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    :978-7-5502-8764-8
  •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     本:12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39.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阿宝的生日礼物
  • 我是谁?
  • 丢了肚脐的男孩
  • 别放手!
  • 大卫,不可以
  • 海底的秘密
  • 疯狂星期二
  • 华夫先生!
  •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推荐理由

即使是鼻子长得最好看的小姑娘,也和普通小孩子一样,有一个可怕的习惯,那就是抠鼻子。身为“最美鼻子”比赛冠军的奈莉,有一天在抠鼻子时,手指头卡住拔不出来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场面,最后,奈莉的鼻子到底怎样了呢?

托尼•罗斯是英国家喻户晓的童书作家,他的作品和绘画以幽默著称,代表作《小公主》系列已在全球销售几百万册,并被改编为电视动画在上百个国家热播。这本《不许抠鼻子!》是典型托尼•罗斯风格的幽默绘本,情节荒诞,形象夸张,深受读者喜爱。


内容介绍

奈莉的鼻子长得很好看,可她有时候却忍不住会……抠鼻子!没想到,这一次她的手指头卡在鼻孔里拔不出来了。大人们想尽各种办法,使出各种绝招,试图帮助奈莉把手指头弄出来,却以一系列令人捧腹的失败告终。故事看起来荒诞、搞怪,没有丝毫的说教痕迹,却成功地让孩子明白了为什么大人们总是会说: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家有爱抠鼻子小鬼的爸爸妈妈们,一定会爱上这个轻松幽默的故事。

作者简介
  • 托尼•罗斯,英国著名插画家和作家。他的画作以调皮活泼著称,具有强烈的情感张力。托尼•罗斯的幽默感与创作量丰沛,绘作超过350本,著作达70本,并有多部作品改编成动画。他三度荣获“最佳绘者银画笔刷奖”。他的作品家喻户晓,有50多部作品畅销世界各地,获奖无数,包括德国儿童图书奖、英国聪明豆图书奖银奖以及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奖。


精彩书评

“托尼•罗斯又一次出色地为孩子们创作了一本幽默机智、令人捧腹的图画书。”

——《儿童教育》

“托尼•罗斯一如既往地富有创造力。这是他最有趣的一本书。”

——《书商》

内页展示
导读
  • 名家推荐 《轻松一笑说“不许”》
    作者:米菲 儿童阅读推广人

    轻轻问一声:“你,抠过鼻子吗?”


    没抠过鼻子的人恐怕不存在吧。就连鼻子长得很美的小姑娘,也一样爱抠鼻子。你瞧这本书封面上一起抠鼻子的三个小女孩,她们穿着天使演出服,手指插在鼻孔里,既自得其乐,又小心翼翼不想被大人发现,表情呆萌可爱。


    人人都会抠鼻子,只不过大人们会努力约束自己,尽量不抠,或者不在公共场合抠。为什么大人们总是对小孩子三令五申“不许抠鼻子”呢?理由有很多,因为不雅观,因为不卫生,因为会把鼻孔撑大……


    那么,抠鼻子到底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危害呢?


    小奈莉的这场“抠鼻子”遭遇可谓倒霉到了极致。身为“美鼻”冠军的奈莉,因为抠鼻子导致手指插进鼻孔拔不出来,在经历了各种帮助(闹剧)之后,手指终于脱离了鼻孔,而奈莉的完美鼻子也变得又红又肿又长。


    听起来惨兮兮的故事,为什么读来令人捧腹大笑呢?原来,作者托尼·罗斯把奈莉抠鼻子导致严重后果之后的问题解决过程,逐级加强,夸张到了极致。第一阶段,奈莉求助万能的老师、校长、妈妈,他们通常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然而他们都不能把奈莉的手指拔出来;第二阶段,求助各领域专业人士,医生、警察、魔术师、农夫、消防员,他们动用本专业各种技能,还是不能把奈莉的手指拔出来;第三阶段,大人们搬出了顶级专业人士——科学家,科学家制作了火箭把奈莉冲上了天,可是随着降落伞飘下来的奈莉,手指头还是卡在鼻孔里。

    在不断升级的援救过程中,大人们窘态毕现,制造的欢乐场面也越来越不可思议。


    和大人们的认真与焦虑相对应的是,一直跟随一旁主动请缨帮忙的小男孩——奈莉的弟弟亨利的轻松姿态。他说了很多次“我能(帮奈莉把手指弄出来)”,但总是被大人拒绝,是啊,有这么多专业人士在呢,一个小屁孩能懂什么呢?


    此时,奈莉的故事,就像一个越吹越鼓的气球,当你以为就要听到爆炸声时,有人轻轻松开了气球扎紧的口,气球迅速放气瘪了。大人们无法解决的难题,被小屁孩轻松搞定,在轻松一笑间,亨利的方法奏效了,奈莉的手指离开了鼻孔。


    书中的小弟弟亨利,与大人们比起来,身形弱小,他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后,仍然紧紧跟随着,哪怕只是帮忙拿拿工具,那认真劲儿实在令人忍俊不禁。仔细读图,会发现在专业人士解决问题的画面角落里,总会有一只戴着橙色条纹手套的手,出现了十一次之多。这只手想拿魔术师的魔杖、想偷农夫的钥匙、悄悄地捡科学家的演算纸、吓唬房间角落的小耗子、帮忙拽奈莉的脚,这是谁的手呢?作者在书中并未提及,留给读者们无限遐想。也许是那个头戴橙色条纹头巾的同学,也没准儿这就是亨利的化身,表面上老老实实在一边担任小助手,其实他更想做的事情是玩一玩大人们的工具,或者来一点儿小淘气,做一点儿恶作剧。


    小孩子为什么爱抠鼻子呢?可能是生理原因,比如因天气干燥鼻屎增多,感冒鼻塞;可能是心理原因,比如对洞洞的好奇,小手指需要去一探究竟;可能为了舒缓内心的压力,安抚自己焦躁的情绪,和咬手指一样;可能是模仿周围人的动作,纯粹为了好玩;也可能对于鼻孔来说,手指实在是太合适的工具了,大小长短刚刚好,还可以随身携带。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孩子们对于禁忌事项的好奇。大人们言辞激烈地重申“不许”,反而会令孩子产生探究的兴趣以及挑战的勇气。同时,原本是无意识的抠鼻子行为,在大人们一惊一乍的提醒后,反倒让孩子明白这样的行为会得到大人的特别关注。


    大人们的紧张焦虑,往往放大了“不许”,就像竭力帮助奈莉拔手指的大人们一样,施加给奈莉越来越多的压力。因为大人们了解抠鼻子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对这些后果的恐惧,导致他们很焦虑。与其把焦虑传递给孩子,不如接受挖鼻孔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行为,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与孩子沟通。比如给孩子讲一讲历史上关于挖鼻孔的奇闻逸事——“英国国王约翰爱挖鼻孔,1209年教皇因此开除了他的教籍,后来他表示悔过,不再挖鼻孔,才在1213年恢复教籍”,在欢乐中进行交流。


    我家小姑娘有段时间很爱揉眼睛,还把我“不许揉眼睛”的反复提醒当成耳边风,最终竟致眼睛发炎需要看医生。面对这样的后果,我反省了自己说“不许”失败的原因,明白了在简单粗暴的“不许”之外,还需要传递更多的信息。于是,我在眼科医生给她检查时,拍下了透过仪器放大的眼睛特写照片。回家后,我给她看眼睛上的擦痕,告诉她,红肿的眼睛在抗议:“不开心不开心,你用脏抹布擦玻璃了,越擦越脏了,都擦出印子了呢。”小姑娘听了,吐吐舌头,哈哈大笑。从此以后,她记得要勤洗手、不要拿脏手揉眼睛,不再需要我提醒,因为她得保证玻璃上没有划痕啊。


    如果你也在为孩子抠鼻子而苦恼,不妨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趣味十足的故事吧,让孩子在轻松幽默中了解抠鼻子的严重后果,更让大人在哈哈大笑中释放对抠鼻子的恐惧焦虑。丢掉焦虑,在轻松愉快的情绪里说“不许”,更容易传递“不许”的内容哦。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