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半刚刚好 ふたりで はんぶん 文 : [日] 五味太郎 图 : [日] 五味太郎 译者:丁虹
  • ISBN    :978-7-5502-8758-7
  •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     本:24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39.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五味太郎“这是什么”系列绘本(全4册)
  • 愣着愣着……
  • 呆着呆着……
  • 大象哪儿也不去
  • 七只瞎老鼠
  • 海底的秘密
  • 疯狂星期二
  • 华夫先生!
  •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推荐理由

日本绘本大师五味太郎曾获得博洛尼亚国际绘本原画展奖等多种国际大奖,他的作品已在日本国内畅销几十年,并翻译成了十多种文字,深受读者的喜爱。五味太郎的创作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题浅显易懂,没有严肃的说教,却寓教于乐;故事充满创意和幽默,利用简单的元素来吸引读者;丰富的色彩运用,朴实中带点淘气,顽皮而又纯真。

 这个关于分享的小故事,讲的是,有两个小姐妹,不管什么东西都要非常平均、公正地一人分一半。可是,有的东西好分,有的不好分。小姐妹俩首先运用了数学的方法,从数量上(糖果)、从体积上(苹果)来分;再进一步拓展创意,通过形状(彩纸)、形态(绸带、木马)的改变去分,平分难度的逐渐升级,最终带来了一个让人温暖而又意外的结局。

不同于一般关于分享的作品,五味太郎在这个故事里,巧妙地融合了数学启蒙、认知、创意、合作等概念,使这本书不仅是单纯的教孩子与人分享的故事,同时还让孩子学会分享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内容介绍

两个小姐妹,不管什么东西都要平分。10颗糖果?一人一半,一人5颗,刚刚好。一个大苹果?一人一半,一人半个,刚刚好。接下来是……5张彩纸,怎么分?一条绸带,又要怎么分?姐妹俩开动脑筋,顺利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小朋友通过故事会发现,若想样样分得公平,不仅要用上数学,也要用上创造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两颗友爱的心。

作者简介
  • 五味太郎,日本绘本大师,1945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桑泽设计研究所工业设计科。他的绘本创意新颖、色彩鲜亮、妙趣横生,独特的风格让他在大小读者中拥有众多“粉丝”。有多部作品仅在日本国内就创下了重印上百次的记录,已有近百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西、韩、泰等十多种文字,作品荣获过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绘本原画展奖、路傍之石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精彩书评

 给孩子分甜点和水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看了这本绘本,就不禁想跟常为此事感到为难的爸爸妈妈们推荐。相信大家一定会会心地笑,“哈哈,还有这样的分法呐!”“原来如此,这也算一半哦。”“原来‘分享’这件事还潜藏着这样的‘哲学’。”跟您的孩子一起读一下吧,一定会带给你们一个新鲜惊喜的快乐时光。

——日本读者评论

内页展示
导读
  • 编辑推荐 《从平分的智慧到分享的哲学》
    作者:张楠 儿童绘本编辑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烦恼:家里的小朋友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或是他/她的小弟弟小妹妹快要出生了,可是这孩子还一点儿也不懂得和别人分享。和邻居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他/她总是牢牢抓着自己的玩具不放手;分零食和水果,更是一个艰难无比的任务……


    学习分享是需要技巧的。小孩子要从认识到“这是我的”开始,先有“自我”意识,然后才能逐渐形成对“他人”的认识,这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因此,一看到这本《一人一半刚刚好》,就很想推荐给有以上烦恼的爸爸妈妈们。相信你们看了以后,一定会会心地笑:“居然还有这样的分法呀!”“敢情这样也算是一半哟!”“原来分享这件事还潜藏着这样的哲学!”


    这是一本来自日本绘本大师五味太郎的作品。五味太郎的创作总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题浅显易懂,没有严肃的说教,却寓教于乐;故事充满创意和幽默,利用简单的元素吸引读者;丰富的色彩运用,朴实中带点儿淘气,顽皮而又纯真。在众多儿童绘本中,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这个关于分享的小故事,讲的是,有两个小姐妹,不管什么东西都要非常平均、公正地一人分一半。可是,有的东西好分,有的不好分。


    糖果,通过数数,就可以平分;苹果,切开来就是一人一半。五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要怎么分?一人三张一人两张?显然不够公平,小姐妹拿来剪刀,把五张彩纸叠好,对着正中间咔嚓一下,一人一半刚刚好!一条绸带,也拿来咔嚓一下,变成两条绸带了,哎呀,没剪好,一条长、一条短,怎么办呢?小姐妹再次开动脑筋,把绸带变成了两个蝴蝶结,这下就一样啦!

    接下来,两个小姐妹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复杂……一只木马,怎么分?这回难倒了吧?没问题,小姐妹有办法!她们把木马拆开来,重新拼成两只木鸟,一人一只。瞧,看到这里,你也不禁为她们的智慧点赞了吧!


    眼看着她俩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陪伴在一旁的小猫却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心想:难不成,她俩连我也要平分?


    是呀,一只小猫,活泼可爱的小猫,这可怎么分呢?这个难题姐妹俩要怎么解决呢?最后,两个人决定一起抱小猫,虽然还是一人拥有一半,可是这一半和那一半不一定非要分开啊,一起分享是更高级的“平分”。


    最后一个难题的顺利解决,说明两姐妹不仅在面对平分的难题时,能充分发挥智慧,想出各种高招来解决问题,在平分不了的情况下,她们也能运用分享的智慧来面对,真是很了不起啊!


    作者更了不起,关于分享的题材在低幼绘本中很常见,可不同于一般作品的是,五味太郎在这个故事里,巧妙地融合了数学启蒙、认知、创意、合作等概念,使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教孩子与人分享的故事,同时还能让孩子学会分享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从认知的角度看,这本书首先让小朋友了解了什么是平分,学会平分的几种方法。把不同的东西平均地分成两半,怎么分才算平均呢?怎么分才公平、不会吵架呢?小姐妹俩首先运用了数学的方法,从数量上(糖果)、从体积上(苹果)来分;再进一步拓展创意,通过形状(彩纸)、形态(绸带、木马)的改变去分。通过数学启蒙知识,和对各种物品的认知,进而引申到对“一半”“平分”等抽象概念的认知。


    从性格培养的角度看,这本书让小朋友了解到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很重要。剪得不够平均的绸带,变成蝴蝶结后就一模一样了。没办法分成两半的木马,通过拆解、重新组合,就能变成两个新玩具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一系列关于如何“平分”事物的思考与尝试,这本书能帮助孩子们学习和他人分享。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7岁的儿童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所谓的“自我中心”并不是指“自私”,而是说,儿童在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能力区分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无法理解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他们常常把他人理解为自己的一部分,表现为一切以“自我”为主导。


    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家长若非要强迫他们与人分享,甚至要求他们学“孔融让梨”,无疑是超越孩子认知水平的要求,并不能获得好的效果。


    首先,让孩子明确拥有自己的物品,通过认定物品的归属,孩子会慢慢认识和区分“你的”“我的”,这对他们的心理成长非常重要。获得了对“自我”“他人”的正确认知后,孩子才能够理解分享的意思。


    然后,逐渐地引导、鼓励孩子和别人分享,爸爸妈妈可以采用示范的方式,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和别人分享,自然会促使他们观察并学习爸爸妈妈的处事方法。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应该以自愿为原则,而不要简单粗暴地命令、强迫孩子和别人分享,也不要因为孩子不愿分享就惩罚他/她。家长们更不应随意给孩子扣上“自私”的帽子,而要明白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的方式让孩子逐渐形成“懂得分享是好的”这样的道德观。


    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教给孩子分享?给他/她看这本《一人一半刚刚好》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小朋友懂得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相互友爱,在一步步逐级渐进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分享”最终成为了自然而然的终极解决方案。这正是家长们所需要的、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阶段孩子心理问题的那一本图画书。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