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    :978-7-5502-3470-3
  •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     本:8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32.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大卫,不可以
  • 奥莉薇
  • 海底的秘密
  • 疯狂星期二
  • 华夫先生!
  •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 快乐的小熊系列(共10册)
  • 狐狸——生生不息的故事
  • 暖炉放寒假
推荐理由

★教会孩子:身处困境时不用惊慌,耐心等待,问题终将解决,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陷入困境的克莱奥》是海因茨•雅尼什又一部绘本作品。他曾荣获1998年奥地利儿童及少年文学促进奖、2006年博洛尼亚文学类最佳童书奖、2010年奥地利青少年儿童图书奖、奥地利国家儿童诗歌奖等多项重要大奖。

★绘者菲利珀•高森斯的作品曾获选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插画展,其生动鲜活的画风深受大人孩子的喜爱。他曾说,“当我看着蜡笔在画纸上进行伟大的冒险征程时,桌子消失了,墙壁隐身了,不可思议的音符却出现在我的周围……”

内容介绍

克莱奥正在拉便便, 突然发现卫生间的卷筒上没有手纸了。她想啊想,如果别人遇到这种事儿会怎么办呢?比如说蓝怪物,他的手纸全被怪物宝宝们吃光了;又比如说大猩猩,他只有那么一丁点儿的香蕉皮可以用;再比如……这时候,有人敲门——等着克莱奥的是一个大惊喜!这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孩子有趣的心理过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迪:在身处困境时,不用惊慌,耐心等待,会有令我们惊喜的意外转机。

作者简介
  • 海因茨•雅尼什,奥地利著名作家。1960年出生于奥地利布尔根兰州。曾攻读德国文学及新闻学。他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并荣获奥地利儿童文学国家奖、奥地利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促进奖、维也纳青少年图书奖和博洛尼亚文学类最佳童书奖等多项大奖。他的文字简约而充满魅力,抒情且富含哲理。他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和情绪,作品给人以思考及安慰,已被译为十余种语言。主要作品有《桥》《陷入困境的克莱奥》《大海边的小房子》《有那么一天》等。


  • 菲利珀•高森斯,1963年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早年曾就读于当地的圣•卢卡斯美术学院,专攻漫画创作,此外也参与电视商业广告与动画的制作。高森斯的作品具有显著的欧洲风格,他善于通过戏剧性的明暗色调来布置画面,从而直观地表现出儿童的各种情绪。


    作品曾获选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插画展,其生动鲜活的画风深受大人和孩子的喜爱。主要作品有《陷入困境的克莱奥》《爱哭的猫头鹰》《家有生气小恐龙》《谎言小精灵》,以及山姆系列绘本。


精彩书评

《陷入困境的克莱奥》是一本和“便便”有关的绘本,讲述的是小女孩克莱奥在便便完发现没有手纸而引发的一系列幻想。创作者利用了故事的独特性,在角色设计和画面构图上做足文章,让这本绘本展现出一种天马行空般的诙谐想象力,带来连环巧妙的捧腹感。

——儿童插画师 徐白虹

这本《陷入困境的克莱奥》给了我们一个启迪:如果希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孩子的异想世界,看看在他构建的幻想大厦里,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和奇妙的事情,了解他关心什么,在乎什么。……通过一起阅读优秀的儿童绘本,和孩子一起在故事和情景里畅游,体验各种人物和情节,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一双翅膀。同时,说不定也能帮助我们找回迷失已久的童心。

——儿童阅读推广人 圣孙鹏

内页展示
导读
  • 图画赏析 《对比中的幻想世界》
    作者:徐白虹 儿童插画师

    幼儿绘本中有许多“便便”题材,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这些“便便书”另辟蹊径地选取了生活中最不想被人瞥见的部分,充分发挥想象并获得了非凡效果。《陷入困境的克莱奥》也是一本和“便便”有关的绘本,讲述的是小女孩克莱奥在便便完发现没有手纸而引发的一系列幻想。创作者利用了故事的独特性,在角色设计和画面构图上做足文章,让这本绘本展现出一种天马行空般的诙谐想象力,带来连环巧妙的捧腹效果。


    全书采用了一种平行叙事的方式。正文共24页,减去头尾8页,中间16页描绘了8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描绘了一种动物便便完发现没有手纸的反应。其实绝大多数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既尴尬又着急,然后努力寻求帮助。但是,如果这里出现的八种动物反应都相差无几,故事就会显得重复无趣。因此,聪明的画家菲利珀·高森斯用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威力无穷的画面构图武器——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当具有对比性的事物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就能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呼应关系,有利于充分显示画面对象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绘画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千变万化,但基本可以分为色彩对比和形状对比两大类。色彩对比包括着色的深浅冷暖、明暗黑白,在本书中这种对比较为温和,高森斯采用他惯用的油彩与蜡笔来完成创作,整体色调明亮柔和,有一种兼具卡通风格的油画感。但形状对比非常明显,包括画面构成的大小分布、角色与道具的胖瘦粗细等。下面我们就回到本书的画面来分析一下。


    克莱奥想象出来的八个动物和他们手里拿的“手纸”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大动物拿的是小“手纸”,而小动物拿的却是大“手纸”。注意,这里所说的大小动物,并非指的是本身体态的大小,而是占据画面的面积多少。比如狮子和袋鼠,本身属于大型动物,但在绘本画面中却被处理成小型的。这就形成鲜明的大小对比:主角动物占据了画面一半以上的面积,尤其是在独角龙的页面中,他那绿色、圆滚滚的身体几乎撑满了整个跨页,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他屁股下那个小的令人发笑的便便桶和手中那张可怜兮兮的一小块被烤糊的手纸,对比效果跃然而出。同样在其他几个大型动物的页面中,蓝怪物配碎纸屑、大象配小树叶、大猩猩配香蕉皮、骆驼配沙子都是用这种极端的大小对比来突出画面效果。不仅如此,画家还非常巧妙地通过页面编排来让这种大小对比达到双倍效果,比如在大象的那个页面,试图被用作手纸的那片树叶小到第一眼都很难发现,随后却在小老鼠的页面从天上降下一片巨型树叶,大到几乎可以给小老鼠当足球场了。这连续两页的树叶不仅在自身场景中和动物形成对比,同时在前后的翻页中形成连续的画面反差,强化了情境表达。


    除了画面内容本身的大小对比之外,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在无形中强化了这种比照的效果。比如,绘本前后环衬的手纸卷对比:一个是已经用光的,一个是整卷新的。这样的细节处理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幽默点,也暗中呼应了故事头尾,突出了情节的对比感。而正文中“手纸们”的各种形态也是趣味十足、效果强烈,如果说碎纸屑、树叶、香蕉还算勉强通过,那仙人掌、沙子真是夸张到极致。狮子抬头望着那株巨型仙人掌时脸上的表情好无奈,而最后一页光秃秃的沙漠上那只呆萌的骆驼,更是一副丧失希望的样子。画面设计强化了情节上的呼应,同时也让故事充满了轻松俏皮的氛围,为绘本增加了一种可爱的艺术感。


    书的最末画页达到这种呼应的最高点,当视角已经转回克莱奥的真实世界时,却听见敲门声,是爸爸妈妈送手纸来了吗?带着期待与悬念屏气翻过这一页,意外地发现一只蓝茸茸的大手伸了进来,上面放着一卷小小的卫生纸。故事开始?故事结束?问题产生?问题解决?大怪物?小卷纸?真实?幻想?在无数的对比悬念产生的同时,绘本也结束了,可读者却不禁开始回看和思考……幻想世界没有答案,无边的可能性和隐藏的趣味性留给读者去慢慢消化。


    高森斯曾说过:“当我看着蜡笔在画纸上开始它伟大的冒险征程时,桌子消失了,墙壁隐身了,不可思议的音符却出现在我的周围……”我想能有这样奇幻感受的画家一定是个满脑子充满童趣想象力的非凡之人,也正因如此,他才能画出如此充满对比的幻想世界。


  • 专家推荐 《在异想世界里遨游》
    作者:圣孙鹏 儿童阅读推广人

    你有多久没有做过白日梦了?你知道你的孩子会做白日梦吗?他会做什么样的白日梦呢?你想不想和你家宝贝一起构思一个白日梦?这些问题貌似有些奇怪,但这本《陷入困境的克莱奥》确实是一本关于孩子的白日梦的绘本。看上几遍,我猜你很可能会对你家宝贝白日梦的内容产生兴趣,而且,当孩子出神发愣时,你就不会轻易地打断他了。


    便便到一半,才发现卷纸没有了,只剩一个硬纸筒悬在那里,这种悲催的情景恐怕我们都遇到过。碰上这种情况,我们无非就是坐在马桶上大喊求援或搜寻身边的替代物,哪里有心思胡思乱想呢。但是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克莱奥却在这时展开了一场绚丽的头脑风暴。她开始想象平时最感兴趣的那些卡通形象陷入相同困境时的样子:三只眼的蓝怪物发现没手纸了,肯定是怪物宝宝又把手纸当点心给吃了;独角龙更倒霉,他在蹲坑儿时打了个喷嚏,鼻子里喷出来的火焰把准备好的手纸烧焦了;大狮子能找到的唯一替代品是仙人掌,可这也太“刺激”了吧;大猩猩只能用自己扔的香蕉皮,可是太小太滑了……


    当动物和怪物们在等待中纠结时,小克莱奥也在胡思乱想中等待。这时,她的援兵到了。谁会来帮助她呢?从门缝里伸进来的,居然是蓝怪物的一只毛茸茸的手掌,上面托着一整卷手纸!这卷手纸在蓝怪物的大手上显得那样的渺小……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结局:你可以认为克莱奥的幻想还在延续,事实上并没有人敲门递进来手纸;也可以解读为,克莱奥心里将大人的手臆想成蓝怪物的手,也许在她家的亲子游戏中,爸爸就扮演蓝怪物;甚至可以认为是大人托着家里的怪物玩偶手套递进来的手纸……这是作者留给大小读者的想象空间。


    一个空空的手纸筒,能引出一个孩子如此丰富的奇思妙想,我们是否该为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掌呢?也许有些大人会质疑:这是否会拖延孩子们做事情的时间?比如他们在吃饭时出神儿,在便便时磨蹭,在临睡时不老实等等。对此,本书作者海因茨·雅尼什在他另一部作品中做出回答:“你知道吗?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会多么乏味啊!”是的,没有梦想的生活,就像一条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直线,没有任何漂亮的弯曲和刺激的转折;也像最简单的白面包,只能果腹,不能给味觉神经带来丰富多变的愉悦感觉。


    本书所展现的白日梦情境,为我们诠释了孩子超过成人的能力——异想的能力。这是一种我们也曾经拥有却逐渐消磨殆尽的能力。很幸运,随着我们和孩子的相处,我们获得了重新了解、甚至重拾这种能力的机会。孩子对于真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理解和我们不同。他们对于现实与想象的理解,更像是两种颜色的渐变,两极之间有一个容量巨大且灵动活泼的中间地带,他们的意识可以自由地穿梭跳跃,时而入戏,时而出戏,不会有矛盾和凌乱的感觉。在这个中间地带里,爸爸可以同时是白领上班族和拯救世界的大侠,妈妈可以同时是细腻温柔的母亲和力大无穷的女超人;童话故事里的角色变成了为大家驾驶公交车的司机或开飞机的机长,孩子们自己则是拉力赛冠军和篮球队中锋。


    对于孩子而言,异想是他们的爱好、特长,也是他们的特权。我们只有认识了孩子的异想世界,才能对他们的性格、行为、禀赋有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比如我家里那个四岁多的顽皮儿子,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头脑风暴是他每天的“大事情”。相比于他在幼儿园的表现,画画有没有专心,英语和跳舞有没有提高等问题,我更关心的是他头脑里那些灵动的想法,以及他在主动学习什么、模仿什么、构思什么。我知道,当他在床上咕咕哝哝扭动身体时,他可能正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汽车拉力赛,可能正在和汽车人盟友们抵御霸天虎的进攻,也可能正在向电视观众介绍一辆最新款的跑车……


    孩子的想象世界非常神奇,然而构建想象的殿堂是需要素材的。所谓素材,是指魔法、巫师、巨人、机器人、宇宙空间,还有各种小动物、小精灵等等。这些素材从哪儿来,来自宝宝从小的知识积累,包括绘本阅读、睡前故事、亲子游戏、动画片,甚至大人和孩子之间漫无目的的聊天。我身边的一些表现出超越同龄人想象力的小朋友,通常都是那些从小好奇心和异想天开的能力受到家长的保护和鼓励的孩子,或者是知识积累较多、阅读和听故事经验丰富的孩子。比如本书中的小克莱奥,她为什么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书里其实有一些暗示,故事的第一页,马桶旁边扔着一本书,原来她喜欢看书,连便便的时候都手不释卷,难怪她便便前没有发现卷筒上已经没有纸了……


    这本《陷入困境的克莱奥》给了我们一个启迪:如果希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们不妨关注一下孩子的异想世界,看看在他构建的幻想大厦里,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和奇妙的事情,了解他关心什么,在乎什么。如果想做到这一点,也不妨抓住绘本阅读这一金钥匙,通过一起阅读优秀的儿童绘本,和孩子一起在故事和情景里畅游,体验各种人物和情节,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一双翅膀。同时,说不定也能帮助我们找回迷失已久的童心。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