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    :978-7-5434-7367-6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16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45.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晴朗的一天
  • 七只瞎老鼠
  • 约瑟夫有件旧外套
  • 等待
  • 雪花人
  • 天空在脚下
  • 让路给小鸭子
  • 我真能得到诺贝尔奖?
  •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
推荐理由

★美国凯迪克金奖作品

钟情于印第安故事的保罗‧戈布尔,画风独特,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女孩对马的挚爱之情,也描绘出了印第安的无限风光。

内容介绍

勇敢善良的印第安民族有着懂马、爱马的优良习俗。一位美丽的印第安姑娘爱上了一匹英俊勇敢的野马,并随之而去。很久以后,人们看到那匹野马的身边,出现了一匹美丽的母马,它是那位爱马成痴的印第安少女变成的……

作者简介
  • 保罗•戈布尔原本并非从事写作与绘画,他会成为图画书的名家实在是无心插柳之故。在子女还小的时候,戈布尔常读一些书给孩子们听,有一次,当他看到儿子观看一出有关“卡士达将军”(General Custer)的电视剧时,发现剧情根本与历史不符!于是他到图书馆想找一本关于卡士达将军的书,结果却没有适合七岁孩子看的书。因为戈布尔对于蒙大拿地区小巨角河(Little Bighorn)发生的“卡士达将军跟苏族与夏延族印地安人”的战役非常熟悉,因而有了一个念头:干脆自己来写一本书,并且画上插图,给他的孩子阅读。


    就是这样,戈布尔后来成了一位得过许多大奖的作家兼插画家,成为作家与插画家之后,他为小读者们出出版过许多精彩的图画书,例如1979年荣获美国凯迪克金牌奖的《野马之歌》(The Girl Who Loved Wild Horses)。在这本书里,他以印地安文化记录者的身份传达出两个概念,除了让一般人更了解印地安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存,另外也让身为印地安子民的人更加以自己的文化为荣。


精彩书评

读完保罗•戈布尔创作的《野马之歌》,我感觉马儿的蹄声余音犹在,草原的花香还未消散!合起书本,望向窗外,一片烟尘之气,厚厚的玻璃隔不断城市的噪音!在这个人们大喊环保却依然污染严重、高唱保护动物却依然珍稀满桌的时代,我们这些出生在城市的孩子,也是在水泥森林里长大与学习,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卧室、书房、教室等钢筋混凝土那四面墙壁之间度过,满眼所见高楼和建筑,他们对自然的想象力和对于美的欣赏、表现能力都受到限制。《野马之歌》那表现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让孩子们拓展视野、开阔心胸,那清新的美丽图画真是一场视觉美感和精神美育的绿色盛宴。

                                                                                                        ——苏清华

内页展示
导读
  • 名家推荐 《原始的神秘与伟大的宽容》
    作者:秦青 幼儿师范学校教师

    我的美丽的马呀,

    蹄如玛瑙,

    毛如鹰羽,

    腿如闪电,

    身如飞箭,

    尾如黑云,

    鬃如彩虹, 

    耳如玉黍,

    眼如星辰,

    齿如贝壳,

    长长的马勒在口中,

    我驾马自由地驰骋。


    这是《野马之歌》中一首印第安人对马儿所唱的赞歌,从它所使用的诸多比喻中,你不仅能领略到主人对马儿的深切真挚的热爱与推崇,更能从中体味到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居民,是天生的思想者和艺术家,他们认为人类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而又与自然万物相依相生的;他们相信“大地的一切都神圣不可侵犯。每一根松针,每一片沙滩海岸,树林深处的雾气,辽阔的草原和嗡嗡鸣叫的昆虫。这一切,在我们族人的记忆里,都圣洁无比。”印第安人生活在辽阔壮观且又危机四伏的崇山峻岭与茂密的丛林之中,所以他们对自然神秘的体会异常深刻且独特。


    《野马之歌》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神秘气息。这则故事来源于一个古老的印第安传说:它描述了一位爱马成痴的印第安少女,在一场罕见的暴风雨中和马群来到了一片遥远的、只看得到星星、月亮与悬崖的陌生地方,但她并没有为这种迷路而哭泣、沮丧,相反,她把这看成一种祝福,因为尽管她爱她部落的人民,但从内心深处她似乎和野马群——尤其是其中一匹漂亮的种马,野马的领袖——有着一种更深的、近乎神圣的精神联系。暴风雨给了她实现梦想的机会。 


    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少女被猎人发现并被送回了家,和父母团聚之后,少女为不能和野马在一起生活而整日悲伤,高兴不起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少女追求自由的勇气和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她的父母和族人也理解了她的真实想法,像嫁女儿一般送给她和马群很多珍贵的礼物;而这位印第安少女,也每年把一匹带着特殊标记的小马驹回赠送给她的部落,印第安部落和马群似乎达成了某种联姻,最后,这位印第安少女真的变成一匹母马…… 


    初读这本书的读者,一定会对本书的亮丽画面与传奇情节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这样说,本书从多个方面挑战着读者的思维极限。既然是古代的一则民间传说,带有一定程度的神秘与传奇自然不足为怪;但最重要的是,在古代的印第安人的想法中,说不定这是随时可以在其现实生活或精神生活中发生的呢?你看,这个故事并没有交代发生的具体场景和时间,甚至连其中的少女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是用描述性的词句来与别人进行区分,这就集中反映了印第安人“万物同属自然”“天人合一”的思维习惯。在他们眼里,熊、鹿和老鹰就是他们的兄弟;山峰、草原和出生不久的野马,都和他们同属于一个大家庭。自然生物和大地都是神圣的、平等的,就没有某个人的专有名词,更谈不上复杂的词汇。  


    本书插图风格也与神秘相伴而行。在亮丽的色彩和大色块的涂抹背后,作者笔下的很多人物脸庞模糊,五官的描绘很少,似乎画家重视的不仅仅是原始部落中人们的服饰、轮廓及外显的表象,而是想努力将这些图案模糊化、典型化,从而使之带上一种具有表征意义的图腾特色。故事开始时少女骑在马背上的优美身影,故事结尾处两匹马缠绕在太阳光辉下的身影,都有着溢出画面之外的深长含义。


    除了神秘性之外,《野马之歌》这本书也为我们呈现出一种伟大的宽容之美。按照正常的人类思维发展,一位少女要离开人群,顺着自己的心愿要去和野马生活在一起,这真是匪夷所思的想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但古老的印第安部落和人民却非常尊重她的决定,接受了她与众不同的唯一性。这需要多么难能可贵的宽容与仁慈啊。联系现在的社会,不同社团、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要培养一种友谊尚属不易,数百年前古印第安人却能做出如此的选择真是让人钦佩。本书大胆明快的构图和色彩也非常适合于表现心灵的开放与高贵。富于同情心和想象力的儿童,一定会把这个故事与他们自身相联系,从而激发出对人、事、物应有的理解力与感恩心。相信这个故事一定会让相信奇迹的孩子着迷的。


  • 图画赏析 《人与自然的和谐牧歌》
    作者:苏清华 图画书与美育研究者

    读完保罗·戈布尔创作的《野马之歌》,我感觉马儿的蹄声余音犹在,草原的花香还未消散!合起书本,望向窗外,一片烟尘之气,厚厚的玻璃隔不断城市的噪声!在这个人们大喊环保却依然污染严重、高唱保护动物却依然珍稀满桌的时代,我们这些出生在城市的孩子,在水泥森林里长大与学习,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卧室、书房、教室等钢筋混凝土那四面墙壁之间度过,满眼所见高楼和建筑,他们对自然的想象力和对于美的欣赏、表现能力都受到限制。《野马之歌》那表现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让孩子们拓宽视野、开阔心胸,那清新的美丽图画真是一场视觉美感和精神美育的绿色盛宴。


    我在学生和家长中间做阅读推广的时候,首先翻了一遍图画,请大家猜猜作者是哪个国家的,竟有很多人猜是中国画家画的藏族故事!的确,除了印第安人以鹰羽冠为代表的民族服饰外,书中人物形象与服饰都具备典型的游牧民族特点:装束色彩鲜艳、骑马射箭、长袍高靴、各种珠串和白银饰品……猛一看画中场景和形象,的确容易和中国人熟悉的藏族联系起来,其绘画风格也确有中国工笔重彩勾线设色的特点。书中画面透出一种清新之气,画风清丽雅致、色彩鲜艳奔放、用笔细致工整又不失洒脱。细细翻看,才能看出作者用的是水彩,而且把水彩的特性应用得恰到好处,植物、动物有融于自然的和谐神韵。你看每一页白天的场景,作者都不作天光云色等背景处理,纯白底和透明色,衬得花草鸟兽格外清晰分明,更显空气的洁净和天气的明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色彩都强求透明,作者也很善于用深沉的色彩来表达气氛和情感:乌云滚滚夹着闪电突然袭来的那几页,云本身是虚体,作者笔下的云却是实实在在的黑色,一点都不透明,所以也不透气,黑云中流畅的白色勾线更显云头掠来的急速和翻滚之势;而云下的马虽是实体,作者却用有透明度变化的深色,赋予马儿鲜活的生命感。这种处理,让读者能够感觉到黑云的无情和马儿的惊慌。当狂风暴雨消散、夜幕来临,整个跨页的深色从地面向天空透明渐变,安静、神秘,夜色朦胧。


    这本书用水彩创作,却没有湿润淋漓、水色氤氲的传统水彩画特点,以至于人们误以为是中国工笔画,那是因为作者使用了类似“勾线”“设色”的工笔技巧。但是保罗·戈布尔所用的“勾线”“设色”独具特色:他用黑色勾线,但着色时在黑线外留白,这就形成和黑线并行的白线,使得物体具有了黑白双重勾线的效果,显得轮廓更加清晰明确,形成似版画的感觉;在设色时,作者的手法也不同,几乎不用传统工笔画的晕染技法,而是大面积使用了平涂着色法。画家们都知道,平涂最容易使画面显得单调呆板不生动,本书画面却色彩鲜艳而丰富明朗,原因是作者太善于运用同类色的微小差异了!比如同一片石滩上的几块卵石,一种色调,但这块重一点、那块轻一点;同一簇秋天的叶子,这片黄一点、那片红一点;一起奔跑的马儿这匹深一点,那匹浅一点……这样利用同类色之间微妙的冷暖、轻重等色彩差异并置在一起,虽然是平涂,却非常丰富而生动!即使在处理一簇野草几丛花儿时,为了要表达郁郁葱葱的感觉,偶用叠色技巧,也是以同类色相叠,所以画面非常干净、清爽悦目却不失色彩的细微变化。


    保罗·戈布尔的职业是家具与工业设计师兼设计学院的讲师,工业制图的严谨和细致使他具备非常好的绘画功底。在这本绘本里,我们在细腻生动的插画里体会到美洲大陆花香弥漫、湖水清清、空气新鲜的优美的山光水色,还有阳光明媚却突然黑云压顶那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画面中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动植物,艳丽的野花葳蕤盛开,鸟雀啁啾翻飞,小兽欢欣跳跃,牧马休憩,牛群奔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野马蹬蹄跳跃、扬鬃嘶鸣、雄壮矫健的风姿,在欣赏异域风景和野马神韵的同时,也让孩子们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牧歌,学会欣赏与尊重天地万物。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