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SBN :978-7-5545-6030-3
- 出 版 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开 本:20
- 包 装:精装
- 品 牌:启发文化
- 定 价:45.80 RMB
筷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所以读完这本绘本,我们很方便跟孩子玩延伸游戏。最简单的莫过于拿出一双筷子来,试一试用两根筷子可以做什么,用一根筷子又可以做什么。一开始可以学着绘本里筷子的动作,然后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挖掘出筷子的更多本领。
要想更进一步呢,我们就要灵活运用从故事里学到的道理。比如,当孩子在游乐场里还抱着大人的腿,不敢独自去玩耍的时候,我们就带着他回忆筷子独立闯世界的故事,鼓励孩子。我们甚至可以跟孩子约一个暗号,当成游戏来玩儿,一个人说“去吧!快!快!”,另一个人就像那根筷子一样,自己去做各种事情。慢慢地,当孩子听到这个暗号,就能想起《筷子》,想起独立是多么有力量。
《筷子》用有趣的哲理小故事提醒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独立与合作都必不可少,就像一片树叶的正背两面,不可分割。
——邱晓亮(儿童教育工作者 童书译者)
筷子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团结合作,形影不离。但有一天,一根筷子突然受伤了,他鼓励另一根筷子勇敢地去追寻独立的可能。最后,两只筷子都突破了自我能力的局限,变得更优秀,既能独立完成很多事情,而在一起时又会变得更强大。
罗森塔尔的书就像春天的郁金香一般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优雅而高尚。
——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本《筷子》和他们在2009年合作出版的《勺子》一样,古灵精怪,令人着迷。图文设计结合的非常巧妙,其中采用的双关语令人捧腹大笑。
——美国《出版人周刊》
-
名家推荐 《独立与合作,就像一片树叶的正背两面》作者:邱晓亮 儿童教育工作者、童书译者
捧着这本绘本,我们能看见封面的正中央有两根筷子在欢快地跳舞,它们还调皮地把书名夹走了一小块儿。在封面的左上角,还有一把勺子嚷嚷着:“不完全是《勺子》的续集。”这样的提醒让人不禁猜想,《勺子》讲的是什么故事,它跟《筷子》是什么关系呢?
原来,《勺子》讲的是勺子宝宝从认识自己到建立自信的过程,故事简洁幽默又极富哲理。作者艾米·克鲁斯·罗森塔尔的许多作品都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而插画家斯库特·马贡则是绘本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筷子》也是这一对黄金搭档的作品。
一提到筷子,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合作”,没错,这本绘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从这个故事里看到独立与成长。
合作:两根筷子练习本领
身为中国人,我们对筷子简直再熟悉不过了,所以当我们和孩子打开这本绘本,看到里面的筷子感觉会非常亲切。这两根筷子非常密切地合作,一起夹面条,一起搅酱料,甚至还能夹米粒。他们就像是两个成长中的孩子,不断地探索新领域,学习新本领。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带孩子关注,两根筷子是怎样合作的。比如,它们搅酱料的时候,手拉着手,这样才能保证在快速旋转的时候不会分开;还有,它们一个当支架、一个当横杆,居然可以玩平衡游戏。读到这里,孩子隐约会意识到,有些事呀,一个人做起来困难,两个人合作就简单多了。
独立:一根筷子可以做什么?
故事往下发展,发生了转折。一根筷子受伤了,只能躺着休息。这时,另一根健康的筷子该怎么办?它已经习惯了黏着对方,不敢独自出去闯荡,像极了一个黏着大人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有那么几段时间,尽管他已经积攒了一些内在力量,完全能够独立行动,却又因为“惯性”而依赖大人,不愿意出发。在这本绘本里,插画师在一页里用了四个分镜头,来描绘健康筷子要离开受伤筷子时的动作:在受伤筷子的鼓励下,健康筷子一开始犹犹豫豫、一步三回头,最后终于勇敢地冲了出去。其实,这也是孩子迈出独立脚步的心理历程。
独立的第一步总是困难的,但慢慢地,健康筷子就发现了许多可能性。它自己可以踢球,可以穿串儿,还能指挥一整支餐具乐队!所以,当受伤的筷子恢复健康后,它们都感觉更有力量,还能分享新本领。
同样,当一个孩子敢于迈出第一步,独立思考和探索,他将发挥更多潜能。读到这里,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你能一个人做什么呀?”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
简单幽默,一语双关
这本绘本的画面干净清爽,插画家马贡似乎用起颜色来有些“吝啬”,但这种风格与这个充满童趣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却相得益彰。
还有,绘本画的是餐具王国的故事,所以要想画出它们的动作和神态可不容易。但马贡仅用细细的线条,就让每个餐具的表情和动作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孩子的眼睛可不会错过它们。
《筷子》还有一个特点是使用双关语。比如,受伤筷子鼓励健康筷子独自闯世界时说“去吧!快!快!”,“筷”与“快”发音一样,这样的细节,会戳中孩子的笑点。巧合的是,“筷子”的英文单词是chopsticks,受伤筷子说的是“Go! Chop, chop!”效果一模一样。还有,在筷子受伤了、要被迅速带走的那页,“迅速带走”的英文短语是whisk away,而画面上把筷子带走的正是一只whisk(搅拌器)。如果你愿意教孩子一点儿英文,也可以给他讲一讲这个小细节。
在生活中延伸
筷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所以读完这本绘本,我们很方便跟孩子玩延伸游戏。最简单的莫过于拿出一双筷子来,试一试用两根筷子可以做什么,用一根筷子又可以做什么。一开始可以学着绘本里筷子的动作,然后,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挖掘出筷子的更多本领。
要想更进一步呢,我们就要灵活运用从故事里学到的道理。比如,当孩子在游乐场里还抱着大人的腿,不敢独自去玩耍的时候,我们就带着他回忆筷子独立闯世界的故事,鼓励孩子。我们甚至可以跟孩子约一个暗号,当成游戏来玩,一个人说“去吧!快!快!”,另一个人就像那根筷子一样,自己去做各种事情。慢慢地,当孩子听到这个暗号,就能想起《筷子》,想起独立是多么有力量。
《筷子》用有趣的哲理小故事提醒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独立与合作都必不可少,就像一片树叶的正背两面,不可分割。