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    :978-7-5434-6465-0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16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45.80 RMB
前往购买>>
延伸阅读
  • 等待
  • 我好担心
  • 大卫,不可以
  • 奥莉薇
  • 快乐的小熊系列(共10册)
  • 吸尘器去钓鱼
  • 暖炉放寒假
  • 森林图书馆
  • 最棒的调味料
推荐理由

每个孩子都有随时不离身边的“心爱之物”,也许是一个玩具、一盒蜡笔或者是一个小毯子,即使自己渐渐长大也不愿舍弃。作为孩子身边最亲密的我们,是以成长为借口断然切开孩子和心爱之物的联系,还是给予理解和安慰,用智慧的方法引导孩子接受改变,走向成熟?

内容介绍

小老鼠阿文有一条黄色的小毯子,不管到哪里,干什么,阿文总是说“我去哪里,小毯子就跟我去哪里。”一天,邻居阿姨忍不住对阿文的爸爸妈妈说:“阿文长大了,不应该再带着小毯子到处走。”还教给他们好些方法,但都不能让阿文放弃他心爱的小毯子。阿文要上学了,他真的不可以再带着小毯子了,这让阿文好伤心……温柔的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小毯子裁开,做成好多条小手绢儿!阿文可以每天带着小手绢去上学,邻居阿姨也再不多话啦。

作者简介
  • 凯文•亨克斯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及插画家。196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自幼即展露绘画天分,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19岁开始创作童书,1994年,《阿文的小毯子》获凯迪克银奖;1996年出版的《莉莉的紫色小皮包》一举囊括美国数项年度大奖;2004年,他的小说《奥莉的海洋》(Olive's Ocean)获得纽伯瑞银牌奖;2005年,《小猫咪第一次看满月》(Kitten's First Full Moon)一书,又一次为他赢得凯迪克金奖的桂冠。

精彩书评

故事发展出的内在逻辑是:不能带小毯子,因为不方便;重点在此转向如何使大家方便,停止了先前对小毯子和阿文的价值判断和压迫。当大人停止哄骗孩子(毛毯小精灵),暗中操控(泡醋),而以照顾心灵需要的方式来商量,孩子才能相信,成长的伤痛,值得关心、了解和安慰,这是亲子课题。

亨克斯最擅长的是,灵活运用简单的线条,在相同的造型轮廓里,勾勒出传神的喜怒哀乐。尤其是阿文受惊的大眼睛,道尽孩子在失去所爱的威胁下的心情。这本成功的儿童图画书,不仅帮我们知道,也看到许多关于儿童的真相。

——柯倩华 童书评论人

内页展示
导读
  • 专家推荐 《成长的依恋》
    作者:宋佩 台湾中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凯文•亨克斯创作的图画书虽然处理的都是平常生活的小小片段,但因为符合真实人性,生动描述孩子的成长历程,以及为人父母受到的挑战,因此很能得到共鸣。例如这本《阿文的小毯子》,就是借着阿文和小毯子的故事,自然地融入成长中孩子面临的调适问题、亲子关系的紧张和父母面对难题的智慧。


    这个故事发生在拟人化的老鼠家庭,亨克斯用寥寥数笔勾画出每个角色不同的眼神、情绪,除了五官表情和肢体动作外,老鼠的尾巴也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比如第一个画面,隔壁的邻居阿姨把尾巴伸到围墙的这一边,暗示了她爱管闲事的个性,又如最后终于想出解决办法的那个画面,老鼠妈妈竖得笔直的尾巴点化了灵光乍现的刹那。


    亨克斯以黑色的线条勾勒轮廓,再用鲜明的水彩上色,整本书的色彩饱满亮丽,阅读时给人温暖而轻快的感觉。他的图画除了描绘故事主要情节发展外,还加入了许多细节,首先,读者可以随着阿文看到房子的里里外外,我们发现阿文在家里有自己的玩耍空间,不论是院子的沙坑、用床单搭的帐棚,或是家里画画的角落,连浴室也是他的游乐场,还有他那舒适的房间和小床,由这些场景看出阿文在家里悠游自在。此外,墙上处处贴着阿文画的图画,显示爸爸妈妈对他的尊重和鼓励。有时,图画也具暗示作用,比如阿文听到爸妈不准他带毯子上学的那页,阿文用毯子蒙住脸,看不见表情,墙上却出现了一幅《呐喊》的图画,贴切地传达他的心情。


    另外,住在隔壁的阿姨也是重要的角色,她在封面出现,斜眼望着阿文和他的小毯子,之后,正是她挑起了“毯子”事件。这位阿姨有一副望远镜,她不但喜欢窥探别人的生活,也喜欢站得高高的,摆出指导者的姿态,可惜她给阿文父母的建议实在不太高明。在有着老鼠喷泉的那个画面里,亨克斯借着四个角色所站的位置、姿态和表情,巧妙地呈现出彼此的关系。


    这本书里的每个画面几乎都由细黑框框住,像是漫画书的做法。细黑框大小不等,框内一再出现阿文和小毯子形影不离的画面,排在一起的许多小框暗示着不同的时间、场景和心情,让读者可以单独欣赏,也可以连贯在一起品味。而上下排列的小框具有表示时间先后次序的作用,像是阿文上床睡觉的那页和妈妈用缝纫机做手帕的那页。除了框内偶然出现的对话外,框线把文图截然分开,让小读者在大人叙述故事的同时,可以清楚地在图画中找到对照的内容,专心地观赏图画。


    所有的图画中只有两个画面没有框线;其中之一是妈妈做好手帕的那页,这时妈妈解决了问题,突破了原先的困境(也突破了框线的限制);到了最后一页(这个画面和封面的图画形成有趣的对比),框线也消失了,故事发展至此,阿文不仅用另一种方式保留住他的小毯子,也跨越了一个成长阶段,他和隔壁阿姨的对立关系终于暂时画下句点。看到这样的结局,读者是不是也像阿文一样,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 名家推荐 《童年的真相》
    作者:柯倩华 童书评论人

    很多孩子有一条爱不释手的毯子,或是布偶、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就像阿文和他的小毯子形影不离,令大人匪夷所思。


    心理学家会从“安全感”的观点来看阿文和小毯子的关系。孩子的世界到处有警告和限制,有困惑和疑虑,他们不停地成长,等于不停地在适应随成长而来的变化。所以,他们需要有稳定和连续性的感觉,来平衡变动所造成的不安。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小毯子不仅是提供安全感的“东西”,也是阿文的“朋友”。从大人的科学观点看来毫无生命情感的毯子,对喜爱它的阿文而言,却是有情有义的主体,“我喜欢的东西,小毯子都喜欢。”;也是亲密忠实的同伴,跟着他高兴(游戏)、害怕(看牙),陪伴他度过每一个独处的时刻。对阿文而言,小毯子独一无二;在阿文的想象里,小毯子真的需要他。大人命令他放弃小毯子,就像逼迫他背弃一个朋友,切断一个相亲相爱的关系,大人的理由何在?


    爸爸妈妈说,小毯子又破旧又脏。阿文不以为意,就像不在乎全世界都说他的好朋友是丑八怪。只因为大人看不顺眼,就要小孩丢弃所爱,似乎不大正当,隔壁的阿姨搬出堂皇的说法:“阿文长大了。”这是成长阶段理论帮助大人了解孩子之后的负效应,使许多大人紧张担忧,怕孩子没有按照理论做人:做了这个阶段不该做的,或者没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例如:拿着小毯子,“像长不大的孩子”。


    小毯子真的妨碍阿文的正常发展吗?我们仔细观察他的表情、语言、动作,他的伶俐机智和丰富敏锐的情绪,不正为他的健康正常,提供活生生的证据吗?况且,“长大”是内在生命人格的成长,不因外力强制而产生,不由外在形式包装而决定。强制没收阿文的小毯子,会使他“是”一个长大的人,或者,永远只是“像”长大的人?


    不过,幸好这个故事有尊重孩子的作者,使它免于偏颇和俗套,他尊重孩子世界的真相——成长终究包括变动,在新和旧之间取舍,在取和舍之间挣扎,只盼挣扎之后是进步、成熟。这是孩子真真切切地面对的现实,也是必须练习的功课。“上学”使故事的冲突达到最高点,象征学习的必要性和代价,让阿文在这个无可奈何的处境下,放声大哭。成长的痛,需要表达,需要同情。流泪之后,一定要留下伤痕吗?作者提供了探索的方向。故事发展出的内在逻辑是:不能带小毯子,因为不方便;焦点在此转向如何使大家方便,停止了先前对小毯子和阿文的价值审判和压迫。当大人停止哄骗孩子(毛毯小精灵)、暗中操控(泡醋),而以照顾心灵需要的方式来商量,孩子才能相信,成长的伤痛,值得关心、了解和安慰,这是亲子课题。


    孩子常从父母的表情、动作、接触方式和距离(而非语言)来判断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了解。阿文的爸爸妈妈是有趣的角色安排。他们总在背景里、不多话、听听别人的,做点什么,却不紧迫盯人,也没有强势的姿态。他们的肢体语言充分表现对阿文的关爱,与他非常亲近,但表情常是困惑、无奈的。从图画里,我们看到支持孩子的父母,有许多爱,许多疑虑,不张牙舞爪地把自己的担心变成孩子的压力,一次次陪孩子在尝试中历练。


    这是好的图画书的特点,具象地诠释文字内涵,塑造丰富的感觉情境,又不限制读者的想象空间。封面上,隔壁阿姨拿着暗示窥探的望远镜,阿文抓着小毯子,背道而驰又互相偷看,点出主角和旨趣。在教泡醋的那一页,阿姨站上叠高的花盆(立足基础并不稳固),阿文趴在篱笆下,一高一低地凸显出两者的关系。最后,冲突解除了,两人才有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这些丰富的图像信息,使简洁流畅的故事更生动活泼。亨克斯最擅长的是,灵活运用简单的线条,在相同的造型轮廓里,勾勒出传神的喜怒哀乐。尤其是阿文受惊的大眼睛,道尽孩子在失去所爱的威胁下的心情。这本成功的儿童图画书,不仅帮助我们知道、也看到许多关于儿童的真相。


  • 奖项介绍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图画书大奖——美国凯迪克图画书奖》
    作者:柯倩华 童书评论人

    凯迪克奖 (Randolph Caldecott Medal)  是美国图画书界最重要且代表最高荣誉的奖项 。每一年,儿童图书馆协会 (Association for Library Services to Children) 设立的评审委员会,从前一年美国出版的图画书中选出一本最佳儿童图画书 (Medal Winner), 颁赠金牌奖给该书的画者。同时,也选出进入决选阶段的杰出图画书 (Honor Books), 授与银牌奖表示肯定。银牌奖作品数量每年不同,有时只有一本,有时约五本。这些得奖作品都必须通过多位资深专业评审的鉴赏,才能从数千本书中脱颖而出。这个奖不仅对美国图画书发展影响深远,对世界各国的图画书界也有指导意义。


    这个奖项始自1937年,由曾任《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编辑的麦歇尔(Frederic G. Melcher)捐款设立。他以19世纪最重要的英国插画家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 的名字为这个奖项命名。他这种无私的做法,不仅表达他对一位伟大插画家的敬意与纪念,也奠定凯迪克奖标榜图画书艺术的专业典范。


    伦道夫•凯迪克 (Randolph Caldecott,1846~1886)是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期”最杰出的插画家之一 。他于1878年开始创作儿童图画书,突破当时插画多半以装饰效果为主的考虑,表现出具有视觉传达意义的图像,留下最早的图画书范例。例如,他以图画呈现角色的表情与个性,注重构图的叙事角度,使画面有连续性和诠释故事或主题的想象空间。他对童年世界的描绘也较接近真实。凯迪克对图画书插画艺术的贡献,也定义了凯迪克图画书奖的宗旨。


    这个奖主要奖励“以最杰出的艺术 表现及图像诠释完成的儿童图画书”, 评审标准包含图画的艺术技巧,以儿童读者为诉求对象,图像诠释能力(即以图像诠释主题、概念、情节、角色和情绪氛围等)。不过,虽然以图画为主,但书中其他部分的效果(如文字和版式设计)对整体的影响也列入考虑。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定义中同时强调,这个 奖“不以传递教条或受大众喜爱为目的”。


    童书常被赋予教育儿童的功能,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确互有关联。好的文学或艺术表现使读者有所启发或感动,自然产生扩增视野或提升修养的效果;但如果以作为教育工具为首要目的或以教训道理为主,就成了教材。这个奖不以说教为目的,确保图画书的文学质量。至于不考虑受大 众欢迎的程度,则避免哗众取宠的危险,也使这个奖不像畅销排行榜只反映出现实既定的通俗口味,而有开创阅读观点及领导图像艺术的意义。在凯迪克奖的历史中,有些得奖作品甚至引发当时舆论争议,但时间证明那些作品并非故意标新立异,而是对儿童世界有比一般人更深刻的体会,或对图画书的概念有更实验性的创意,不仅带动思想与插画的新潮流,也通过时空考验成为经典图画书。


    凯迪克图画书奖对儿童文学的贡献,是肯定了图画书的艺术价值。对读者而言,它提供了一座文学结合艺术的宝库。库中藏书不论题材或艺术风格都非常多元,足以让任何寻宝的成人或孩子都满载而归。


  • :010-64096882
  • :010-64096882
  • 订购图书:010-64096882
  •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B座7层22
  • 微信分享群:Qifatongchuang
  • 新浪微博:@启发童书馆
京ICP备0907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