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是方盒子 :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故事 The world is not a rectangle:a portrait of architect Zaha Hadid 文 : [美] 珍妮特·温特 图 : [美] 珍妮特·温特 译者:李鹏程
  • ISBN    :978-7-5596-8478-3
  •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     本:12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65.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奥莉薇
  • 海底的秘密
  • 疯狂星期二
  • 华夫先生!
  • 等待
  • 妈妈的红沙发
  • 雪花人
  • 菲菲生气了
  • 天空在脚下
推荐理由

女性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的人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这本绘本将她的故事娓娓道来,讲述得潇洒利落、诗意盎然,极具感染力。


这本书开篇展现了扎哈·哈迪德的童年,尤其家乡的那些江河、沼泽、沙丘和古迹,这些后来深深地影响了扎哈的设计理念——世界不是方盒子。接着讲述了扎哈远赴伦敦求学,以及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遇到的种种挫折。文字简洁且饱含诗意,绝不拖泥带水,读起来令人畅快淋漓。插图极富设计感,外轮廓处理得干净有力。画面构图采用了大量留白的处理,色彩选用了高级的灰色调,这一切使得画面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充满力量的气质,是一场舒适愉悦的视觉享受。


在重点介绍扎哈如何得到设计灵感的页面,画面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扎哈身处自然得到灵感的瞬间画面与建筑的真实场景相融合,将很好地启发孩子如何寻找灵感,进行艺术创作。这本书的字体排版设计也非常值得一提,部分字体以流畅的曲线排版,飞翔、环绕在如梦如幻的场景中,增添了很多灵动的美感。书中引用了很多扎哈的原话,非常鼓舞人心,如“我下定决心,永不止步。”“人应该做自己热爱的事。”“我依然相信不可能之事。”这些话语会在孩子身处逆境时给予他们源源不断的养分和能量。


这是一本优质的人物传记绘本,当孩子们走进女性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的人生世界,他们看到的不仅是那些震撼世人的建筑杰作,更是她在逐梦路上一次次与挫折交锋、一次次突破自我的历程。


内容介绍

这本书讲述了扎哈·哈迪德的故事。扎哈·哈迪德出生于伊拉克,在饱览祖国壮美的江河、沼泽、沙丘、古迹后,她梦想着自己亲手设计出狂野不羁、美轮美奂的城市建筑。为此,她远赴伦敦求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成立了第9工作室。她经历了质疑和挫折,但她下定决心,永不放弃,并为了自己的梦想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她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并设计出与自然共生的建筑。之后,她成为了全世界最不惧权威的、最有争议、最有名气的建筑师之一。


作者简介
  • 珍妮特·温特是一位著名绘本作家,作品包括《秘密计划》(与乔纳·温特合著),以及她自己独立创作的《北极熊纳努克》《马拉拉:一个勇敢的巴基斯坦女孩/伊拜尔:一个勇敢的巴基斯坦男孩》《亨利的剪刀》《驴子图书馆:一个哥伦比亚的真实故事》《巴士拉的图书管理员:一个伊拉克的真实故事》《纳斯琳的秘密学校:一个阿富汗的真实故事》。她和她的丈夫,艺术家罗杰·温特,生活在美国纽约。

精彩书评

这本由珍妮特·温特创作的人物传记绘本,讲述了一位来自伊拉克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励志故事。这位勇敢的女性用她的创意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变了世界。故事从扎哈的童年讲起,在巴格达长大的她从小痴迷自然界的奇妙图案,她给自己设计服装,在家乡的古老遗迹前流连忘返,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设计出自己梦想中的城市建筑。扎哈总是充满奇思妙想,她努力学习数学,之后远赴伦敦学习建筑设计,开始设计那些前所未见的建筑——那些从自然形态中汲取灵感的作品。最初尽管遭遇冷眼与歧视,扎哈仍然坚持奋斗,将工作室从一间小屋扩展到整栋大楼。最终,她的作品遍布全球。扎哈的建筑师同事们在她去世后依旧在努力实现她的构想,这一情节在这本面向年轻读者的书中被温和地描绘了出来。这本书的插图清新简约,完美呈现了扎哈设计背后的哲学理念。珍妮特·温特延续其一贯的风格,用色彩与几何图形将文字化为视觉诗篇。朗朗上口的文字既适合亲子共读,也能吸引小读者独立阅读。这本鼓舞人心的传记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珍宝,尤其能为怀抱远大梦想的孩子们照亮前路。

——《科克斯书评》星级推荐


扎哈·哈迪德从小就着迷于故乡伊拉克的山川与古迹,她在其中发现的图案,日后都融入到了她的建筑设计中。她那些不同寻常的想法,引领她前往伦敦学习建筑设计,并最终创立了“第9工作室”。在这间办公室里,她和团队设计出打破常规的建筑,完美诠释了她的信条:“世界不是方盒子。”尽管遭遇批评与挫折,哈迪德对“不可能之事”的信念,让她赢得了设计博物馆、歌剧院、体育场甚至滑雪跳台的机会。她的设计巧妙地将周围景观与建筑相融合。哈迪德因其富有创造力的设计理念,成为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皇家金奖的女性。这本引人入胜的人物传记绘本会深深吸引小学生,尤其是那些渴望寻找榜样的孩子。简洁的文字如哈迪德的灵感般流畅,而温特那充满艺术感的插画堪称完美,生动展现了一位坚定执着、不畏艰难也要实现梦想的艺术家形象。美术老师可以用最后几页展现的哈迪德的建筑作品插图来启发学生进行设计创作。书中提及的伊拉克背景,也能引发关于全球艺术家的讨论。这本书与课程教学结合紧密,是艺术类和传记类馆藏图书的绝佳选择。

——《学校图书馆杂志》星级推荐


在这本由珍妮特·温特创作的简洁却引人入胜的人物传记绘本中,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发言贯穿始终。书中寥寥数笔勾勒出哈迪德的童年,重点描绘了她对故乡“江河、沼泽、沙丘与古迹”的迷恋,随后则用数页篇幅展现了她那些非凡的建筑设计创意:有“高耸的建筑像草一样舞动”(迪拜舞蹈大厦),有“外观像水中鹅卵石的大剧院”(中国广州大剧院)等等。温特的插图采用起伏的线条和柔和的灰色调,突显了这些建筑与其自然灵感来源之间的联系。书中也着重刻画了哈迪德对自己设计理念的执着,“‘哈迪德’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铁’,扎哈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温特这样写道,画面中的哈迪德正用钢铁般坚毅的眼神凝视着读者。这本书有力地提醒着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对理想的坚守,能带领一个人走得多远,成就有多大。

——《出版人周刊》星级推荐


扎哈·哈迪德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巴格达,她对数学的热爱赋予了她独特的视角。她观察地毯的图案,看形状和色彩如何相互交融;她对自己见过的古迹念念不忘,并细心观察大自然。这些充满创造力的想法激励她成为建筑师,并最终设计出非凡而与众不同的建筑。“扎哈的设计跟别人的很不一样,她的建筑仿佛在疾行、飞驰、流动、翱翔。”书中引用了哈迪德的话,“那些美丽的风景—沙丘、流水、芦苇、飞鸟、建筑、人们,全都以某种方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一切我从未忘记。”温特色彩多样、层次丰富的插图,巧妙地将读者与哈迪德建筑设计的理念连接起来。书中通过一系列左右页对照的画面,先展示了这位艺术家工作时凝视自然之物的场景,她会捕捉到形态和色彩带来的灵感。而下一页则呈现她受此启发而设计的建筑作品(例如,“扎哈俯视溪流里的石头,建造了一座外观像水中鹅卵石的大剧院。”)珍妮特·温特再次成功地为小读者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得以了解这样一位富有创新精神且坚韧的女性——她不仅激励了同行,更孜孜不倦地将梦想化为现实。书的末尾处还包含了哈迪德的建筑作品图集、参考文献以及简短的作者手记。

——《号角杂志》


出生于伊拉克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从自然世界中汲取设计灵感,她认为“世界不是方盒子”。因此,她的建筑充满了流动、弯曲、扭转和起伏的线条。珍妮特·温特在书中开篇概述了扎哈的童年和教育经历,特别关注了她年少时与父亲一同探访的沼泽、沙丘和古迹。正是这些地方激发了她对设计的热情,并塑造了她独特的风格。珍妮特·温特巧妙地运用跨页排版,将扎哈的几座著名建筑与其灵感来源(物体或景观)联系起来。一个简单的贝壳演变成了一座体育场;沼泽中的芦苇丛启发了扎哈,设计出了一组弯折扭曲的公寓楼群;旋涡星系的景象则被应用在了建筑的曲线造型之中。温特的插画运用了冷色调的色彩,并将扎哈的建筑(以及她后期的时装和家具设计)与自然完美融合,体现了这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读者也能深刻感受到扎哈的坚韧与决心——她拒绝让她的种族、性别或陈规旧例来束缚自己。本书的结尾包含了哈迪德的建筑作品图集、扎哈的著名语录以及一份简短的人物生平。这是一部优秀的传记绘本,记录了一位值得被铭记的女性。

——《书单》星级评论


内页展示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