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SBN :978-7-5596-8363-2
-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开 本:12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58.00 RMB
《我才不睡觉!》是乔吉·伯基特创作的育儿主题作品又一力作。本书中,她生动刻画了幼儿常见的“睡觉拖延症”问题。即使妈妈精心准备了热水澡、放松音乐、摇篮曲、睡前故事、亲亲等一系列“小仪式”,小青蛙科科还是觉得睡觉是件无聊的事情,拖到半夜才呼呼大睡,妈妈也因此没有办法好好休息。书中展现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细节,配合稚拙可爱的插画,真实地向我们演绎了一场孩子与父母的“睡前拉锯战”,又巧妙传递了育儿智慧——当父母已经尽力时,不妨给孩子留出自我调节的空间。这本细节丰富、轻松易读的绘本,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还能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适合亲子共读。
科科还是小蝌蚪的时候,到哪儿都能睡觉。但是,随着科科长大,他的睡眠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他怎么都不肯上床睡觉!因为他要做的事儿太多了——要练习空手道、要写诗,还要问妈妈无数的问题。每天凌晨3点34分,他准时钻进妈妈的被窝里,占满整张床!妈妈努力帮他建立睡眠习惯,然而,科科还是觉得睡觉没意思!最后科科会去睡觉吗?妈妈能再好好睡上一觉吗?这本书送给在床上翻天覆地的孩子和因此睡不成觉的大人,我们都需要睡个好觉。
乔吉·伯基特曾说,做妈妈的日常生活,以及与妈妈朋友们之间的各种碎碎念,就是她创作灵感的源泉。她讲的故事尽是“琐碎小事”,但是她凭借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强大的共情力,让孩子和父母都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对啊,我就是这样的啊”的共鸣,以及“哦,原来别人也这样啊”的安慰。
——钟煜 资深育儿媒体人
即便在疲惫时刻,伯基特笔下的两栖动物依然完美契合“乐淘大街”的设定——青蛙妈妈始终温柔守护着她的孩子,而科科也“用尽蛙力”对抗着睡意。明快的暖色调逐渐被深紫与靛蓝取代,仿佛在哄小读者们入眠。这是一场用爱与哈欠化解的睡前拉锯战。
——《科克斯书评》
-
译者手记 《成长的谜题,自带答案》作者:钟煜 资深育儿媒体人
孩子不好好睡觉怎么办?
这恐怕是大多数家长都经历过的难题,英国画家、两个孩子的妈妈乔吉·伯基特也不例外。她把这个难题画成了一个温柔可爱的故事,娓娓道来,讲述了小蝌蚪科科如何从一个“在哪儿都能睡着”的甜美瞌睡虫宝宝,变成一个大喊着“睡觉太没意思了”、让妈妈筋疲力尽的淘气小青蛙。
《我才不睡觉!》是我翻译的乔吉·伯基特的第三本绘本了,不知不觉间,我对这位作者有了一种老友般的亲切。她在作品中将爸爸妈妈的育儿烦恼描绘得细腻温柔,将孩子的成长琐事呈现得趣味盎然、生气勃勃。她用这些绘本织就一张暖意融融的网,将读者包裹其中,孩子得到理解,父母得到共情。
她讲述的细节,几乎都是我们熟悉的:孩子白天活力四射,晚上不肯睡在自己床上,半夜把妈妈踹醒,脑袋里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科科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睡觉所想的办法,我们也几乎都试过:睡前洗个热水澡、讲故事、亲亲抱抱……
结果也都一样——没什么用。
乔吉·伯基特曾说,做妈妈的日常生活,以及与妈妈朋友们之间的各种碎碎念,就是她创作灵感的源泉。她讲的故事尽是“琐碎小事”,但是她凭借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强大的共情力,让孩子和父母都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对啊,我就是这样的啊”的共鸣,以及“哦,原来别人也这样啊”的安慰。
当然,这也许还不够。我猜,你为孩子选了这本书,肯定也期待一个答案:
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安睡一整夜呢?
我们先来看看故事的发展:白天科科因为太困,在电影院睡着了,错过了精彩的电影情节,更因此失去了与小伙伴们交流的谈资。他终于决定:
该想想办法了。
如果你也读过伯基特的其他作品,就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长的难题,最终常常是孩子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
科科主动减少了睡前故事,睡觉前也没有再问妈妈那么多问题,他还主动睡在了自己的小床上。
“再后来,有天晚上,他居然独自睡了一整宿。”
“科科在自己的小床上醒来时,感觉自己长大了好多。”
读到这一页,我相信,无论是小朋友还是爸爸妈妈,都会和我当时翻译这些文字时一样——心中充满欣喜与骄傲。
但是……一定有人心存疑惑:这会不会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现实生活中,事情哪会这么顺利?
作为一个有多年经验的家庭教育工作者,我读过的几乎所有儿童教育和心理相关的书籍都有一个核心共识——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向好”的过程。换用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孩子们只要做得到,他们就能做得好。
科科就是一个可爱的例证:前一阶段的(过度)活跃,既是出于尽情探索世界的主观需要,也有自控力不足的客观原因。而随着他一点点长大,认知发展了(能意识到睡眠不足会给自己带来问题),能力也发展了(可以主动自控,调节自己的需要)。他既愿意也有能力做出改变——睡觉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当然,这个重要的成长过程,单靠科科自己可不行。科科(睡眼惺忪,筋疲力尽的)妈妈有令人钦佩的智慧与深厚的爱。她懂得什么时候包容、什么时候等待、什么时候鼓励,并且,从不会忘记告诉她亲爱的孩子:
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青蛙呀。
相信吧,每一个成长的谜题,都自带答案——只要我们能够看见,愿意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