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SBN :978-7-5596-3684-3
-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 本:12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56.00 RMB
"孩子脸儿六月天,来块云彩雨涟涟。风儿刮过云儿去,顿时骄阳汗湿衫。"
本书插图简洁,细节丰富,直观幽默地呈现了孩子发脾气过程中丰富的情绪变化,自然率真。丰子恺视孩子为"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孩子直接坦率,忠实自我,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其实是为了肯定自我。
色彩和线条的秘密
波莉·邓巴对色彩有自己独到的感觉。她认为色彩是一种让自己振作起来最好的方式,每当她感到心情低落时,她就会穿上她最好的粉红色洋装画画!
本书善用色彩和线条烘托情绪,从杂乱的红色蜡笔线条,到白色柔和如云朵般的白色蜡笔线条、从锯齿状的分割线到平顺的过渡线,从前环衬的一团乱麻到后环衬的串串爱心,作者通过丰富的色彩深浅和线条变化,带领我们一起观察孩子直率的内心世界,陪伴孩子理解、表达、舒缓自己的情绪!
生动的人物造型
用大面积的底色作为背景,凸显人物主体。干净的画面,大大的图像,更能表现主角的动作、表情与姿态。许多微妙的情绪变化让大小读者不禁感同身受,会心微笑。
妈妈总有好办法
妈妈在面对孩子发泄情绪时,没有立即做过多的干涉与阻止,而是通过承认与包容,带着孩子一起面对、处理自己的情绪。
如何安抚那些被自己的情绪湮没的孩子?如何帮助他们应对那些不顺心的日子和糟糕的心情?妈妈自有绝妙的办法,快翻开书本一起看看!
适合亲子共读,一起面对情绪
亲切的生活情节,用想要吃饼干这样的小事,说明日常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情绪变化,借此引导孩子认识、处理和释放情绪。
这本书还给大人带来了很多思考。学习故事中的妈妈,不对孩子的正常情绪做过多的干涉与阻止,而是通过承认与接纳,带着孩子一起面对、处理自己的情绪。
书中妈妈共出场7个页面,一派智慧优雅、从容淡定,自己不被孩子的情绪左右而先抓狂。
最后一个大大的拥抱,使孩子和大人都放松和冷静下来,非常完美的图画书!
本书是我社出版的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之一,适合2岁以上儿童阅读。
这个小男孩正怒气冲冲。
啊--他生气了!
他的袜子滑下来了,裤子也拧了。
他要,他要,他要吃饼干!
幸好,妈妈有绝妙的办法,
"从1开始,然后2,接着3,4,5……
宝宝做得到,跟我一起数。"
有时,孩子也会感到沮丧,也会生气。他们尖叫,他们呼喊,他们突然发怒……如何安抚那些被自己的情绪湮没的孩子?如何帮助他们应对那些不顺心的日子和糟糕的心情?
这不仅是一本能使孩子和成人放松和冷静下来的完美的图画书,还是一本温和的数字学习和数数入门书。波莉·邓巴最新力作,全球领先上市!
教会孩子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成为大人养育孩子成长的重要目标之一。波莉在这个故事里细致地描述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背后的原因,并巧妙地用红色作为愤怒情绪的标志,让孩子可以超越语言的局限,借助色彩和图像去认识情绪。从宝宝开始发脾气,红色线条越来越繁乱,到妈妈和宝宝一起数数结束,红色线条渐渐消弭于无形。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发脾气程度对照表,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甚至准确说出自己的情绪状态。
--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严霄霏
我知道会有很多父母经历和这本书里所发生的事情类似的事情,有时,父母和孩子都很难处理。
这本书对任何有孩子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好书,它至少会有所帮助。
--读者
韵律柔和的、文字优美、插图华丽,这是著名的作家兼插画家波莉·邓巴又一个成功。
--BookTrust(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
一本关于生气的,活泼的、令人安心的书,所有的孩子可以看到自己,学会数数和冷静。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
专家推荐 《妈妈自有绝妙的办法》作者:严霄霏 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啊——我生气了!》的作者是我非常喜欢的波莉•邓巴,她笔下的人物和动物总给人很舒服放松的感觉。这一次,波莉从孩子的视角给我们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发脾气的全过程,也给父母支招,演示了如何从容应对这样令人抓狂的状况。
两三岁的孩子在英语中有个专门的名称叫Terrible Two,其可怕之处就在于这些看似可爱的萌宝宝随时可能会大发脾气,变成“混世魔王”。从一开头的小声抽泣抱怨,迅速升级成狂呼乱叫、满地打滚。这时候孩子无法自控,也抗拒周围人的安抚,让父母感到头痛无助。这个阶段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可能有:困了、累了、饿了或者不舒服;得不到想要的食物或玩具,或者没有得到父母及时的关注;孩子不想照大人的要求做,两边对峙起来,等等。另外,小孩子开始尝试学着大人做各种事情,却常常因为能力的限制而受挫,也会带来烦躁不安的情绪。故事里的小家伙就是在尝试拿饼干摔倒之后开始发脾气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儿童神经科学家迈克尔•波提格尔多年来专注研究幼儿发脾气的课题。他发现孩子发脾气有很相似的模式:愤怒的程度从低到高堆积起来,伴随着沮丧不安,如果父母不过分关注,通常不超过五分钟,孩子就会自行停止,倒过来寻求父母的安慰,就和波莉描绘的一样。随着孩子大脑控制能力的成熟,沟通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强,到五六岁时,发脾气情况会明显减少。
两岁多的孩子语言技能刚刚开始发展,经常说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以及到底想要什么,这也是导致孩子发脾气的重要原因。教会孩子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成为大人养育孩子成长的重要目标之一。波莉在这个故事里细致地描述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背后的原因,并巧妙地用红色作为愤怒情绪的标志,让孩子可以超越语言的局限,借助色彩和图像去认识情绪。从宝宝开始发脾气,红色线条越来越繁乱,到妈妈和宝宝一起数数结束,红色线条渐渐消弭于无形。我们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发脾气程度对照表,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甚至准确表达情绪。
波莉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一种让父母和孩子都放松下来的好方法:妈妈和宝宝一起数数,然后躺下来深呼吸。宝宝在情绪爆发之后,转眼就从悲伤、愤怒切换到放松、开心,跟发脾气的过程一样快。我们会发现,只有当情绪平复下来,我们才能恢复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情绪变化的节奏,还是一起练习这种放松方法的好机会,下次一旦发现闹情绪的小火苗就可以及时拿出来用啦。此外,拥抱、抚摸可以缓解不安的情绪,音乐、涂鸦、律动等也可以尝试……关键是和孩子一起找到适合你们的方式,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绝妙的办法。
妈妈的绝妙办法有两个前提,请注意,那就是亲密的亲子关系与自身平和的心态。
首先,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和信任让妈妈有机会引导孩子调节情绪,这种亲密的感情联系有赖于平时的培养。在孩子乖巧的时候,多赞美他们的活力,教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适当的表达;帮助孩子从简单的小事开始,逐渐挑战新的任务,让他们为自己能够积极、灵活地解决问题而自豪。在发脾气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完全被情绪占据,这时最恰当的反应是共情:帮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告诉他们“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提示做一些简单有效的放松。当激烈的情绪过去后,可以像书里的妈妈那样,拥抱着告诉孩子“我爱你”,也可以赞美他们为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出的努力“很高兴你和我一起数数”,让之前被愤怒破坏的情感纽带得以修复。
另一个前提是妈妈要避免掉入“愤怒的陷阱”,不要对发脾气的孩子失去耐心,不要变得和孩子一样失去理性。波莉让妈妈说出“大喊大叫没有任何帮助”,不光是对孩子说的,其实也是对妈妈自己的提醒。面对愤怒的陷阱表现出平静和同情非常不容易,不光要面对一个吵闹的孩子,还有各种安抚尝试都不见效的挫败感,有时候还要加上旁人的指责。但你依然需要提醒自己: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需要大人帮助学会冷静,孩子发脾气只是一会儿的事,深呼吸……
感谢波莉平和生动的文字与插画,让父母不再觉得孩子发脾气是多么可怕的问题。应对发脾气大概是童年的必经之路,随着孩子大脑的成熟,不断学习有效调节情绪的方法,我们都会变得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