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    :9787543473362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16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39.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海底的秘密
  • 疯狂星期二
  • 华夫先生!
  • 妈妈的红沙发
  •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 安妮·弗兰克:密室里的女孩
  • 外公
  • 冰箱里的企鹅
  • 吸尘器去钓鱼
推荐理由

两列小火车往西走,经过高山穿过原野,跨过大桥,最后终于来到海边。这样简单易懂的故事有什么好说的呢?为什么孩子们会一看再看、百听不厌呢?我想了又想,大概只有像玛格丽特•怀斯•布朗这样的名家,才能将这样平凡无奇的故事,写得令人爱不释手。聪明的她运用了一大一小、一真实一假想的构思,让整本书变得有趣好玩儿。

内容介绍

《两列小火车》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图画书。在本书中,通过两列火车真实与想象的对应,你会发现地毯的流苏变成了长长的铁轨,半开横立在地的精装书成了山坡和山洞,浴缸的四边和浴缸内的水化作了桥梁和河流,淋浴头喷洒出来的水化作了雨水,桌布上的线条成了铁轨和栅栏,打翻的调味罐喷出的粉末成了风沙和尘埃,楼梯的扶手成了高高的山脉,蓝色的棉被套成了宽广的大海等。此外,本书更有押韵、拟声词和形容词等的语文特色哦!

作者简介
  • 玛格丽特•怀斯•布朗,玛格丽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四十二年。然而,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她就创作了一百多本童书,像《月亮晚安》、《逃家小兔》和《小岛》等都是不朽的佳作。

    有一段时间,玛格丽特的故事产量非常惊人,六家出版社同时忙于出版她的作品,她也不得不用一些笔名替代,免得市场觉得她的作品太泛滥。有了大量的版税收入,她也过起富裕的生活,经常和皇家、上流人士来往。就在生命走到最灿烂的时刻,她却因为盲肠炎突然去世,震惊了美国的出版界。玛格丽特用她短暂的生命编织了许多故事,而其一生也像是一个传奇故事。


  • 利奥与妻子黛安娜1933年分别出生在美国两岸,巧妙的命运却将他们渐渐拉拢在一起。二十岁那年,他们不约而同地到纽约同一所学校学设计,一开始他们因为竞争关系而互相看不顺眼,但不久却被对方的才华吸引而相恋。结婚之后,两人一起为许多书、唱片、海报等制作插画或封面。其中包括数十本童书,《为什么蚊子在人们耳边嗡嗡叫》与《从阿善提到祖鲁》还连续赢得19761977年凯迪克金牌奖。而利奥也成为当时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非裔美国人。


  • 黛安娜与丈夫利奥1933年分别出生在美国两岸,巧妙的命运却将他们渐渐拉拢在一起。二十岁那年,他们不约而同地到纽约同一所学校学设计,一开始他们因为竞争关系而互相看不顺眼,但不久却被对方的才华吸引而相恋。结婚之后,两人一起为许多书、唱片、海报等制作插画或封面。其中包括数十本童书,《为什么蚊子在人们耳边嗡嗡叫》与《从阿善提到祖鲁》还连续赢得1976、1977年凯迪克金牌奖。


精彩书评

好看的图画书不只需要有文学性、诗意和想象力的作者,也需要成熟且愿意融入故事的插画工作者一起共同努力。图文艺术家一起创作更需要沟通与尊重对方的长处。从这本看似平凡,但是风格严谨、充满了设计感却自然天成的佳作中,让我们重新又找到亲子共读的喜悦。

——刘惠媛  宗教博物馆 副馆长 

内页展示
导读
  • 名家推荐 《不同路线,一样风情》
    作者:吴淑玲 幼儿教育讲师

    《两列小火车》承袭玛格丽特惯有的文风,用亲切的反复句带着初学语言的幼儿一边“搭火车”,一边学读书——“两列小火车往西走”、“往下看啊,往下看”、“一列是流线型的新火车,嘟、嘟、嘟!往西走。一列是旧式的老火车,呜、呜、呜!往西走。”讲故事的爸爸妈妈,遇到故事里的反复句,请让孩子跟着念,这可是孩子练习语言的好机会哦!讲故事时的互动,更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可以由爸妈轻轻地念,让孩子跟着大声读。


    故事里有两列不同造型、行走不同路线的小火车,一列是流线型的新火车,一列则是旧式老火车,分别在书里的左右页。爸妈除了以轻快的节奏念简洁的文字给孩子听以外,别忘了引领孩子一起阅读画面,激发对比和想象的能力。左页第一个画面,新火车沿着铁轨在“高架桥”下出发了,右页对应的是家中的高脚椅;左页新火车穿过城镇与乡村,右页对应的则是老火车开过有玩具熊、软皮球和风景图样的地毯。慢慢地,左页新火车过山洞了!瞧,右页老火车也在穿过书架成的山洞!夜深了,左页新火车在皎洁的月光照拂、满天的星斗陪衬下行进,右页的老火车则开到屋里的窗台边,一样看得到星星和月亮!左页新火车来到四周都是荆棘和仙人掌的沙漠,这时,你猜,右页的老火车到哪里了?家中厨房的扫帚和簸箕旁!

     

    你注意到了吗?新火车载着旅客上山下海,环游世界;老火车也绕了家里一周。活泼的色调与主角造型,让孩子既满足又幸福地上床睡觉,画家用心营造气氛,实在令人赞赏。


    阅读时,爸妈不妨牵着孩子的小手,放在书中车厢上,想象着一起坐火车,再问问孩子:


    “火车开到哪里了?”


    “火车还会开到哪里?”


    “你想坐火车去哪里?”


    在一问一答的亲子对谈中,鼓励孩子发挥想象。这是图画书中现实与想象的表现手法,也是孩子生活中微观与宏观能力的培养。


    走过酷热的沙漠,走过下雪的城市,爬上峭壁悬崖,火车要进站了。新火车停在天很蓝、水很大的海边,等待明天再出发!旧火车呢?停在孩子的床边。没错,睡前记得收拾好玩具,火车才能“进站”休息,明天才能载着旅客去玩儿哦!


    我常讲故事给许多大朋友、小朋友听。有一次讲了这个故事,一个四岁的可爱女孩儿指着画面,认真地说:“这一列火车可以去外婆的家,这一列可以去企鹅的家。”我张大眼睛,非常非常佩服地赞美她:“哇!好厉害,你怎么知道?你是火车司机吗?”孩子反而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因为我坐过火车啊,你没有吗?这个(手指左页)是真的可以坐的,这个(指着右页)是玩具。”原来生活经验能让孩子在阅读故事时,增添对故事的感受力!


    接下来,我当听众,每位孩子都是“故事高手”,轮流当“列车长”带着大家坐上《两列小火车》开始精彩、刺激的旅途!在孩子们的故事中,小火车有的上山、有的下海,还有“纳米火车”、“潜水火车”都出现了。孩子的快乐与自信,洋溢在纯真的脸庞上。


    喜欢火车吗?“嘟、嘟!呜、呜!”火车要开了,搭上火车,我们一起去玩儿!这一回,两列小火车要开到哪里去呢?


  • 图画赏析 《左右对比的空间设计》
    作者:刘惠媛 宗教博物馆 副馆长

    两列小火车往西走,经过高山穿过原野,跨过大桥,最后终于来到海边。这样简单易懂的故事有什么好说的呢?为什么孩子们会一看再看、百听不厌呢?我想了又想,大概只有像玛格丽特·怀斯·布朗这样的名家,才能将这样平凡无奇的故事,写得令人爱不释手。聪明的她运用了一大一小、一真实一假想的构思,让整本书变得有趣好玩儿。


    此外,儿童插画家的完美搭配,也是本书成功的因素之一。利奥与黛安娜以简明扼要的手法,完整的色块与几何造型的物件,彩绘出容易让儿童清晰辨识的日常生活景象。同时,左右对比的大小火车让小读者可以通过图像轻易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与趣味之所在。色彩的运用也非常精确,真实的火车,巧妙地以深灰及稳定的冷色系来表现,而玩具火车,则以鲜艳的明色系来描绘室内的空间与家具陈设。一冷一热,一暗一明,左右对比的插画,使得这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无味。


    由于角色单纯,从头至尾由两列火车贯穿全书,因此插画的分镜和构图就显得分外重要。简洁明晰的火车造型,因为上山下海的景物变化而有了突出的视觉效果。特别是为了让孩子能充分体会那种“角色扮演”的玩法且乐在其中,有玩具火车的场景,出现了许多我们熟悉的“道具”,像洗澡时的黄色小鸭、小小的泰迪熊等,卡通化的造型使得高山、流水,以及家居生活的寻常事物,都变得令人眼前一亮。


    儿童图画书的选读,到底应该由大人做主呢?还是依照孩子的喜爱而决定呢?常常是父母的两难。从本书的作者与插画家的完美合作,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开创性关系,原来,好看的图画书不只需要有文学性、诗意和想象力的作者,也需要成熟且愿意融入故事的插画工作者一起共同努力。图文艺术家一起创作更需要沟通与尊重对方的长处。从这本看似平凡,但是风格严谨、充满了设计感却自然天成的佳作中,让我们重新又找到亲子共读的喜悦。


  • 阅读拓展 《跟着想象力去旅行》
    作者:赵惠美 小学教师

    《两列小火车》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图画书。在本书中,通过两列火车真实与想象的对应,你会发现地毯的流苏变成了长长的铁轨,半开横立在地的精装书成了山坡和山洞,浴缸的四边和浴缸内的水化作了桥梁和河流,淋浴头喷洒出来的水化作了雨水,桌布上的线条成了铁轨和栅栏,打翻的调味罐喷出的粉末成了风沙和尘埃,楼梯的扶手成了高高的山脉,蓝色的棉被套成了宽广的大海等。此外,本书更有押韵、拟声词和形容词等的语文特色哦!以下针对本书的内容特色设计的延伸活动,供家长和老师参考:


    语文活动


    引导孩子感受以下几点:


    (一)押韵:每一句话的句尾韵脚都相同,称之为“押韵”。


    在本书中“车、的、歌、着、了”押的是 e 韵。


    1.哪些是 e 韵词?


    例如:百合、天鹅、可乐、风车、颜色、美德、快乐、做什么、脚踏车……大人先开头,再请小朋友接着想出 e 韵词,或者大人也可以和小朋友玩 e 韵词的接龙游戏。


    2.念念看: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哪些字有 e 韵呢?


    什么叫声咯咯咯?白鹅叫声咯咯咯;


    什么鸟儿爱唱歌?夜莺晚上爱唱歌;


    什么长长像甘蔗?竹子长长像甘蔗;


    什么人儿最快乐?孩子上学最快乐。


    (二)拟声词:是形容声音的用词。


    “嘟嘟”、“呜呜”都是本书中所用到的形容火车汽笛的拟声词。


    1.拟声词的命名: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由老师或父母发出不同的声音,请小朋友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并为听到的声音命名。


    例如:时钟——嘀嗒嘀嗒;风铃——叮当叮当……亲子或师生亦可互换,发出声音与命名的角色互换。再讨论这些声音还可以用在哪里?


    2.拟声词聆赏:


    师生或亲子可将前述拟声词的命名组成一首儿歌。老师或父母可以先开头、举例,再请小朋友接,小朋友想不出来时可给予提示。也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聆听拟声词之美妙。


    例如:


    是谁嘀嗒嘀嗒走不停?


    时钟嘀嗒嘀嗒走不停。


    是谁哗啦哗啦下不停?


    雨水哗啦哗啦下不停。


    是谁叮当叮当摇不停?


    风铃叮当叮当摇不停。


    是谁噼里啪啦响不停?


    鞭炮噼里啪啦响不停。


    3、拟声词的联想:


    (1)请小朋友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也会发出声音,让你一听就知道它是什么?请小朋友学学它的声音,并请老师或父母帮忙用文字记录下来。


    (2)亲子或师生一起试着将记录下来的拟声词另编儿歌。


    (3)将上述的儿歌或另编的儿歌以每小节四拍的方式进行唱念,通过节拍变化的方式来唱念儿歌。也可以搭配节奏乐器的演奏来唱念儿歌。


    (三)形容词:为使名词更形象、更有趣、更具体且容易理解所加的词叫形容词。准备长条形纸卡将本书中用到的形容词逐一写下。例如:“流线型的”、“黑漆漆的”、“又深又暗的”、“毛绒绒的”。 


    1.形容词分类:


    (1)一起找找看,书中的形容词有哪些?它们分别用来形容什么呢?


    (2)找找看这些形容词中,有哪些是用来描述具体可见事物的形容词?哪个是用来描述行动的形容词?哪个是用来描述个人评价的形容词?


    2.我会用形容词:


    先将书中的形容词用红色笔写在纸卡上,再通过下列活动感受形容词的趣味与奥妙。


    (1)比比看:加上形容词和没有加上形容词的名词有什么差异?


    (2)试试看:如果被形容的名词不变,而将形容词改变,会怎么样呢?如果形容词不变,而将被形容的名词改变,又会怎么样呢?


    (3)想想看:除了书中提到的形容词之外,再想想看还能想出什么形容词?将想到的形容词用蓝色笔写在纸卡上并放入先前的纸卡中。


    (4)用用看:将全部已写好形容词的纸卡均分给参与者。


    一般活动


    跟着想象力去旅行:


    1.问问小朋友,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曾在家里(或学校)的什么地方和这个玩具一起玩儿呢?怎么玩儿呢?在听过本书的内容之后,让小朋友带着自己的玩具进行一次想象之旅吧!


    2.先设计好旅行的路线图,再发挥想象力,把旅途中的“景点”通过想象力描述出来。


    3.亲子或师生一起合编旅行游记(或让孩子试着自己编),并将此游戏画下来变成一本小书,或者可以试着录制成有声书,相信会给孩子一种全新的感受哦!



    关于作者


    作者玛格丽特·怀斯·布朗  (Margaret Wise Brown)


    玛格丽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四十二年。然而,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她就创作了一百多本童书,像《月亮晚安》、《逃家小兔》和《小岛》等都是不朽的佳作。


    玛格丽特虽然学的是儿童教育,但她却觉得自己不适合执教转而从事出版工作,并亲自为孩子写书。由于玛格丽特常常与学校团体合作,她在孩子的阅读活动中体会孩子的特性,了解到孩子对新奇符号、味道、声音等特别敏感,也熟知他们的内在情绪,如害怕孤单、走失,以及需要被照料等特质。正因为如此贴近孩子,不仅她创作的故事深受孩子喜爱,也让她的故事灵感源源不绝。


    有一段时间,玛格丽特的故事产量非常惊人,六家出版社同时忙于出版她的作品,她也不得不用一些笔名替代,免得市场觉得她的作品太泛滥。有了大量的版税收入,她也过起富裕的生活,经常和皇家、上流人士来往。就在生命走到最灿烂的时刻,她却因为阑尾炎突然去世,震惊了美国的出版界。玛格丽特用她短暂的生命编织了许多故事,而其一生也像是一个传奇故事。


    画者利奥与黛安娜·狄龙  (Leo and Diane Dillon)


    利奥与黛安娜1933年分别出生在美国两岸,巧妙的命运却将他们渐渐拉拢在一起。二十岁那年,他们不约而同地到纽约同一所学校学设计,一开始他们因为竞争关系而互相看不顺眼,但不久却被对方的才华吸引而相恋。


    结婚之后,两人一起为许多书、唱片、海报等制作插画或封面。其中包括数十本童书,《为什么蚊子在人们耳边嗡嗡叫》与《从阿善提到祖鲁》还连续赢得1976、1977年凯迪克金牌奖。而利奥也成为当时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非裔美国人。


    利奥与黛安娜经常发明新的创作方式,虽然以采用不同的媒材与画法著称,但独特与严谨却是所有作品的共同特质。他们的绘画往往能为读者开凿出阅读的深度来。由于是共同创作的团队,他们在实际操作上相当严谨,一部作品一定在他们之间你来我往,修到作品协调契合为止,他们认为这才是所谓的共同创作。由于其作品呈现不断求新求精的精神,因此连出版、艺术界人士也常常感到惊喜万分。他们目前居住在纽约市,育有一子,儿子也继承父母的天赋与职业,成为一名艺术创作者。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