际童书展,当时许多编辑接受现场看稿。幸运的是,启发文化的编辑老师们很喜欢我的作品,我因此与她们结缘。从12个跨页的小样到16个跨页的绘本,我与有爱的启发原创团队一起努力了18个月。


    云上魔咒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可能重画了四五十张,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最初的小样中,我选择了一些有趣、易联想的画作,把兄妹在画作中游玩的过程用文字串联起来。故事的高潮发生于马格里特几幅描绘云朵的超现实主义画作中。兄妹俩不知不觉地飘浮在画中的云朵上,体会着想象世界的轻飘飘,最终快乐地回到了现实世界。


    初稿读起来很流畅,从现实逐渐沉浸到想象中再回到现实,也是合理的叙事结构,但故事的完成度还不够。和编辑老师们反复讨论后,我们认为应该展现更丰富的艺术世界,因此故事前半段要增加更多的艺术作品。同时,我们发现故事后半段有几个问题:一是马格里特的作品版权管理严格,这种致敬可能会被判定为侵权;二是故事的关键转折和后半段都以马格里特的画作为舞台,单人作品比重过高,不符合展示美术馆作品多样性的背景设定;三是只依靠画作中的云朵元素来描绘身心沉浸的状态,说服力不足;四是如果兄妹仅仅通过欣赏画作就达到审美想象的高峰,云上部分和前面参观其他画作的过程在审美上其实没有区别,没有体现前面出现的画作对兄妹审美的影响,也就缺少对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力的表现。


    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我发现审美想象的快乐可以靠联想与动手创作相结合来表现。在最初的版本中,这一点体现在哥哥妹妹对着马蒂斯的作品《马、骑士和小丑》用剪纸的方式写生,剪出自己的小人和马,想象骑马的场景;以及在故事的结尾,他们用包里的彩纸搭了一架彩色的滑梯,从云朵滑回现实世界。这两个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创作欲和表达欲,但故事中需要更多。我尝试增加名画的数量,加入更多剪纸手工互动,效果却不够理想。

    “到云上”这三个字就像魔咒一样困扰了我18个月。因为想要保留最初的故事结构,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让哥哥妹妹从美术馆丝滑地到云上去,然后在云上开心地玩耍,最后再回到现实世界。


    创作的排列组合实验


    从美术馆到云上的过程,我做了许多尝试,比如让他们通过一幅抽象色块的作品,蹦蹦跳跳踩格子一路到云上;让他们望着美术馆窗外的云进行联想;干脆用主题是云朵的画作直接带来感召等等。但这些尝试都没达到预期效果,非常不自然。给别人试读,他们通常的反应是:“哥哥妹妹怎么就在云上了?”


    在云朵上玩的这部分呢?前面说到马格里特的作品不能直接使用,于是我寻找了许多有云朵的公版作品,把兄妹二人“放进去”,看能不能在里面发生点儿什么。他们在云上能怎么玩呢?也许可以在云上游泳、翻滚、搭云朵雕塑,或是与云朵变的小动物玩?我画出了许多种玩法,却依然觉得没有触碰到他们去云上的核心——如果只是玩一玩云朵就离开美术馆,那这种想象与平时望着天上的云发呆也没有什么区别。


    我原以为是在云上的剧情设置太平淡了,于是又加入了展现狂风暴雨的天空的画作、阳光照射彩云的画作,想用不同的云串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审美历险。但是,这个方法还是不对。画出来一看,编造感太强,不够好玩。哥哥妹妹被安排到危险的天空上,估计他们也会责怪我。


    这本书的打磨过程不像是一般的艺术创造,更像是在做排列组合的实验,把想到的每一种组合都试一下,再排除错误。埋头苦想的时候,我也经常抬头望向窗外的云,希望得到这个故事的解法。


    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我和哥哥妹妹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我不再把他们当成演员和角色了,他们是充满生命力和能量的小朋友。我意识到,之前我的修改思路太局限于每一个情节本身了。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贯穿在故事里的始终是一个问题:哥哥妹妹来到美术馆,是什么样的作品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让他们尽情释放想象力,快乐地玩耍?


    彩色的“轻飘飘”


    2025年春天,我全身心地投入这场美术馆之旅。故事的后半段适合出现一些现代艺术作品,但受限于版权。既然如此,那直接自己创作如何?编辑老师之前就提过建议,可以自己创作全新的艺术,当时我不知道如何让名画和自己创作的“名画”连在一起却不突兀。现在我逐渐明白了,依旧要回归故事本身,可以不用盯着现有作品找来找去,先看看兄妹俩会发生什么奇遇,再进行我的“名画”创作。


    故事的转折是,哥哥妹妹遇见了一幅新造型主义风格(以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的抽象画。这幅画与前面描绘具象景物的画作不一样,面对这幅画时,哥哥妹妹不再局限在画面已有的事物里去想象,而我也不再需要按照特定的名画的内容去创作。创作迎来了重大幸运时刻——我找到了“颜色”这个解法。颜色给了哥哥妹妹更多的想象空间,他们讨论各种色块代表了什么,营造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艺术情境。他们的想象创造和我的绘画创作同频,我只需根据他们所想,去画出那个超现实的、梦幻的情境。


    颜色让之前所有的迷茫和难题都迎刃而解。颜色是形态百变的,正如孩子们奇妙的想象力。兄妹俩可以用彩纸剪出、拼出他们看到的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地抒发创作欲望。这种专注和投入的创作状态,就是“轻飘飘”,就是在云上的快乐。我不再需要费力去描绘如何来到云上、在云上玩、从云上回去,因为云作为一种隐喻和言外之意,只需要用图像来暗示,不需要点明了。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创作,看着剩下的彩纸屑和边角料,就自然地联想到要搭一架滑梯。大家都非常喜欢最初版本中的彩色滑梯,这个情节终于可以与前面的故事顺畅地连起来了。


    故事是两个小朋友单独游览美术馆吗?怎么没有大人陪同呢?我咨询过多位老师的意见,发现如果这一点处理不好,会破坏故事的轻盈感和小朋友沉浸的阅读体验,所以我按照没有大人出现来推进故事。直到哥哥妹妹的创作改变了叙事方向,他们全情投入自己的创作,不紧不慢,然后也许是到回家的时间了,在这里适时出现父母的催促,我将其通过哥哥的话语传递给妹妹和读者,这样既表明了他们有父母的陪伴,又体现了哥哥富有责任心的性格特点,还不会破坏画面的想象空间。同时,故事里的时间线也变得更加清晰了。


    开篇,他们来到美术馆,窗外是蓝天白云。当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色彩拼贴创作中时,背景的天空也在不断地变换颜色。结尾,他们对着铺满夕阳余晖的窗外幸福地感叹。天空和云朵既能提示故事的时间流逝,也象征着想象世界的如梦似幻。


    美妙的幸运密码


    创作环衬时,我希望既能提前和延长故事的情境,又能和哥哥妹妹有关系。在尝试过几种方案后,我决定画天空颜色的变化,和正文首尾的窗户相呼应。前环衬是他们刚出门时看到的晴空,后环衬是离开美术馆回家时沐浴着的夕阳。惊喜时刻出现了!我发现哥哥身上正好与前环衬一样,是天蓝色的晴天;妹妹身上正好与后环衬一样,是橙紫渐变的夕阳。这样前后环衬正正好好能代表他们二人。我最初绘制角色时随手搭配的颜色,在完成书的最后一刻给了我这个惊喜,仿佛从一开始就等待着我,慢慢走到最后一步就能领取礼物。创作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呀!


    这本书的幸运密码是颜色,有了这个切入点,我非常顺畅地完成了最终稿。从初稿的感性创作到最后完稿,每一个细节都被重新考虑和完善,作品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完成度。因为绘画风格和故事是轻松的,我以为完善成书的创作过程也会是轻松的,没有意识到,高度结合的文图关系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还好我有“热爱”这个法宝,不会放弃任何让故事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感谢我的责编,机智的巧璐,感谢张楠、文葳、梁琴、大头等编辑老师,有你们的支持,我才能把这个故事呈现出来。感谢庄庄、先子、刘洋、李佳、叶强等老师,在我迷茫时给予我温柔坚定的鼓励。感恩帮助这本书成形的每个人,因为你们,哥哥妹妹才能去到更远的地方,体验艺术最纯粹的快乐。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