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 :978-7-5434-6463-6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16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45.80 RMB
★1998年凯迪克银奖
★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98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图画书”(修订)
★2001年第七届日本绘本奖读者奖
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温情的一笔让故事情节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大卫”呢……
让孩子安心,帮助爸爸妈妈成长的经典之作!十年畅销暖心绘本!
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
大卫•香农以小男孩大卫为主角绘制了一系列绘本,《大卫,不可以》是第一本。香农除了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大卫的调皮行为外,在收尾之处也总是有贴心的安排,让大人与小孩儿都觉得温暖。在这一本故事里,闯了大祸的大卫虽然受到处罚,最后仍然得到了妈妈的拥抱和全心全意的爱,常常做错事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时,一定觉得很安心。陪伴孩子阅读的爸爸妈妈,不妨借此机会也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宋佩(台湾中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一本能激起男孩共鸣,妈妈心跳的绘本,能引起众多好动、调皮、爱冒险、“不听话小坏蛋”共鸣的绘本。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举动,那张牙舞爪的捣蛋行为,那还没学会走就想跑的小叛逆,那眼泪鼻涕还没擦干就能露牙坏笑,这些不都是我们有男孩家里天天发生的事吗? 再听听那句话“大卫,不可以”的吼叫,终于知道了,原来美国的妈妈也有这样没“修养”的呀。简直是永不下班的“站岗”,但是谁让我们这些暴躁的妈妈转瞬间便又温柔似水的呢,当然是我们家里的“大卫”呀!
—— 蓝琼(《新京报》)
-
名家推荐 《让人又爱又恨的捣蛋鬼》作者:彭懿 儿童文学家、绘本阅读推广专家
不知道家长会不会喜欢,但孩子们肯定是爱死这本书了!
家长当然要皱眉头了——你看,大卫的造型多不可爱啊,圆圆的大脑袋上长着几根又稀又粗的头发,三角鼻子,一张嘴还满口尖牙,岂止是让人讨嫌,看上去简直就宛如一个小恶魔。亚马逊网站上的书评人说得就更加过火了:“家长可能会很快下结论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不就是讲一个整天捣乱的坏小子的故事吗?以大人的视角看,大卫被画得确实令人不快,他长着土豆脑袋,野性未驯的眼睛,露着凶巴巴的尖牙,脸上还挂着歪歪的坏笑……”
书里的这个大卫,画得一点都不专业,既稚嫩又夸张,看上去就仿佛是出自于一个五岁孩子的涂鸦。事实也确实如此,《大卫,不可以》确实是作者大卫•香农模仿自己五岁时的涂鸦而创作的。他五岁那年,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No”和“David”,因为这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许多年后,当他早就遗忘了自己的这本涂鸦之作时,妈妈却把它寄给了他。于是,在隔了三十九年之后,长大成人的大卫•香农终于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用这本《大卫,不可以》来和我们一道分享这段温馨的成长回忆。他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时说:“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鲜明。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于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
美国教育世界网站在说到这本书时,一上来头一句话就是:“Yes! ——Everybody Will Love No, David!”是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大卫,不可以》,喜欢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儿,因为那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可惜的是,他们永远也不能为所欲为,他们的妈妈也像大卫的妈妈一样,无处不在,永远是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喊:“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其实,作者不单是让孩子透过大卫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也让每一个大人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是啊,我们不都是在妈妈的“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的哀号与斥责声中长大的吗?
整个一本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只是一幅幅妈妈对大卫说“不可以”的画面,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永恒的“不可以”的盛大庆典,还有人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关于“不可以”的百科辞典。其实怎么说都不过分,因为大卫•香农精准地抓住了大卫脸上的表情,对每一种“不可以”的微妙差别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诠注。说到表情,我们不能忘记了另外一个人物。这个故事里有一个人始终深藏不露,不要说表情了,就是连脸都没有在画面中出现过,对了,这个人就是对大卫说“不可以”的妈妈。事实上,尽管这本书差不多每一页都重重地回响着“不可以”的声音,但是,说“不可以”的妈妈只出现过一次,还不是在正文里,只是在扉页上与我们打了个照面而已——穿着一条绿裙子的大卫妈妈的脸被截掉了,露出胸部以下的大半个身子站在那里。看不见脸又有什么关系呢?从她双手叉腰、左脚向上跷起的那个样子,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她被气成什么样子了。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说“不可以”的姿势了。
当大卫的妈妈再一次出现时,已经到了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我们依然看不见妈妈的脸,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这时,她一定不再是气得七窍生烟了,一定是一脸的爱怜。
-
图画赏析 《小男孩儿的生活日记》作者:宋珮 图像艺术研究者、儿童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这是本非常受孩子欢迎的图画书,曾经得到1998年的凯迪克荣誉奖。作者及绘者大卫•香农 (David Shannon) 以自己小时候制作的图画书为蓝本,刻画出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形象。大卫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不行”、“不可以”,书里列举出妈妈禁止他做的事情,不过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大面积的图画模拟各种情境,孩子们从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进而产生共鸣,大人也会发现自己就像大卫的妈妈一样,不时地对孩子说“不可以”。
除了书名页及最后一页外,整本书都是由跨页所组成,而所有的跨页图画都是满版,让读者和图画之间没有距离。换句话说,画面上的空间仿佛延伸、扩展到现实世界里来。此外,这样的做法也让大卫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他可以不受限制、为所欲为。每个跨页模拟的情境大都独立,与其他跨页不相关,只有最后三个跨页明显有连续性──大卫在客厅里打棒球、被妈妈处罚、妈妈叫他过去,然后以妈妈对他说“我爱你”做故事的结尾。不过,每一个跨页里发生的事,都会让读者产生许多联想,甚至把两页的情况串联起来,比如妈妈叫大卫回房间去,和大卫在床上假扮超人这两页;或者大卫在浴缸里大玩特玩,和他光着身子跑到街上。整本书的文字虽少,而且几乎都是妈妈发出的命令句,图画却给予读者很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大卫的造型既像是用几何形体拼接的玩偶,又像孩子用稚拙的笔触描绘的自画像,正如“把玩具收好!”那个跨页里,地面上出现的大卫自画像。这样的画法让大卫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更加生动。除了大卫外,画面中的场景都颇具真实感,画家把柜子上的瓷器、布面的沙发、浴缸、玻璃桌等等的质感都描绘出来了,这种写实画法与玩偶般的大卫形成一种对比效果,突显出小男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大卫似乎与整洁、有秩序的环境格格不入。绘者在画面里,还安排了许多让读者眼睛流连的细节,厨房和客厅里的摆设、被子上的图样、大卫的玩具……都可以增加阅读图画书的乐趣。
大卫•香农以小男孩大卫为主角绘制了一系列的图画书,《大卫,不可以》是第一本。香农除了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大卫的调皮行为外,在收尾之处总是有贴心的安排,让大人与小孩儿都觉得温暖。在这一本故事里,闯了大祸的大卫虽然受到处罚,最后仍然得到了妈妈的拥抱和全心全意的爱,常常做错事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时,一定觉得很安心。陪伴孩子阅读的爸爸妈妈,不妨借此机会也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
奖项介绍 美国凯迪克图画书奖作者:柯倩华 童书评论人
凯迪克奖(Randolph Caldecott Medal)是美国图画书界最重要且代表最高荣誉的奖项。每一年,儿童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for Library Services to Children)设立的评审委员会,从前一年美国出版的图画书中选出一本最佳儿童图画书(Medal Winner),颁赠金牌奖给该书的画者。
同时,也选出进入决选阶段的杰出图画书(Honor Books),授与银牌奖表示肯定。银牌奖作品数量每年不同,有时只有一本,有时五本左右。这些得奖作品都必须通过多位资深专业评审的鉴赏,才能从数千本书中脱颖而出。这个奖不仅对美国图画书发展影响深远,对世界各国的图画书界也有指导意义。
这个奖项始自1937年,由曾任《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编辑的麦歇尔(Frederic G. Melcher)捐款设立。他以19世纪最重要的英国插画家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的名字为这个奖项命名。他这种无私的做法,不仅表达他对一位伟大插画家的敬意与纪念,也奠定凯迪克奖标榜图画书艺术的专业典范。
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1846—1886)是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期”最杰出的插画家之一。他于1878年开始创作儿童图画书, 突破当时插画多半以装饰效果为主的考虑,表现出具有视觉传达意义的图像,留下最早的图画书范例。例如,他以图画呈现角色的表情与个性,注重构图的叙事角度,使画面有连续性和诠释故事或主题的想象空间。他对童年世界的描绘也较接近真实。凯迪克对图画书插画艺术的贡献,也定义了凯迪克图画书奖的宗旨。
这个奖主要奖励“以最杰出的艺术表现及图像诠释完成的儿童图画书”,评审标准包含图画的艺术技巧,以儿童读者为诉求对象,图像诠释能力(即以图像诠释主题、概念、情节、 角色和情绪氛围等)。不过,虽然以图画为主,但书中其他部分的效果(如文字和版式设计)对整体的影响也列入考虑。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定义中同时强调,这个奖“不以传递教条或受大众喜爱为目的”。
童书常被赋予教育儿童的功能,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确互有关联。好的文学或艺术表现使读者有所启发或感动,自然产生扩增视野或提升修养的效果;但如果以作为教育工具为首要目的或以教训道理为主,就成了教材。这个奖不以说教为目的,确保图画书的文学质量。至于不考虑受大众欢迎的程度,则避免哗众取宠的危险,也使这个奖不像畅销排行榜只反映出现实既定的通俗口味,而有开创阅读观点及领导图像艺术的意义。在凯迪克奖的历史中,有些得奖作品甚至引发当时舆论争议,但时间证明那些作品并非故意标新立异,而是对儿童世界有比一般人更深刻的体会,或对图画书的概念有更实验性的创意,不仅带动思想与插画的新潮流,也通过时空考验成为经典图画书。
凯迪克图画书奖对儿童文学的贡献,是肯定了图画书的艺术价值。对读者而言,它提供了一座文学结合艺术的宝库。库中藏书不论题材或艺术风格都非常多元,足以让任何寻宝的成人或孩子都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