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SBN :978-7-5596-1594-7
-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 本:12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35.80 RMB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彼得·雷诺兹和他的哥哥首次联袂创作,带领读者飞越创新的边界。
★跳出思维的“套盒”,你会发现:通过终点的方式绝对不止一种……
★一本让孩子勇于脑力激荡、卷起头脑风暴的绘本:原来我们都可以不一样!
★入选美国威斯康辛州阅读协会推荐书单,荣获美国马萨诸塞州童书奖
一年一度的“全速前进”大赛就要到了,拉斐尔拿到了他的专用套盒,像其他孩子一样,争分夺秒地开始按照盒子里的说明来组装卡丁车。
可是玛雅却显得不慌不忙——她组装出来的也并不是卡丁车!拉斐尔决定和玛雅组队赢得比赛……他们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吗?
“……捕捉新的想法、(体会)团队合作与创造的喜悦。一个促使孩子们思考(甚至可能使他们冲破思维定势)的有趣故事。”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
“一曲对创造力和个性的赞歌。”
——美国《科克斯书评》
“关于小创造者的画面令人备受鼓舞,她愿意自己去制作东西,而不只是在屏幕上看它们。”
——美国《出版人周刊》
“这本令人满意的绘本,激发了读者对想象、发明和工程学领域勇往直前的态度。”
——美国图书馆协会《书单》杂志
-
专家推荐 《过不设限的人生》作者:邢培健 童书编辑、译者
《全速前进》的作者是我们熟悉的彼得·H.雷诺兹,他讲的故事总能让人跳出惯常的思维模式、做事方法,想去勇敢尝试另一种可能。
这次,有个人和彼得一起讲故事——他的双胞胎哥哥保罗。保罗·A.雷诺兹比彼得早出生十四分钟,也是位拥有非凡创意的艺术家。一起写故事只是他们偶尔为之的合作,他们最主要的合作是通过彼得创建、保罗主管的公司FableVision,帮助许许多多人发现、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学习、表达,勇敢地实现梦想。《全速前进》也是这样一个关于“创造”的故事。
拉斐尔盼了一年的卡丁车大赛终于到了。他很擅长照图操作,所以,拿到组装套盒后,他马上就按照说明书把卡丁车组装好了,跟图纸上的一模一样,完美无缺。邻居玛雅却迟迟不动手,而且,鼓捣了好久做出的东西似乎跟卡丁车完全不沾边。拉斐尔很疑惑,但当玛雅说出“谁说它非得是卡丁车?”的时候,拉斐尔豁然开朗,还决定跟玛雅组队参赛,因为“说明书上也没说不行”。想必你已经猜到比赛结果——拉斐尔和玛雅与众不同的“飞行卡丁车”一举夺冠!
曾经我也跟拉斐尔一样,是个很擅长“照图操作”的孩子——不,现在我也很擅长!能看懂图画和文字说明,再把说明转化为实际的动手操作,认真、耐心地做出完美成果,是很了不起的能力呢!所以,当我最初看到不按常理出牌、想打破比赛常规的玛雅时,心中隐隐有些不服气。但当玛雅反问拉斐尔“谁说它非得是卡丁车?”的时候,我和拉斐尔一样被说服了——虽然我很看重“遵守规则”,但“惯性思维”和“明文规定”是完全不同的,当别人没给我们设限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先跳进笼子呢?
很多人习惯于用常规给自己设限,因为一般来说,按“常规”行事是“简单”的。照别人现成的样子做,可以节省好多时间,不用像玛雅一样辛辛苦苦下功夫观察、设计、试验,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按“常规”行事也是“安全”的。用和所有人一样的组装套盒,做出和所有人一样的卡丁车,和所有人一样整齐划一地在比赛场地排好队,就不会像拉斐尔和玛雅一样被同伴嘲笑,不会担心出差错、失败,甚至受伤。
所以,喜欢——并有能力——且能经常打破常规的人是少数。他们是能做出伟大成就的发明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是缔造者、开创者、改革者、引领者……孩子看了这本书,不一定能成为这样的人,很大可能是仍像大多数人一样,过“安全”而“简单”的生活。但看了这本书之后,也许某一次用常规方法无法成功时,他会想到跳出常规;也许某一天厌倦了一成不变时,他会勇敢尝试改变;也许当别人在惯性作用下无意识地学习、工作、生活时,他能偶尔抬起头,发现更多美好和可能。这就够了。
为了在必要时能像拉斐尔和玛雅那样用自己的创造力获得喜悦、取得成功,我们需要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就像玛雅动手前先去观察飞翔的鸟。彼得•H.雷诺兹的另一本书《我爱美术馆》把这种学习和积累讲得更明白。而当我们有了源于内心的创造力,就能做出最棒的、独一无二的、最打动人的作品——就像《心底的琴声》中那首无名曲一样。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特立独行,做事经常出人意表,也许那正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请好好珍惜——当然,故意与人、与规矩对着干的“叛逆”是另外一回事。当他看起来比别人慢、比别人怪、比别人笨的时候,请给他更多耐心和支持。在起点时落后于别人的拉斐尔和玛雅最后不是飞上了天,把所有人都远远甩在身后了吗?
不过,那些就是喜欢“照图操作”的孩子也非常棒!每个人的天赋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也是彼得觉得跟哥哥保罗相处时最让他着迷的一点。
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尽量不设限,让他按自己的特质长大,发挥自己的特长,过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平凡普通也好,与众不同也好,自己完成自己的一生就好。我想,这也是彼得和保罗想要告诉我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